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4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000503.0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DBN的单极接地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采集故障电压波形;步骤S2:将故障电压波形送入DBN分类模型,确定过渡电阻值范围及各过渡电阻值类别;步骤S3:采用小波分解提取各过渡电阻值类别的故障电压波形特征,并进行单支重构处理;步骤S4:将各个小波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分别构建并训练子DBN回归模型;步骤S5:将训练后的各子DBN回归模型的结果叠加起来,实现故障定位。本发明能够实现低采样频率下对单极接地故障点可靠精确地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183136.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地形风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solidworks建立待测微地形的理想模型;步骤S2:根据待测微地形的理想模型,确定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步骤S3:在质量守恒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添加湍流模型使控制方程封闭,进行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的求解,得到待测微地形湍流特性;步骤S4:设置不同的风向角,并设定对应的边界条件;步骤S5:进行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参数的建模,并根据待测地形山脉高度H与山脉底部直径D,得到不同风向角下的最大风速和加速比。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输电线抗风设计不标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183136.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地形风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solidworks建立待测微地形的理想模型;步骤S2:根据待测微地形的理想模型,确定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步骤S3:在质量守恒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添加湍流模型使控制方程封闭,进行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的求解,得到待测微地形湍流特性;步骤S4:设置不同的风向角,并设定对应的边界条件;步骤S5:进行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参数的建模,并根据待测地形山脉高度H与山脉底部直径D,得到不同风向角下的最大风速和加速比。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输电线抗风设计不标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88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862741.4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泄露电流的GIS盆式绝缘子沿面放电监测方法,该盆式绝缘子的边缘通过法兰固定在GIS外壳上,包括以下步骤:1)将盆式绝缘子与GIS外壳隔离,再通过引出线将盆式绝缘子边缘接地;2)通过罗戈夫斯基线圈采集引出线上、靠近法兰部分的接地电流;3)将步骤2)采集的接地电流等效为盆式绝缘子沿面放电时的泄露电流,采集到的泄露电流与上位机数据库内的泄露电流正常工作数据与泄露电流故障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盆式绝缘子的沿面放电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放电初始阶段就能发现局部放电,以遍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巨大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32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2022.6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粒子检测方法:放电前,将配置好的化学试剂溶液倒入化学反应室内,同时往放电室内注满蒸馏水并做好密封,然后将放电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金属导体棒的下端,调整放电室两端内的两个电极间距以保持绝缘距离,两根金属导体棒的下端竖直浸入到化学试剂溶液中,即可接通电源试验。同时,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一种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粒子检测室。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室和放电室能够检测水中脉冲放电下,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H2O2、O3等活性粒子,检测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6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793013.3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31/08 , G01R31/52 , G01R31/58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411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与小波包分解的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法,用于定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输电线路的单极接地故障,所述定位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各条线路整流侧和逆变侧的录波设备以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线路电压突变时刻附近的故障电压,将采集到的故障电压数据串联作为故障选线特征波形;步骤二、提取故障线路电压特征,进行故障选线;步骤三、确定故障线路后,提取测距线路上故障电压,进行深层特征提取;步骤四、训练LSSVM故障测距模型,实现故障定位;本发明能够实现输电系统故障线路识别和故障定位,且不易受过渡电阻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853013.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MD‑ET特征选择的LCC‑MMC单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双端故障电压行波,并预处理;步骤S2:通过VMD对双端故障电压行波进行分解,将不同模态分量与原始波形进行串联;步骤S3:通过ET特征选择选取重要性大于预设的特征构建新的特征集合;步骤S4:基于新的特征集合构建GRU神经网络故障定位模型;步骤S5:采用PSO算法寻优GRU神经网络故障定位模型的最优参数,得到最终的GRU神经网络故障定位模型;步骤S6:将待识别双端故障电压行波输入最终的GRU神经网络故障定位模型,获得故障定位预测结果。本发明无需考虑行波波速,无需对波头进行标定,且在较低采样频率下可对故障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70775.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NN‑LSTM‑Attention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技术处理不同区段的线模电压并构造特征矩阵,结合一维CNN确定故障区段。然后利用小波包分解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提取该故障区段线模电压的频域特征,最后利用CNN‑LSTM‑Attention网络实现故障定位。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定位模型参数进行寻优,避免训练时陷入局部最优。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500kV四端柔性直流系统模型,进行了不同过渡电阻、不同故障位置的单极接地故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在50kHz的采样频率下定位误差在0.16km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2726.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电流正序分量幅值比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其首先建立有源配电网故障电流正序分量网络,分析保护区段两端故障电流正序分量幅值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电流正序分量幅值比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以保护区两侧故障电流正序分量幅值比构造制动系数整定函数,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动态调节保护制动系数,保证差动保护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的选择性与灵敏性。用PSCAD/EMTDC软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能够满足有源配电网继电保护要求,具有灵敏度高,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0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001606.9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熵和DBN的MMC‑HVDC单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通过模拟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并采集双端故障信号后,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故障波形中所包含的能量信息分析,运用小波包能量熵提取双端故障电压波形中深层故障特征并构造新的特征矩阵,基于新的特征矩阵搭建DBN模型并通过粒子群寻优(PSO)算法对其模型参数进行寻优,最终利用DBN回归机制实现精确地故障定位。本发明在低采样频率下可以精准可靠地定位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