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回收重复使用的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62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091290.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回收重复使用的新型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修饰的具有多羟基、单分散性的纳米Fe3O4超声分散在乙醇中;钛酸四丁酯稀释在含有聚乙烯砒咯烷酮的乙醇中;两种溶液混合、超声、水浴后滴加含有尿素、乙醇的水溶液,再水浴、静置、磁分离获得固体物。洗涤后将固体物分散在乙醇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磁分离、洗涤、干燥、研碎等步骤获得磁性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置于亚甲基蓝溶液中,可见光照射降解,再利用外加磁场回收该催化剂,重复光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活性高,利用外磁场进行回收可重复使用。

    易回收重复使用的新型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6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91290.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回收重复使用的新型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修饰的具有多羟基、单分散性的纳米Fe3O4超声分散在乙醇中;钛酸四丁酯稀释在含有聚乙烯砒咯烷酮的乙醇中;两种溶液混合、超声、水浴后滴加含有尿素、乙醇的水溶液,再水浴、静置、磁分离获得固体物。洗涤后将固体物分散在乙醇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磁分离、洗涤、干燥、研碎等步骤获得磁性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置于亚甲基蓝溶液中,可见光照射降解,再利用外加磁场回收该催化剂,重复光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活性高,利用外磁场进行回收可重复使用。

    一种八面体形貌的8-羟基喹啉锌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56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197356.0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八面体形貌8-羟基喹啉锌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8-羟基喹啉粉末溶解于乙二醇中,得到溶液A;将二水合醋酸锌溶于乙二醇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移入聚四氟乙烯衬底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60至190℃的温度下,反应12至48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分离,沉淀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置于真空下干燥,得到八面体形貌的8-羟基喹啉锌粉末。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室温高效分解肼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340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88472.3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分解肼类化合物催化剂——硒化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领域。特征是分别称量一定量的钴源前驱物、硒源前驱物和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和还原剂置于高压反应釜内,加搅拌子搅拌20分钟,充分溶解后,密闭反应釜并置于140摄氏度烘箱内,反应24小时后,取出反应釜,自然冷却,用乙醇和蒸馏水各洗涤三次,得到样品。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机模板和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产率高,硒化钴纳米片的厚度薄;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硒化钴纳米片厚度薄,比表面积大,对水合肼、盐酸肼、硫酸肼等肼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一种纸基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090228.5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利用碳二亚胺和琥珀酰亚胺激活PAN NFM,然后由6‑氨基己酸与电纺的PAN NFM在室温温和的条件下完成化学接枝改性,进一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Zr‑MOG原位生长上在改性后的6‑ACA‑PAN NFM表面,得到具有优异蓝色荧光性能的试纸。实际检测时,荧光试纸Zr‑MOG@6‑ACA‑PAN NFM对DOX的荧光响应在10s内快速完成,可视化检测限低至787.5ppb。

    一种基于三苯胺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051.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牛和林 陈家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苯胺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合成领域,本发明的有机框架材料是由三苯胺衍生的醛基化合物为四连接单元和对苯二胺线性二连接单元通过亚胺缩合反应形成的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通过两步有机反应得到三苯胺立体醛基结构单元,并与对苯二胺反应,成功得到有机框架材料,为新型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而且本发明的有机框架材料,其比表面积为734m2g‑1,孔径在1.06nm‑1.35nm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仅可以有效的吸附惰性气体‑氮气,还可以有效吸附挥发成气态的有机化合物。

    比表面管径可控的磁性金属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356909.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比表面管径可控的磁性金属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置镍盐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超声处理30‑60分钟,制成前体溶液A;使用聚丙烯腈配置纺丝前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从无纺布上撕下静电纺丝膜;将静电纺丝膜放入甲醇溶液中,将烘干后的静电纺丝膜放入配置好的前体溶液A中,超声处理15‑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最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制成纳米管前体膜;将纳米管前体膜在氧气气氛下进行碳化反应制成氧化镍纳米管即磁性金属纳米管。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能够制作超长磁性金属纳米管,能够控制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且制作方法简单。

    一种基于喹啉环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7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97440.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吩噻嗪的喹啉环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吩噻嗪基三醛、三(4‑氨基苯基)胺和苯乙烯为单体,通过多组分一锅法制备喹啉环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POPT‑TAPA。相对于传统的亚胺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喹啉环独特的结构特征赋予POPT‑TAPA良好的耐酸、碱稳定性,良好的稳定性对拓宽共价有机框架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组氨酸触发的有机水凝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043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175668.X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氨酸触发的有机水凝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组氨酸作为荧光触发剂,Zr4+为前驱体和凝胶诱导剂,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H2O作为混合溶剂,构建一种组氨酸触发的金属有机水凝胶荧光开关探针Zr‑MOG‑His。用于稳定、选择性、高灵敏性地检测和捕获水中残留的维生素、氨基酸和抗生素,检测结果对芦丁(RUT)、β‑胡萝卜素(CAR)、万古霉素(VHE)、呋喃妥因(FAN)表现特异性、良好的荧光变化效率、优异的检测限和实用性。

    检测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GCA的荧光传感器及其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51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1502.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GCA的荧光传感器及其方法和应用。该荧光传感器为金属有机凝胶材料Eu‑MOG。称取0.0541~0.2162mg 1,4‑NDC、0.1115~0.4461mg Eu(NO3)3·6H2O,分别溶于DMF中,向1,4‑NDC的DMF溶液中滴加150~300μL三乙胺待全部溶解后,将1,4‑NDC的DMF溶液和Eu(NO3)3·6H2O的DMF溶液两溶液混合,摇晃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得到金属有机凝胶Eu‑MOG;首先,可以在血清中对分析物进行检测且检测过程简便,响应时间快。其次,相比较其他文献报道的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费用低。最后,在其他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的干扰下,仍然不影响检测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