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049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28719.7
申请日:2005-08-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类具有电子注入/空穴传输能力的含氟代苯基侧链的聚苯乙烯撑(FPPV)及其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在有机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其通式如右,Mn:36200-100000,其中,X1,X2,X3,X4,X5为H或F;X1和X5至少有一个为氢原子;R为碳原子数为6-18的烷基。该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电子传输性能,可作为绿色、蓝色电致发光材料,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75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710045945.5
申请日:2007-09-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苝酰亚胺和芳香炔的新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功能材料是将电子给体——苯炔或者芴炔连接到电子受体——苝酰亚胺的酰胺或者“bay”位置,包括各种中间体和聚合物的合成,其中聚合物的合成采用钯催化剂存在下的Sonogasira偶联反应。该类材料可广泛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二极管、分子自组装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825652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25278.X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使用一种新型的有机分子作为桥梁分子用于硅表面嫁接有机分子以实现硅表面改性的方法。这种新型的有机分子是在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中常用的异氰酸酯分子。通过硅表面和异氰酸酯分子中一端的共价键联,再利用异氰酸酯另一端的亲有机官能团和经过修饰的有机分子进行反应,从而在硅表面上嫁接有机分子,形成无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杂化。该方法为硅表面利用有机分子修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更利于反应进行的方法。该方法及相关材料可以适用于诸如薄膜晶体管、电致发光、生物传感、化学检测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597725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54019.0
申请日:2004-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发光聚氨酯及其合成方法。利用结构复合材料的观点,把具有半导体发光性质单元和最广普性质的高分子聚氨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复合,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共轭基团(如芴、噻吩、苯等聚合物或齐聚物基团),采用均聚或共聚的方式获得新型的发光聚氨酯材料,使聚氨酯拓宽到更广泛的使用范围。这类材料可以用作(潜在用于)高分子光致发光、电致发光等新兴功能高分子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