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2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0475.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协同灭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消防炮、消防炮控制琴台、举高机器人和互联通信模块;将消防炮上的摄像头、举高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以及站内辅助监控系统组成多路视频信号,并将所述多路视频信号耦合,以及通过所述互联通信模块传输到所述消防炮控制琴台和所述举高机器人的手持控制终端上共同显示和切换;且消防炮的炮口方向角度控制命令接入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内,使火灾现场,由一台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同时控制举高机器人、消防炮两套灭火系统。本发明在实施后可有效解决特高压变压器火情处置监视难、消防炮喷射定位性能差、多套灭火系统协同控制难等问题,提高灭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6551.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灭火弹发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换弹功能的灭火无人机。本发明包括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上的挂载座,所述挂载座上安装有用于发射灭火弹的发射部;以发射部为界,在发射部的两侧对称布置有用于装载灭火弹的弹仓;该灭火无人机还包括安装于挂载座上且与发射部发射路径空间避让的转载组件,所述转载组件用于将弹仓内灭火弹转移至发射部的进弹口处。本发明在确保携弹量的同时,高度更低,更利于运输,同时更能始终保证灭火过程中的机体平衡性,从而有效提升灭火无人机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514009.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24 , C08F220/20 , D06M15/277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消防用的低表面能氟碳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氟碳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其中,m=5‑10,n=30‑80,a=20‑50。所述氟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非质子溶剂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全氟乙基异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经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变电站消防用的低表面能氟碳聚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原料价格低廉,制备的聚合物具有低表面自由能且具备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能实现经济性和功能性并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1013.3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事故通风量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1m3的试验箱中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或者过充,使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持续产生大量烟气;步骤2:当试验箱内的温度的数值达到预警设定值T时,启动排风扇;步骤3:自排风扇启动开始计时,当气体传感器数值低于设定值时,排风扇工作时间为t1(h);当气体传感器数值未低于设定值时,排风扇工作时间为t2(h),排风扇的通风量为L(m3/h),在t1和t2中取较小值,记为t(h)。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实现了计算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热失控事故中将可燃气体排除箱体所述的排风量,将可燃气体排除,避免发生电池热失控燃烧、爆炸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6149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00848.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及Realsense灭火无人机避障、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双目相机标定;设置多个路径点;获取无人机当前经纬度信息,将下一路径点设置为目标位置;利用双目相机获取无人机前方障碍物距离信息,获取深度图;对深度图滤波,过滤远点障碍物影响,设置感知范围,过滤感知范围外的障碍物;将滤波后的深度图矩阵分别与滚转系数阵、油门系数阵、机身系数阵及单位阵相乘得到哈达玛积;推出滚转角系数、油门系数及俯仰角系数,以作为输入量输入进无人机控制系统,对无人机的姿态及运动轨迹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避障;避障完成后,重新向当前目标点飞行。本发明解决了无人机避障效果差,实时性及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9429.8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火后输电线路电偶腐蚀试验平台及方法,包括山火模拟模块、电偶腐蚀试验模块和参数测量模块;所述山火模拟模块能够进行山火模拟;所述电偶腐蚀试验模块能够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所述参数测量模块分别与山火模拟模块和电偶腐蚀试验模块连接,所述参数测量模块测量导线山火前后的参数变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山火后输电线路电偶腐蚀试验方法。本发明的山火模拟模块能够对输电导线进行山火场景模拟试验,过火后的导线在电偶腐蚀试验模块中测试电偶腐蚀性能变化,参数测量模块检测导线在过火前后的多个参数变化,通过导线过火前后的腐蚀性能及形貌特征等对比,反应出山火对输电线路电偶腐蚀的潜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2727.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电池极耳自动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响应电压数据,以及每个力敏传感器的力敏信号;依据不同太阳能电池板的响应电压数据、电压分布得到储能电池的电压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的位置;依据力敏传感器产生力敏信号及分布形成的压力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除极耳以外的电池本体的位置;根据压力矩阵和电压矩阵的差异,从而识别电池极耳位置;根据电池极耳距离平台高度存在差异时极耳下方电池板上光照强度不同,反推确定极耳距离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度,从而构建电池极耳的三维位置。该方法简单有效,精度高,能够直接得出极耳的三维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5431.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64U5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上的行走取电装置,通过所述行走取电装置能够沿带动所述无人机本体沿着输电线边行走边充电,并且能够产生楔紧力,将输电线锁紧。通过本发明公开的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系统及使用方法,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0732.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4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健康状态锂离子电池样品热失控实验中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对应参数,建立样品矩阵,将样品矩阵中不同质的评价指标进行同质化,得到参数标准矩阵;通过熵权法计算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客观指标权重;根据需求设置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主观指标权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主观指标权重对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修订,获得综合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标权重与参数标准矩阵计算得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度指数,定量评价对应类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本发明能获得全面考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指标的评价结果,同时考虑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老化造成的指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4988.X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清障的消防机器人,包包括移动底座、保护罩、消防炮结构和清障结构,所述移动底座上固定所述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消防炮结构和清障结构;所述清障结构包括滑动机构、臂杆、夹持机构,所述滑动机构滑动端能够竖向移动的设置在保护罩上,所述滑动机构上设置有能够水平转动的臂杆,所述臂杆远离滑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能够转动的夹持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夹持机构对障碍物进行夹持,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实现夹持机构的竖向移动,通过臂杆转动设置,实现夹持机构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上述机构和能够转动的夹持机构的配合设置,实现对夹持机构的任意角度的移动,实现对障碍物的清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