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590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76363.X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将待识别的第一图像输入至人脸检测模型中,得到所述人脸检测模型输出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具有固定尺寸并包含人脸区域;其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型基于五官关键点位置和预设的五官与脸部比例确定人脸区域;将所述第二图像输入至人脸识别模型中,得到所述人脸识别模型输出的人脸识别结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基于五官关键点位置和预设的五官与脸部比例确定人脸区域的步骤,代替了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中大量的多边框选择和回归计算过程,提高了人脸检测的速度。

    道路检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63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295079.X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的道路场景图像输入特征提取网络模型,获取道路场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多维特征向量;基于道路场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多维特征向量和分类预测模型,得到道路场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分类预测结果;其中,特征提取网络模型是基于带有确定语义类别标签的道路场景样本图像对图像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分类预测模型是基于带有确定分类标签的多维特征向量样本训练得到的。通过利用特征提取网络模型提取道路场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特征向量,结合分类效果较好的分类预测模型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融合模型的泛化能力较强,提升了图像语义分割的准确率。

    预测无线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76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970361.3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无线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输入数据,并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得到目标区域的输入特征向量;将所述输入特征向量输入到预先训练的无线覆盖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无线覆盖预测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预测覆盖结果;其中所述无线覆盖预测模型是基于自动化超参数调优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训练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预先训练的自动化超参数调优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来对目标区域的无线覆盖进行预测,降低了对实际天线的无线覆盖情况进行预测的复杂度,节约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实现了高效且准确的无线覆盖预测。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7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33460.4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第N‑2帧视频图像和第N‑1帧视频图像中待跟踪目标的检测框中心位置,确定第N帧视频图像的搜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根据所述搜索区域,对所述第N帧视频图像进行裁剪,得到所述第N帧视频图像对应的搜索图像;根据所述搜索图像和所述待跟踪目标的模板图像,检测所述第N帧视频图像中所述待跟踪目标的位置。该方法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第N帧视频图像的搜索区域,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目标变化问题,即使在跟踪目标突然换道或转向拐弯的情况下也不容易跟丢目标。

    一种异系统业务自适应切换方法和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08260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611244240.1

    申请日:2016-12-29

    Inventor: 王素 孙中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系统业务自适应切换方法和基站,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目标网络的用户终端能力;如果用户终端能力具备切换到目标网络;则根据基站是否配置目标网络邻区,进行异系统操作或停留在原小区;如果用户终端能力不具备切换到目标网络;则根据用户终端支持非业务目标网络能力确定是否进行异系统操作或停留在原小区。本发明在不具备相关目标网络的能力或者没有配置邻区的情况下,异系统互操作到非优先选择的目标网络。本发明采用自适应的方式选择语音或者数据业务的互操作的目标网络,降低了掉线了率,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场的网络部署,提升了用户感知。

    一种PDCCH调度方法及设备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844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10515953.1

    申请日:2014-09-29

    Inventor: 孙中亮 黄国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CCH调度方法。基站在判断增强PDCCH开关打开后,从终端UE上报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各个子带中选择CQI最大的子带作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的频带的资源,并将频带开始的PDSCH资源区域中的前5个PRB作为固定承载DCI信息的频率资源。提升了存在干扰情况下终端接收PDCCH的成功率,为正确解析PDSCH业务数据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从而保证了空口数据传输的质量,相同环境下较原有实现提高了用户的吞吐量,进而保证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最大化。

    一种PDCCH漏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17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0330.4

    申请日:2015-11-27

    Inventor: 孙中亮 王金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DCCH漏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在控制区域存在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控制区域数据的数据解调性能。该方法为:基站按照设定的周期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PDCCH漏检次数,并在确定连续N个周期接收到的PDCCH漏检次数均大于设定的漏检次数门限时,基于上一次正确调度的PDSCH资源,为用户终端重新调度PDCCH资源;这样,便提升了PDCCH的传输可靠性,由于DCI是承载在PDCCH上传输的,因此,同时也提升了用户终端的DCI的接收准确率,进而提升了用户终端的业务体验和系统整体的平均吞吐量,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

    无线链路故障的监控方法、系统及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02970704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10546478.5

    申请日:2012-12-14

    Inventor: 高磊 孙中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故障的监控方法,包括:基站监控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无线链路;当所述无线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候,对基站需要传递给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数据进行层三信令解析,得出无线链路故障的原因。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无线链路故障的监控方法、系统及基站,能够及时监控无线链路故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结合基站的现有的物理层(PL)的测量能力,能够定位复杂疑难的问题。

    一种PDCCH调度方法及设备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8443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15953.1

    申请日:2014-09-29

    Inventor: 孙中亮 黄国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2 H04L5/0057 H04W72/04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CCH调度方法。基站在判断增强PDCCH开关打开后,从终端UE上报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各个子带中选择CQI最大的子带作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的频带的资源,并将频带开始的PDSCH资源区域中的前5个PRB作为固定承载DCI信息的频率资源。提升了存在干扰情况下终端接收PDCCH的成功率,为正确解析PDSCH业务数据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从而保证了空口数据传输的质量,相同环境下较原有实现提高了用户的吞吐量,进而保证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最大化。

    自适应调整基站发送数据的符号节能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0021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51462.8

    申请日:2023-11-20

    Inventor: 刘禹汐 孙中亮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发送数据的符号节能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训练节能参数,其中,所述训练节能参数中包括样本数据和样本标签;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聚类以生成第二集合;根据第二集合中的样本数据获取估算概率;获取实际节能参数,根据所述实际节能参数和所述估算概率确定节能决策结果,以控制基站中的节能开关。通过训练节能参数对算法进行训练,构建决策模型,实现了对基站节能开关的智能调整,避免浪费基站能源,提高了基站的运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