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7698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80916.X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关联设备自动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定义二次系统设备名称规范;构建二次系统设备连接模板;使用规范的二次系统设备名称关联ICD文件;以及根据二次系统设备连接模板,自动识别需要关联的对端设备。使用该方法能够减少设计人员在配置虚端子时对于关联设备的筛选时间,有效的提高设备查找速度,提升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3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94999.0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变电站信息汇聚层、数据库、云服务平台和智能变电站基础应用;所述智能变电站汇聚层收集各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以及各智能变电站在长期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海量历史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库分别进行实时数据存储、处理和历史数据云存储、处理、故障诊断及展现;所述数据库存储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被所述云服务平台调用,分别用于对各智能变电站进行调度管理、监控和计算;基于所述云服务平台在各智能变电站中有若干基础应用。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17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50607.6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变电站,它包括若干路电源的进线,每一路进线分别经一第一固态断路器连接一进线侧母线;对应于每一路进线,进线侧母线上分别并联一电压互感器;两进线之间的进线侧母线上设置有一第二固态断路器,每一路进线再依次经过一第三固态断路器、一电力电子变压器和一第四固态断路器连接出线侧母线,两进线之间的出线侧母线上设置有一第五固态断路器;对应于每一路进线,出线侧母线引出三路电源出线且在外侧分别并联一电压互感器,每一路出线上都设置有一第六固态断路器。本发明除具有常规功能外,还能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提高电网精确控制能力,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改变变电站现有结构形式,减小主设备体积,简化主设备配置,大幅降低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6834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32649.8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站域备自投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高压侧备自投启动,同时暂停低压侧备自投,如果高压侧备自投动作成功,那么低压侧备自投由于低压侧母线电压恢复不会再动作;如果高压侧备自投动作失败,再加速低压侧备自投动作;站内高压侧不失电而低压侧失电时,加速低压侧备自投动作。此种控制方法可进行变电站高低压侧上下两级备自投相关信息交互,优化和提升全站的备自投功能,加快故障发生时的恢复供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58756.0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的源-荷-储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接入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新能源、交直流负荷以及储能设备的基础数据;2)将所述接入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的基础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综合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消纳率以及运行成本的双层调度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的日前源-荷-储调度优化结果;3)基于得到的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的日前源-荷-储调度优化结果,对所述柔性变电站区域电网进行调度。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为实际运行的柔性变电站区域配网源-荷-储日前调度优化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02740.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能力评估方法,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能力是指,在支撑电网发展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能源发展条件制约下,配电网中线路与设备在技术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性、环境、能源、容量裕度方面对于发电及负荷波动的承受能力,方法:根据承载力理论以及智能配用电系统的特点构建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评估体系,得到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的各项指标;根据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柔性负荷等广义分布式资源的特点,给出广义分布式资源充电站的负荷曲线图;分析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系统的各类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构建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发明可以为智能配用电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78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34022.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R;2)计算保护装置的速动性指标S;3)计算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指标L;4)计算保护装置的耐久性指标N;5)计算保护装置的维修性指标W;6)计算保护装置经济性指标J;7)通过对所述指标R,S,L,N,W,J的计算,将得到的逆向评价指标转换为正向指标,使所有的指标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并将所有的正向指标转换为相对值指标,最后根据相对值指标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统一可靠性评价,相对值指标的计算值越大则保护装置的各个方面越完善,可靠性越高。本发明可以全面地评价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管理人员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制造商。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842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085093.8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5 , Y04S10/16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它包括就地级保护装置、站域保护控制系统和广域保护控制系统。就地级保护装置按照传统保护方案配置,为直采直跳或直采网跳;站域保护控制系统按站配置或按电压等级配置,利用信息共享优势提升后备保护性能,实现后备保护、冗余保护、失灵保护等保护功能,以及备自投、低频低压减载等控制功能,为网采网跳;广域保护控制系统按照区域配置,实现广域后备保护、保护定值自适应调整、低频低压减载、电网状态评估与安全预警等功能,通过广域通信网实现区域内各智能变电站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电网保护配置的基础上,提升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选择性,满足了电网互联和新能源接入等对继电保护的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785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34022.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R;2)计算保护装置的速动性指标S;3)计算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指标L;4)计算保护装置的耐久性指标N;5)计算保护装置的维修性指标W;6)计算保护装置经济性指标J;7)通过对所述指标R,S,L,N,W,J的计算,将得到的逆向评价指标转换为正向指标,使所有的指标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并将所有的正向指标转换为相对值指标,最后根据相对值指标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统一可靠性评价,相对值指标的计算值越大则保护装置的各个方面越完善,可靠性越高。本发明可以全面地评价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管理人员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制造商。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87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9563.1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缆自动分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定义设备物理位置和二次系统设备虚回路;根据二次系统设备间的虚回路定义,识别出有关联关系的设备,按照设备是否属于同一屏柜、是否属于同一场,选择光缆类型;针对同一光缆连接类型,统计设备连接关系中端口使用的数量,计算出光纤连接数,将同一连接方向的光纤连接数相加完成光缆芯数的计算,确定光缆型号。使用该方法,能够保证在光缆连接时不易出错,每一根光缆纤芯都有明确的使用途径,并能够自动选择光缆类型,提高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