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棱导流柱控涡的泵站前池

    公开(公告)号:CN1094878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37089.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利用三棱导流柱控涡的泵站前池,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泵站前池、三棱导流柱、水闸闸室、闸站隔墩,三棱导流柱设在闸站结合式泵站前池内,其横截面形状为等边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b/2,b为进水池(流道)宽度。该.三棱导流柱的横截面斜边正对水闸侧来流偏流方向,一条直角边与闸站隔墩中心线平行,另外一条直角边与之垂直,横截面D点与闸站之间的隔墩延长线齐平,距离闸站隔墩头部b/2。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闸站结合型进水前池,能够改善进水池(流道)前的回流大小和位置,使水流更加平顺的进入流道内,水泵机组更加稳定的运行。

    带有环形进水槽的井筒式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876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82424.9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带有环形进水槽的井筒式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井筒、泵段、喇叭管、出水管、进水管,其特征是,设有匀水皿,该匀水皿位于导叶上方,其内壁底部与进水管内壁底部齐平,其顶部与进水管内壁顶部齐平,净高度与进水管直径相等,并与进水管直接连接,水流经过进水管,流入到匀水皿中,再通过进水槽,到达水泵喇叭管入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采用井筒式进水的泵装置,能够减少漩涡的形成,使水流更加平顺,泵装置整体性能显著提高,节能降耗。

    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80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211219.0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前池及前池内回流区后部设置的导流体,前池前部连接进水涵洞,前池后部设有进水池,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体为倒π型坝,倒π型坝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面类似倒立字母π的形状,倒π型坝距进水池的距离为前池长度的0.2‑0.4倍;倒π型坝包括下坝和对称布置在上坝上的两个上坝;所述倒π型坝的下坝为长方体,长度与前池的宽度相等,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所述倒π型坝的上坝为长方体,长度为前池宽度的0.1倍,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通过本发明,改善了水泵进水条件,提高了泵站性能和稳定性。

    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8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1219.0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02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前池及前池内回流区后部设置的导流体,前池前部连接进水涵洞,前池后部设有进水池,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体为倒π型坝,倒π型坝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面类似倒立字母π的形状,倒π型坝距进水池的距离为前池长度的0.2-0.4倍;倒π型坝包括下坝和对称布置在上坝上的两个上坝;所述倒π型坝的下坝为长方体,长度与前池的宽度相等,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所述倒π型坝的上坝为长方体,长度为前池宽度的0.1倍,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通过本发明,改善了水泵进水条件,提高了泵站性能和稳定性。

    一种调控水流的自升降底坎

    公开(公告)号:CN1095772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469361.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控水流的自升降底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池、固定底坎、活动底坎、限位柱、导轨和浮球。活动底坎安装在固定底坎的前侧,活动底坎采用长方体槽钢框架,活动底坎内部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填充物。在活动底坎上端安装一定数量的浮球,在活动底坎和固定底坎之间安装3根导轨,在活动底坎外侧安装3根限位立柱,用于固定活动底坎仅沿垂直方向移动。当前池水位升高时,浮球会带动活动底坎升高,维持坎上水深基本不变,使底坎起到有效的整流作用。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泵站前池中,能够适应各种水位变化,有效避免漩涡和大尺度回流及泥沙的沉积,保证泵装置安全高效的运行,节能降耗。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一种调控泵站前池扩散流动的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47664.7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控泵站前池扩散流动的结构及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引渠、前池、进水池以及进水池之间的隔墩、进水池内的水泵吸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前池设有若干分流板以及一块弧形带状板,若干分流板固定于前池,并与隔墩一一对应,所述弧形带状板固定于若干分流板的后端,将若干分流板连成梳型组合板。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泵站的正向进水前池,能够有效改善前池的流态,消除前池的漩涡和回流,使前池和进水池内的水流更加平顺,为水泵进水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有利于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本发明结构简单,技术可靠,易于实施,工程量小,经济效益大。本发明的技术可靠,易于实施,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调控水流的自升降底坎

    公开(公告)号:CN1095772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69361.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控水流的自升降底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池、固定底坎、活动底坎、限位柱、导轨和浮球。活动底坎安装在固定底坎的前侧,活动底坎采用长方体槽钢框架,活动底坎内部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填充物。在活动底坎上端安装一定数量的浮球,在活动底坎和固定底坎之间安装3根导轨,在活动底坎外侧安装3根限位立柱,用于固定活动底坎仅沿垂直方向移动。当前池水位升高时,浮球会带动活动底坎升高,维持坎上水深基本不变,使底坎起到有效的整流作用。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泵站前池中,能够适应各种水位变化,有效避免漩涡和大尺度回流及泥沙的沉积,保证泵装置安全高效的运行,节能降耗。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采用柔性导叶的水泵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99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6882.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06 F04D29/566

    Abstract: 采用柔性导叶的水泵,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导叶体外锥管、水泵叶片、导叶,其特征是,所述导叶为柔性导叶,该柔性导叶由上部的固定的刚性段和下部的可变形的柔性段组成,所述导叶刚性段的出口与泵轴方向一致;所述导叶柔性段的出口边与导叶刚性段的进口边连接,导叶柔性段的进口边连接有联接轴,该联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导叶体轮毂、导叶体外锥管侧壁固定。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轴流泵和导叶混流泵,能够适应运行工况变幅较大的泵站工程,显著提高非设计工况泵装置整体性能,大幅度拓宽轴流泵和导叶混流泵的使用范围,运行费用少,更加节能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