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346273.0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模型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MMC高效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精度的方法。首先基于戴维南等效定理建立MMC桥臂详细等效模型。若仿真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开关动作等引起网络结构突变,判断子模块当前时刻上IGBT开关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考虑电容电流突变特性,修正原等效建模过程中电容电流的计算结果;若不变则保持上一时刻等效结果;依据修正后的电容电流,戴维南等效电压源来求解这一时刻的等效桥臂模型。本发明方法在保证电磁暂态仿真提速的情况下,有效消除了因梯形积分引起计算边界条件突变的误差,提高了MMC高效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30833.6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电缆铺设防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电缆铺设用节扣式保护管;解决了圆形保护管稳定性差和运维检修繁琐复杂的问题;其包括:底座和封板,底座和封板相互相互啮合,在底座的纵向板上设置有多层置线板,在底座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与底座结构相同的母板和子板,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扣环和扣钉,子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插脚和插孔,使得第二保护管的插脚嵌套于第一保护管的扣环内,第二保护管的插孔内插接有第一保护管的扣钉,第一保护管和第二保护管等同类单节保护管相互扣合连接,形成保护管;其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置架使用,安装稳定,缩减运维检修流程,达到分段操作的目的,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32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344111.3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模型仿真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位双子模块型MMC电磁暂态等效方法。首先根据触发信号EN的不同,将CDSM运行状态分为正常运行状态与闭锁状态;在正常运行状态跳入闭锁状态中加入了过渡状态;在EN=1时,判断CDSM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将CDSM等效为2个HBSM,完全按照HBSM的等效方法来等效。在EN=0时,首先判断其上一时刻是否为正常运行状态,若是,则其跳入过渡状态,按照过渡状态的判断逻辑确定可变电阻的大小;若否,则其正式进入闭锁状态,按照闭锁状态的判断逻辑确定可变电阻的大小。本发明通过降低系统节点数,在保持仿真精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CDSM‑MMC的仿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0349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3562.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Inventor: 张驯 , 马之力 , 景乾明 , 张小敏 , 秦睿 , 段军红 , 张玉宏 , 张华峰 , 智勇 , 闫晓斌 , 范迪龙 , 戴亮 , 李方军 , 拜润卿 , 崔阿军 , 李志茹 , 龚波 , 袁晖 , 康晓华 , 朱小琴 , 吴晓妮 , 高丽娜 , 王志皓 , 赵保华 , 李云鹏 , 安宁钰 , 王树才 , 孙向聚 , 王晓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5 , H04L61/103 , H04L63/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安全通信改造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配电终端、安全通信硬件系统、安全加密协处理器;所述安全通信硬件系统通过串口/网口与所述配电终端建立连接,其中,所述配电终端通过串口/网口将原始数据传入安全通信硬件系统中,所述安全通信硬件系统通过调用安全加密协处理器对原始数据进行IP层加密保护,所述安全加密协处理器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算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可对配电终端业务通信进行安全加密保护,在不改造原有配电终端的基础上,解决终端明文通信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5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46273.0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模型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MMC高效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精度的方法。首先基于戴维南等效定理建立MMC桥臂详细等效模型。若仿真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开关动作等引起网络结构突变,判断子模块当前时刻上IGBT开关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考虑电容电流突变特性,修正原等效建模过程中电容电流的计算结果;若不变则保持上一时刻等效结果;依据修正后的电容电流,戴维南等效电压源来求解这一时刻的等效桥臂模型。