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6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4327.X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能源优化配置系统及其优化运行方法,该多元能源优化配置系统包括能源供给模块、能源转换网络及负荷需求模块,能源供给模块包括多种能源供给类型,能源转换网络包括多种转换设备,多种转换设备将多种能源供给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多种负荷,从分布式供能及优化用能角度,通过能源供给模块、能源转换网络及负荷需求模块,结合各供能设备的协调优化控制,实现了灵活高效的能源转换网络,并实现了高能效、低成本、低排放,为大型公共建筑群提供了电、冷、热、热水等全套能源负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2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1464.8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3 , G06Q10/1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智能用电互动体系技术构架技术方案,为智能用电业务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的技术构架涉及控制系统、传输总线、服务对象3个部分。控制系统采用多层构架的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内部的松耦合,进一步可以实现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响应。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各层次组件之间的承载关系,便于实现智能用电业务的各项功能。本发明有助于实现用户和电网之间的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实现高效双向的业务服务和过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5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15583.5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杰 , 于建成 , 杨永标 , 黄爱颖 , 张剑 , 王金明 , 颜盛军 , 黄莉 , 陈璐 , 谢敏 , 周静 , 朱庆 , 王冬 , 李奕杰 , 王旭东 , 霍现旭 , 王峥 , 吴磊 , 刘建宇 , 田娜 , 杨宇全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75 , Y04S20/244 , H02J13/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电流判据的非侵入式非变频空调启动辨识方法,能够根据实时电压和电流,根据用户进线端的平均功率增量、启动突变电流倍数以及2次谐波比例系数,可以准确、有效、快速地辨识非变频空调启动,当用户进线端的稳态平均功率增量大于500W,具有5-9倍启动突变电流,以及5%-15%的2次谐波比例系数,判断存在非变频空调启动,本发明为非变频空调启动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此方法不需要进入居民家中就可以准确辨识非变频空调启动,具有简单、经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辨识结果有助于用户了解大功率非变频空调电器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能耗情况,可应用于电网公司对空调电器的需求侧管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4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8980.7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服务运营模式的风险评估方法,本发明用于解决双向互动服务运营模式的风险评估问题。本发明采用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的双向互动服务商业化运营模式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评价指标集;最后,对目标对象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本发明具有实现方便、结果可靠的优点,能够实现定量计算互动业务运营模式的风险值,所得结果对电网决策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6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82470.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智能报警方法,首先将报警信息分为电压越限、保护装置动作和断路器跳闸三种类型;其次采用Bayes理论进行概率分布推理,得出单类型的可能原因事件概率分布,为决策作出初步判断;最后考虑到在错误警报信息下判断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采用 D-S理论度量三种报警信息的不确定度,融合三种可能原因事件的概率数据,得出最终故障结果。本发明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有效过滤无效信息,获取有效信息,直观地表述并上报调度人员,使调度人员全面掌握系统实时发生的情况;能够更加精确地定位故障源,同时过滤无效信息,防止“误警”和“漏警”现象的发生,是一种准确快速有效的智能报警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51836.8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自投装置提示板,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两侧设立卡槽,底板的一端设置提示灯,底板上设置两组触点,两组触点分别与提示灯连接;底板的外表面通过卡槽活动插入卡片式插板,插板的一端设有触条,触条与两组触点中的任一组相接触。本发明能通过运行人员翻转卡片式插板,达到LED红、灯的亮与熄灭,并且按照卡片式插板上提示的操作顺序操作,核对操作方便,灯光的提示一目了然。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52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711127912.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铅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扫描设备、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和标记设备,所述标记设备经设置在铅封上形成个性化3D标记,所述塑形装置所述三维扫描设备经设置扫描具有个性化标记的铅封以得到3D模型,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与所述三维扫描设备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3D模型,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还具有显示装置用于以并列的方式或至少部分重叠的方式同时呈现铅封的实时影像和所述3D模型的图像。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装置进行电能表铅封检测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铅封检测装置和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传统的铅封,能够有效防止窃电。
-
公开(公告)号:CN1073701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458741.8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多目标框架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储能调度方法。对于一个包含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可采用大容量储能系统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同时应对不确定的用户负荷量。本发明依据静态多目标框架,并采用萤火虫算法计算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最优储能方案,从而实现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最优经济运行,并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2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492430.3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防止SF6断路器不储能的可延时不间断逆变装置,包括电源识别部分(1)、逆变部分(2)、直流接线部分(3)和交流接线部分(4),所述的电源识别部分(1)的一端通过交流接线部分(4)与交流空气开关(1QF)相连,电源识别部分(1)的另一端与逆变部分(2)相连,逆变部分(2)通过直流接线部分(3)与直流空气开关(1ZK)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如下:通过该装置保证SF6断路器机构储能电源不间断,从而保证机构的正常储能;具有较灵活的安装与拆卸,占用空间小;能够避免应SF6断路器机构因储能电源消失,造成不储能后无法合闸送电,以及烧损合闸线圈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8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30988.2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纯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制备和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制备,在常规回流装置中,加入上述纳米纤维膜0.345g、硫代乙酰胺3.8655g及H2O、DMF配置的混合液,控制pH值为9,反应温度90℃,进行反应12h,得到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对重金属铜离子的吸附性能,为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本发明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吸附量高,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