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83277.7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5/37 , D06M13/364 , C09K3/0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电磁微波吸收领域。本发明先通过在棉布表面包覆导电性能好的MXene纳米片作为导电层,为电磁波吸收而产生的感生电流的传输提供了通道;随后通过常温反应在MXene表面原位生长垂直状态的片状Co‑MOF,在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和氮源下进一步通过异质外延的方法催化生长氮掺杂碳纳米管Co‑NCNTs;外延的碳纳米管将相邻的MOF片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的导电网络结构,提供了大量的异质界面,异质界面的存在提供极化损耗来转化电磁微波,使得复合材料的电磁微波吸收性能和有效吸收带宽得以提高;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优化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使电磁微波在复合材料中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9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20722.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46 , H01G11/32 , C01G51/00 , C01G53/00 , C01G53/04 , C01G45/0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涉及一种柔性核壳异质结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Co9S8中空纳米棒阵列和NiMn双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均匀生长在碳布柔性基底上,所述NiMn双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包覆在所述Co9S8中空纳米棒的外表面。所述柔性核壳异质结构正极材料由于中空纳米棒以竖直形态直接生长在碳布上,纳米片相互交联包覆在纳米棒的表面,材料的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暴露充分,且这种规则排列的纳米阵列的空隙为电解质和活性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提供了充足的通道和空间,解决了目前超级电容器比容量低的问题,制备的柔性电极为核壳异质结构,具有电化学性能优异、资源丰富、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39253.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然仿生的高通量开关型油水分离网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铜网;将氢氧化钠溶液与过硫酸铵溶液混合,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将铜网浸入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中反应,得到垂直生长在铜网表面呈均匀有序排列的Cu(OH)2纳米线阵列;将表面生长有Cu(OH)2纳米线阵列的铜网浸入Na2S溶液中反应,得到超亲水的[Cu(OH)2]1-x@CuxS网膜;将[Cu(OH)2]1-x@CuxS网膜通过烷烃化合物修饰,得到超疏水的[Cu(OH)2]1-x@CuxS网膜。本发明的仿生油水分离网膜,制备过程简单环保,抗污染性能高,同时开关型的设计使其适用于多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分离效率高达95%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48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81554.2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壳异质结构自支撑电极材料制备方法,涉及超级电容器领域。包括P‑Ni(OH)2微/纳米棒和Ni‑Co LDH纳米片,所述Ni‑Co LDH纳米片均匀包裹在P‑Ni(OH)2微/纳米棒的外表面。其制备方法为:以泡沫镍为镍源和基底,以含有NaH2PO4的H2O2溶液为氧化剂,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原位生长的P‑Ni(OH)2微/纳米棒阵列;其次,再以P‑Ni(OH)2棒为二级基底,再通过水热法在棒上生长出Ni‑Co LDH纳米片,制备出三维多孔的P‑Ni(OH)2@Ni‑Co LDH核壳异质多级结构的三维复合材料。解决了目前超级电容器比容量低的问题,制备的自支撑电极为三维多孔的核壳异质结构,具有电化学性能优异、资源丰富、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703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74536.7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衍生的复合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材料领域,MOF衍生的复合微波吸收剂为多孔纳米框架结构,含碳的Cu/Cu2O纳米框架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上,该MOF衍生的复合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利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出悬浮的GO溶液,再将在PVP作用下五水硝酸铜与1,3,5‑苯三甲酸配位后的溶液加入其中,最后通过热解碳化制备得到MOF衍生的复合微波吸收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复合微波吸收剂吸收性能不理想,质量大、吸收频带窄的缺点;所制备的MOF衍生的复合微波吸收剂为多孔框架结构,质量更轻,吸收性能优异,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9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44364.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材料领域。该微波复合吸收剂为多孔结构,含碳的Co/CoO纳米框架顺序串在碳纳米纤维上,该微波复合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对碳纳米纤维进行酸化,再将Co2+吸附在酸化后的碳纳米纤维表面后与2-甲基咪唑配位,通过热解碳化制备得到复合微波吸收剂。解决了现有技术复合微波吸收剂吸收性能不理想,且制备过程中热解温度高,耗能大。制备的复合微波吸收剂为多孔框架结构,质量更轻,吸收性能优异,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01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38888.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锈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锈剂的生产装置,包括机箱,机箱顶部固定有带进出口的柜体,柜体上横贯安装有运输罐体的输送机,柜体内设置有向罐体内填充惰性气体以排出其内空气的充气机构,柜体内设置有将罐体拦截在指定位置的定位机构,以及带动罐体旋转的调整机构,且柜体内安装有检测罐体料口位置的摄像检测头,在摄像检测头和调整机构的配合下,使得罐体的料口位于充气机构的正下方。本发明在防锈剂的灌装和罐体的旋盖密封之间设置了充气工序,采用氩气排出了罐体内剩余的空气,避免了防锈剂的氧化变质,延长了储存时间;配合定位机构、调整机构和输送机,可实现罐体的自动定位、调整和输送,提高了充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1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49995.6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封装液态金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智能材料技术领域,环氧树脂封装液态金属微球包括壳体与核体,核体由内向外依次为液态金属微球、液态金属氧化物层,壳体为环氧树脂封装壳。制备方法为:S1、液态金属微球的制备;S2、环氧树脂溶液的制备;S3、液态金属微球的封装。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封装液态金属微球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过程可控、可规模化生产,不但可以防止液态金属泄露和进一步氧化,还可以抵抗环境的侵蚀,包括酸、碱、高低温、机械外力等,另外,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与反应参数等可以将微球粒径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微球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03230.3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921 , C01G51/00 , C09K3/0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磁微波吸收应用,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电磁微波吸收领域。本发明中,先通过采用二价过渡金属离子TM2+,例如Co2+作为交联剂,在Ti3C2Tx MXene悬浮液中添加过渡金属离子溶液,诱导带有负电位的Ti3C2Tx MXene纳米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快速凝胶化形成MXene/Co2+水凝胶。进一步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和在热解条件下硫化处理形成轻质的MXene/CoS气凝胶复合材料。独特的三维多孔结构有利于满足电磁波进入微波吸收体内部的重要前提,并且Ti3C2Tx MXene作为导电骨架有利于提高电荷的传输能力。同时,原位转化的CoS纳米颗粒锚定在三维Ti3C2Tx MXene骨架上,形成非均匀异质界面和缺陷诱导的偶极极化位点,进一步增强复合材料的介电极化能力,提高了电磁波的损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02017.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162 , H01Q17/00 , C01B32/15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磁波吸收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oZn‑MOF的合成;中空CoNi‑LDH/MOF的合成;CoNi/CNT/HCNs的合成:提供三聚氰胺,将所述三聚氰胺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游侧,将所述CoNi‑LDH/MOF置于加热容器的下游侧,然后对所述三聚氰胺和CoNi‑LDH/MOF进行升温并保温处理,然后降温获得CoNi/CNT/HCNs,制备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CoNi/CNT/HCNs介电损耗特性强,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