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内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312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48724.4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内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流量采集模块采集车载CAN上的流量数据,并将流量数据发送给流量预处理模块,其中流量数据包括对应有标识ID的数据帧;流量预处理模块获取流量数据的检测判断值,并将检测判断值发送给多维度入侵检测模块;其中,检测判断值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流量数据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流量状态图、ID所对应的数据帧中预设位置处的取值以及ID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频率值;多维度入侵检测模块基于流量状态图、ID所对应的数据帧中预设位置处的取值和/或ID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频率值,检测ID所对应的数据帧是否为异常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流量数据的多维度全面检测。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系统的漏洞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4821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91614.7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系统的漏洞测试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A、获取待测车载终端系统的系统架构;B、获取漏洞验证脚本库的漏洞验证脚本编号及对应的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环境信息;还获取包含各种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结果的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结果信息;C、根据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环境信息进行测试环境准备;所述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环境信息包括是否需要获取root权限、脚本执行终端目录、是否需要赋予执行权限;D、根据漏洞验证脚本编号加载相应系统架构下的漏洞验证脚本文件;E、执行所述漏洞验证脚本文件得到相应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结果,并与漏洞验证脚本执行结果信息作对比获取漏洞检测结果,将所述漏洞检测结果保存到漏洞检测结果信息库。采用本发明能够准确触发漏洞,对漏洞进行检测。

    文字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94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73992.6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字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确定待识别图像,待识别图像包括待识别文字;获取文字种类信息,将待识别图像输入至文字种类识别模型,得到文字种类信息;文字种类识别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多维特征的目标特征图,对待识别图像的待识别文字进行文字种类识别;其中,文字种类识别模型是基于多个种类的待识别文字的样本图像训练得到的;确定与文字种类信息对应的文字检测识别模型;基于文字检测识别模型对待识别图像的待识别文字进行文字识别。

    一种车联网CAN总线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0513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600992.4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联网CAN总线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接收车联网CAN总线数据报文,根据预先建立的ID‑类别库确定所述数据报文为时间触发TT数据报文或者事件触发ET数据报文或者异常数据报文;所述ID‑类别库包含有各数据报文ID与数据类别的对应关系;当所述数据报文为TT数据报文时,根据与所述数据报文具有相同ID的上一数据报文发送到CAN总线的时间间隔,确定是否为异常数据报文;当所述数据报文为ET数据报文时,根据预先建立的决策树模型确定是否为异常数据报文。采用本发明能够更全面地检测出各种总线攻击方式。

    一种固件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39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92281.7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件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用于升级的第一固件进行漏洞检测,如检测结果为有漏洞,则对接收的各子固件进行漏洞检测,以确定有漏洞的子固件;循环执行: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有漏洞的子固件的编号,接收服务端设备根据有漏洞的子固件的编号,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返回的相应的子固件,组合用于升级的第二固件,对用于升级的第二固件进行漏洞检测,直至对用于升级的第二固件的漏洞检测通过,或,直至循环次数等于预设次数阈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确保终端设备下载的固件的安全性,进而确保终端设备基于下载的固件进行的升级行为不会为终端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