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0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0530.2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站融合的微电网配电系统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配电系统中各模块的电源、负荷的电能特性和需求,确定不同场景下各母线电压等级并获取适配电压等级的若干个母线;根据微电网配电系统是否具备数据中心及具备建筑物的数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确定微电网配电系统的接线模式;基于接线模式将若干个母线与微电网配电系统中各模块分层连接,使各模块有效融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微电网配电系统中各模块的电源、负荷的电能特性和需求,确定不同场景下各母线的电压等级,将微电网配电系统下各模块与各电压等级的母线分层连接以使各模块有效融合,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提高微电网配电系统配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5808.7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以购电成本、现场发电单元成本、储能单元使用成本与服务器资源增设成本为目标函数,数据中心约束条件、网络约束条件和储能约束条件为约束条件的多站融合优化调度模型,并利用各个单元设备信息、光伏出力数据及电价对多站融合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拆分求解,得到调度结果,以使融合站根据调度结果对待调负荷进行调度,该方法通过构建数据中心非线性功耗模型对储能和数据中心进行双重调节,实现融合站内容量光伏的全部消纳及高负荷时段向低电价时段的转移,提高了对融合站内电力资源的调度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融合站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445084.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容变化的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压电缆的结构参数,根据所述结构参数建立等效电缆热路模型和热平衡方程;获取所述目标高压电缆在指定负荷电流和环境温度条件下,电缆导体温度和绝缘外表面温度的实时温度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数据,绘制电缆导体和绝缘外表面的温升曲线;对所述关于热容的热平衡方程和所述温升曲线进行拟合,求得所述目标高压电缆在预设老化时间前后的热容值;根据在预设老化时间前后的热容值变化程度,评估电缆的绝缘状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以热容值变化为绝缘状态评估参数,从热力学角度对绝缘劣化状态评估,提高电缆状态评估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86819.8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ERA算法的结构真实模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系统的结构响应数据,通过ERA算法构造第一广义Hankel矩阵;求解第一广义Hankel矩阵,获得目标系统的各阶模态数据;根据结构响应数据和各阶模态数据,生成模态参与因子向量;根据模态参与因子向量和第二广义Hankel矩阵,生成模态参与因子向量的稀疏表示函数;求解稀疏表示函数,获得模态参与因子向量的稀疏度参数,根据稀疏度参数,将模态参与因子向量中符合预设要求的元素对应模态作为第一真实模态的识别结果,利用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识别结构真实模态,以实现提高对结构真实模态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8076.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风电柔直外送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海上风电并网系统的输出功率偏差;根据预设性能指标和输出功率偏差,采用遗传算法对海上风电并网系统的阻尼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控制参数;输入输出功率偏差至阻尼控制器,以使阻尼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对功率偏差进行带通滤波和移相,得到控制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至海上风电并网系统中的风电机组的第一变流器和柔性直流送端的第二变流器,调节第一变流器的有功功率和第二变流器的有功功率,直至消除系统输送功率的次同步振荡。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利用优化后得到的控制参数对风电机组和柔性直流送端的变流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实现次同步震荡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15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77499.7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3/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腐蚀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系统,通过统计学拟合回归得到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道腐蚀评价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型修正并结合数据拟合得到管道腐蚀的数学物理评价模型,并在需要进行管道腐蚀评价时通过数学物理评价模型进行腐蚀评估,该管道腐蚀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系统提升了管道腐蚀评估准确性,为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9000.4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变电站的施工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变电站的实际施工进度信息;将实际施工进度信息传输至待监测变电站的三维模型中,以使三维模型判断实际施工进度信息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并生成N个初次判定结果;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N个初次判定结果,结合区块链共识算法判断实际施工进度信息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对于模块化变电站的施工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51121.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限位功能的高阻尼隔震装置,包括从下至上分布设置的下支墩和上柱体,下支墩和上柱体之间设置有隔震支座,所述下支墩的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外环套,所述上柱体的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上支架结构,下支墩的外侧设置有以其为中心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用于对上柱体震动位移进行阻尼缓冲的阻尼缓冲组件,下支墩的外侧还设置有以其为中心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用于对上柱体震动位移进行限位的滑移限位组件;通过震动位移检测组件可以对震动程度的大小以及滑移的程度进行检测,并配合PLC控制器和阻尼缓冲组件来实现对阻尼结构的位移调节,保证对滑移阻尼力度的大小保持一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447307.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锟 , 王彦峰 , 陈宝珍 , 王兴华 , 许成昊 , 潘柏崇 , 车伟娴 , 朱文卫 , 殷志强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梁爱武 , 郭金根 , 刘明 , 刘嘉文 , 董晗拓 , 邓小玉 , 王向兵 , 李嘉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输变电工程材料量预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输变电工程材料量预测方法,包括:对历史输变电工程数据和国家限额文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工程材料量的限额指标;结合限额指标和大数据技术,对输变电工程数据进行分析,构建材料预测模型;利用输变电工程数据对模型训练,并利用实际项目数据对材料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获得目标材料量预测模型;根据目标材料量预测模型预测输变电工程材料量。本申请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输变电工程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测试、调优,形成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输变电工程材料预测模型,实现对输变电工程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材料量预测,为输变电工程的材料量测算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337047.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场地降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场地径流控制模块,所述场地径流控制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表面层、过滤砂层、集水碎石层和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管壁嵌入在所述集水碎石层中,所述集水管管壁设置有集水孔。通过设置场地径流控制模块收集变电站配电装置场地内的降水,能够一定程度的控制户外变电站配电装置场地的降水径流量,一定程度消除降水对场地内设施的造成的威胁。通过集水管收集降水能够为站址偏僻并且不具备打井条件的变电站区域供水,解决缺水问题。通过过滤砂层、集水碎石层能够一定程度滤除降水中的杂质,提升了集水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