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8773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097684.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泵站进水结构的一字型离散可移动式导流墩,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在保证船闸通航功能的情况下在进水池入口中轴线上设置了一字型离散可移动式导流墩,根据水流的实际流态确定离散导流墩个数,其个数不超过3个,通过一字型导流墩介入水流过渡过程,对其起到分流和引导的作用,弱化水流的流动偏转作用,破坏旋涡和回流可能发生的条件,通过提高局部摩擦损失,减少水流能量,降低水流速度,改善进水池内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条件,使得主流区的压力尽可能保持某一范围,最终达到水泵进水管吸入条件的优化作用。通过调整各导流墩的间隙,保证水泵进水流态,防止泵站发生振动和噪声,进一步提高了水泵机组水力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47664.7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控泵站前池扩散流动的结构及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引渠、前池、进水池以及进水池之间的隔墩、进水池内的水泵吸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前池设有若干分流板以及一块弧形带状板,若干分流板固定于前池,并与隔墩一一对应,所述弧形带状板固定于若干分流板的后端,将若干分流板连成梳型组合板。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泵站的正向进水前池,能够有效改善前池的流态,消除前池的漩涡和回流,使前池和进水池内的水流更加平顺,为水泵进水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有利于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本发明结构简单,技术可靠,易于实施,工程量小,经济效益大。本发明的技术可靠,易于实施,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3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7708.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儒可夫斯基翼型新型轴流泵叶轮自动化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叶栅稠密度、轴面速度及旋转分速度、叶弦安放角、翼型拱度及厚度参数的确定,以及通过坐标变换和图形显示形成系统的设计方法,方法科学,设计原理清晰,从理论分析到模型建立,从程序设计到模型输出,使轴流泵的模型设计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提高了轴流泵的运行效率和精度,不仅为各领域研究学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轴流泵生产厂家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83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0924289.5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导流筋板90°弯管,属于流体工程技术领域。弯管的中心弧线为圆弧线,垂直于中心弧线的各断面均为圆形断面,所述圆形断面为与弯管的进、出管口等直径的圆形断面。D为进、出管口直径,在弯管的内壁两侧对称布置有导流筋板,导流筋板的厚度为0.005D,宽度为0.07D,导流筋板的型线与弯管中心线在同一曲面内,导流筋板两端距离弯管进、出管口为0‑0.15进、出管口直径D长度,导流筋板进水口端部为圆柱形。本发明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抑制二次回流,减少其引起的阻力损失4‑8个百分点,提高整个管路或机械设备系统的水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01508.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后导叶体的新型高效轴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装置结构上由叶轮模型、导叶模型、两台电机、两个90°弯管、进出水管道构成,结构新颖,两个90°弯管内分别设有水泵轴和导叶轴,将固定式导叶改为可旋转式导叶,可旋转导叶通过根据实际流量自动调整导叶的转向及转速,从而达到矫正水泵出口水流流态的目的,同时旋转导叶体也可为水流提供部分动力,提高装置扬程,特别是大流量工况下扬程提高较多,对于低扬程泵站可以不要调节叶片角度,省去复杂的叶片调节机构,本发明优势还在于增大了水泵的高效区,大幅度提高了非设计工况下的水泵装置效率,提高了实际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848308.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斜V对称翼型的双向轴流泵叶轮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叶轮由叶片和轮毂构成,叶轮的轮缘直径为300mm,轮毂比为0.4667,叶片数量为4片,叶片均布在所述轮毂的圆周方向,叶片翼型是斜V对称翼型,其单边翼型中线呈斜V形状,轮毂侧翼型最大厚度为12mm,轮缘侧翼型最大厚度为6mm,中间翼型断面最大厚度按线性变化;叶轮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A:双向轴流泵翼型设计;步骤B:双向轴流泵叶轮设计。本发明采用的斜V对称翼型设计的双向轴流泵的汽蚀性能最优点接近于零扬程工况点,常规的单向泵汽蚀性能最优点接近于高效点。在高效点,采用斜V翼型的双向泵汽蚀性能达到了单向泵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6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711222482.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泵装置的轴流泵疲劳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轴流泵装置构建三维数学模型,根据轴流泵装置的流量工况条件,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求解;步骤2)、确定轴流泵叶片上最大压力的位置点和最小压力的位置点,并将此2个位置点设置为监测点;步骤3)、计算出2监测点的平均压力值,对2监测点的压力时域图中各压力值进行去平均值处理,计算出2监测点的主频压力幅值,可获得轴流泵的压力幅值比;步骤4)、对多个流量工况运行的轴流泵装置的轴流泵疲劳可靠性的分析。通过本发明,采用该方法方便了分析轴流泵装置多个流量工况运行时轴流泵的疲劳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6882.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06 , F04D29/566
Abstract: 采用柔性导叶的水泵,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导叶体外锥管、水泵叶片、导叶,其特征是,所述导叶为柔性导叶,该柔性导叶由上部的固定的刚性段和下部的可变形的柔性段组成,所述导叶刚性段的出口与泵轴方向一致;所述导叶柔性段的出口边与导叶刚性段的进口边连接,导叶柔性段的进口边连接有联接轴,该联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导叶体轮毂、导叶体外锥管侧壁固定。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轴流泵和导叶混流泵,能够适应运行工况变幅较大的泵站工程,显著提高非设计工况泵装置整体性能,大幅度拓宽轴流泵和导叶混流泵的使用范围,运行费用少,更加节能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04718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10561707.0
申请日:2012-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52
Abstract: 伞形双向立式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长方体出水流道、消涡防涡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导叶体、消旋体、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驼峰环形壳,消涡防涡锥设置在进口喇叭管下方的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内,叶轮室进口连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出口连接导叶体,消旋体、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依次设置在导叶体的上部,驼峰环形壳上环边与后导水锥的上缘平滑连接,下环边置于长方体出水流道内构成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驼峰顶部设有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结构合理科学,具有自排自引、抽排抽引的四种作用,提高泵装置效率,节省投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79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1288.1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站前池倒T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前池及前池内回流区后部设置的导流体,前池前部连接进水涵洞,前池后部设有进水池,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体为倒T型坝,倒T型坝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面为倒T形,倒T型坝距进水池的距离为前池长度的0.2-0.4倍,所述倒T型坝由下坝和上坝组成,上坝设置在下坝上部中间位置;所述下坝为长方体形,下坝长度与前池的宽度相等,下坝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下坝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所述上坝为长方体形,上坝长度为前池宽度的0.1倍,上坝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上坝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通过本发明,改善了泵站前池中存在的流态与淤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