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电子垃圾粉尘中TBBPA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300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626200.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传统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为基底,利用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放大电化学传感器的光电化学信号,并且通过引入分子印迹技术,解决了绝大多数光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对TBBPA的识别能力,制备得到了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将电子垃圾粉尘和自来水样品作为TBBPA的真实样品进行检测,并达到了让人满意的结果。

    水涡流-压电自驱动污水处理微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6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063964.6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水涡流‑压电自驱动污水处理微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反应器包括螺旋盘管以及进水储液漏斗,所述螺旋盘管为螺旋状的空心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进水口处或进水口附近处设有进水储液漏斗。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污染物溶液,称取压电催化材料并与污染物溶液混匀;S2:将混合液从进水储液漏斗倒入螺旋盘管;S3:在出水口处接住全部混合液,多次重复步骤S2。本发明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维修费用以及后续管理费用低。本发明无需外界能量供给,仅靠螺旋盘管内液体流动所产生的机械力驱动二维状压电催化反应来降解污染物,将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微弱的水流机械充分运用到环境治理领域中,而避免其浪费。

    一种钴锰水滑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443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88471.9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钴锰水滑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Co(NO3)2·6H2O和Mn(NO3)2水溶液加入水中形成盐溶液,然后将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物为Co3Mn‑LDH;(2)将Co3Mn‑LDH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超声分散,再加入抗坏血酸钠,将上述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冷冻干燥后得到钴锰水滑石气凝胶。本发明在可见光激发下,钴锰水滑石的空穴‑电子对加速分离,而三维气凝胶优秀的导电性和广泛的电子传递通道加速了电子的传导,进而促进过硫酸盐产生更多的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化剂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最终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一种用于检测双酚A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72988.1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双酚A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前驱体MIL-100(Fe)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再加入CTAB和Nafion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涂在导电基底表面,常温下晾干,得到这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是以铁的金属有机框架MIL-100(Fe)为基底,将CTAB修饰在MIL-100(Fe)上的电化学传感器,以增强电极吸附BPA和电子输运的能力,从而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催化活性。通过优化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和pH值,使双酚A的检出限可以达到2×10-8mol/L。

    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300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26200.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传统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为基底,利用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放大电化学传感器的光电化学信号,并且通过引入分子印迹技术,解决了绝大多数光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对TBBPA的识别能力,制备得到了一种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将电子垃圾粉尘和自来水样品作为TBBPA的真实样品进行检测,并达到了让人满意的结果。

    一种基于接触电催化原理用废弃塑料制备双氧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9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42950.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电催化原理用废弃塑料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将颗粒状废弃塑料通入惰性气体,粉碎、研磨、干燥得到粉末状塑料,即得到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催化剂,在水中加入所述的催化剂,超声,除去催化剂,得到双氧水。该催化剂具有高度稳定的结构,在经过20个循环反应后,催化剂的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同时,催化剂制备双氧水的性能也基本保持不变。在模拟实际水体环境下,废塑料粉末在不同水体中仍能保持较高的双氧水产率。使用该接触电催化剂,双氧水的产量可达到1.37mM/h。并且利用氧还原的过程通过接触电生产双氧水,并适用于各种废弃塑料。本发明实现了双氧水的绿色制备,为绿色高效的双氧水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向。

    一种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2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102610.2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用凝胶法合成镧和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利用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的压电性质对微塑料中的目标污染物进行压电催化降解,然后利用其磁性进行快速回收。本发明是一种新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水体污染物降解方法,利用材料的磁性和水体机械力带来的压电作用可实现水体微塑料中污染物的快速循环降解,对环境友好、利用价值高、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110158.4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与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得的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片具有显著的压电效应,该催化剂在超声作用下会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势极化,产生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高效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烷和一氧化碳,对环境友好,可重复利用价值高。本发明是一种新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二氧化碳还原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分子印迹电极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723955.2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电极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具体为:先由四水合钼酸铵、硫脲、双酚A制备前驱体二硫化钼,然后经退火处理得到MI‑氧化钼粉末,再加入氯金酸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MI‑金‑氧化钼/石墨烯复合物,与Nafion溶液混合后涂覆于基底得到电化学传感器。所述的电化学传感器由氧化钼纳米片负载金纳米粒子以及掺杂石墨烯薄层组成。该电化学传感器易于制备,便于操作,并且较于其他大型检测仪器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该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分子印迹电极技术能够在溶液中快速检测双酚A,并且该电化学传感器重现性好,稳定性好,能够连续多次检测待测溶液中的双酚A。

    一种活化过硫酸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8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9945.8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过硫酸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活化过硫酸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氨基有机物溶液与过渡金属钴盐溶液混合,反应,干燥,得到的固体煅烧,得到活化过硫酸盐催化剂。本发明的活化过硫酸盐催化剂具有三个活化中心,Co3O4、Co、C3N5可分别活化过硫酸盐,具有高效的过硫酸盐活化效能;用于催化降解超纯水、自来水、雨水、河水等各种水体中的药物污染物,效果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成本较低,稳定性强,可重复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