本发明方法在保证电磁暂态仿真提速的情况下,有效消除了因梯形积分引起计算边界条件突变的误差,提高了MMC高效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50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64130.7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系统的数字证书认证平台,包括,所述总部根CA系统:仅有一个总部根CA系统,是数字证书认证平台的核心,为数字证书认证平台提供信任源;总部运行CA系统:为分部用户签发数字证书或者CRL;总部RA系统:将用户信息与证书申请递交总部运行CA系统;总部LDAP目录服务系统:负责发布总部运行CA系统签发的数字证书以及CRL;分部内网RA系统:负责接收分部人员或者设备申请证书的请求,并将用户信息与证书申请递交至总部运行CA系统;分部内网LDAP目录服务系统:负责从总部LDAP目录服务系统将属于该分部的数字证书信息以及CRL同步到省分部内网LDAP服务器,用于分部内网认证。实现保证数据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79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4378.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保承家 , 宋军 , 赵龙 , 韩旭杉 , 舒朝江 , 马彦宏 , 郭海龙 , 梁琛 , 周强 , 刘克权 , 牛炜 , 甄文喜 , 沈渭程 , 袁晖 , 吕清泉 , 张海龙 , 刘波 , 马国瀚 , 武波 , 郭锐 , 孔晨华 , 王力 , 王学斌 , 侯焱伦 , 梁钦 , 王迦 , 钱康 , 蒋嫔 , 梁有珍 , 张彦凯 , 喻见 , 马宏忠 , 康晓华 , 高磊 , 李志新 , 周明 , 赵丽艳 , 周政龙 , 朱生鸿 , 焦德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自适应电流波形检测方法,涉及电流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配电变压器视为台区电源,构建台区电路拓扑图;遍历台区电路拓扑图的多个负载节点进行电流波动要素关联分析,获得多个负载控制要素,以此进行正样本训练,获得瞬时电流预测器,进行多时序预测,获得多个拆分电路电流预测波形,并以此对多个拆分电路电流监测波形进行异常分析,获得电流波形异常电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流波形检测依赖固定的统计规则和数据精度,检测准确性低且适应性不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智能电网中电流波形的自适应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8755.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设备故障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数据序列;提取时间窗口及其时间簇,将每个时间簇的输入电压分解获取小波系数序列,获取小波系数序列的层级凸显系数和小波层级紊乱系数;根据小波系数序列的小波层级紊乱系数构建簇内层级混叠矩阵;时间簇的电压序列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取拟合曲线的极值点,根据极值点的电压差异和时间差异结合簇内层级混叠矩阵获取包络线递变偏差系数;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包络线递变偏差系数和输出端的电压获取自适应近邻数;并以此完成故障检测。本发明通过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检测算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79142.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7/14 , H02J7/35 , H02J7/02 , H02J7/34 , B60L53/60 , B60L53/31 , B60L53/50 , B60L53/51 , B60L5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的智能聚合协同控制方法,涉及虚拟电厂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含大规模充电桩的虚拟电厂运行状态,读取信息,判断系统状态,建立充放电协同控制策略;建立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建立电动汽车用户充电系统控制策略。本发明记载的含大规模充电桩的虚拟电厂多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整合风光、储能、燃气轮机、充电业务,为能够保证虚拟电厂有效快速对负荷提供能量的绿色智能,所以研究基于多智能体的含大规模充电桩的虚拟电厂智能聚合协同控制策略及相关技术,不仅节省了用电购电成本,而且还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显著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0341.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高敬更 , 康晓华 , 王琨 , 李浒 , 徐宏雷 , 梁琛 , 保承家 , 牛炜 , 安亮亮 , 袁晖 , 戴媛媛 , 肖如真 , 杨博然 , 张旭军 , 陈仕彬 , 彭道刚 , 李建芳
IPC: H02J3/32 , B60L53/00 , H02J3/00 , H02J3/46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潜力预测方法,涉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潜力预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对每个用户的多天充电曲线进行K‑means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出每个用户单天的充电高峰时间段及充电低谷时间段并绘制出每个用户的充电曲线;对于每个用户的充电高峰时间段进行K‑means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出所有用户的总充电高峰时间段及总充电低谷时间段,据此设定当前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需求响应时段;将该时段内每个用户充电高峰时间段的充电量进行叠加,求出电动汽车可参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需求响应容量。本发明基于不同用户的充电时间、所在的充电场所等因素,通过K‑means二次聚类进行大规模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的潜力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