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蒸汽双工质循环的火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730181.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蒸汽双工质循环的火力发电系统,包含蒸汽发电系统和锅炉,还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蒸汽发电系统的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锅炉的省煤器入口相连,锅炉的过热器的出口与蒸汽发电系统的汽轮机高压缸入口相连;锅炉的末级过热器的一次气出口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高压透平的入口相连,锅炉的末级再热器的二次气出口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低压透平的入口相连,锅炉的低温再热器的二次气进口与高压透平的一次气出口相连,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高温回热器的给气出口与锅炉的低温过热器的进气口相连。本发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实现燃料燃烧产生热量的梯级利用。

    管屏穿墙的密封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9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6973.1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屏穿墙的密封装置,管屏穿过墙体的开口,所述密封装置能够密封卡罩所述开口,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环状的形变部以及卡接部,所述形变部的一侧用于和墙体密封连接,所述形变部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密封连接;所述卡接部包括两个卡接分部,所述卡接分部的一侧与所述形变部连接,每个所述卡接分部的另一侧设置至少一个凹部,两个所述卡接分部的凹部一一对应,对应的两个所述凹部配合以沿周向卡住所述管屏的一个管体;且,所述卡接分部的内侧和所述管体之间填充有密封填料。该密封装置可以实现管屏与墙体保持密封的同时,减少或者消除胀差应力。

    一种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双室炉

    公开(公告)号:CN1118109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07729.8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双室炉,为了解决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进口工质温度高,采用常规室燃炉结构在变负荷运行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容易引起超温爆管事故的问题,烟气辐射冷却室竖向设置,烟气辐射冷却室的底端与燃烧室的排烟端连接,烟气辐射冷却室的上端与烟道的入口端连接,烟气辐射冷却室的下部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入口,烟气辐射冷却室的上部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烟道的出口端内部设有末级受热面,能够实现烟气高热负荷区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低温区耦合,确保炉膛换热的同时安全可靠密封,同时烟气冷却室烟气进出口均设置有膨胀节能够吸收烟气冷却室自身膨胀,方便后续烟道自由布置。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紧凑型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27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3716.7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紧凑型加热装置,是针对现有加热装置占地面积大的现状所提出,其包括圆筒和对流加热段,圆筒内部由左至右分别为燃烧室和辐射受热面;辐射受热面由单根螺旋管盘绕而成,且螺旋管内嵌在圆筒的内壁上;对流加热段与单根螺旋管的出口连通,对流加热段由多级并列设置的模块组成,每级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分段壳体、盘管组和卡块,盘管组位于分段壳体内,盘管组由并排依次串联设置的两根以上的单根盘管组成,单根盘管通过卡块实现径向定位;低温流体从螺旋管的进口端进入圆筒内,形成高温流体后从盘管组的出口端流出圆筒。本发明提高空间利用率,缩小加热装置的占用体积,可实现便携式移动。

    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7146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21336.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该燃烧装置包括喷嘴体和煤粉管道弯头,喷嘴体的入口侧与煤粉管道弯头连通固定,喷嘴体的喷口侧包括位于中部的浓相煤粉喷口以及位于浓相煤粉喷口两侧的淡相煤粉喷口;喷嘴体内设置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沿风粉气流的流动方向,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一级挡板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二级挡板包括上游段和引导段,上游段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且与一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分流通道,二级挡板的下游侧具有第二分流通道,文丘里挡块与挡板间距对风粉气流进一步分离。应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浓相气流的煤粉浓度,为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流体混合装置、烟气混合系统以及流体混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9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9810.0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体混合装置、烟气混合系统以及流体混合方法,包括入口单元,所述入口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入口流道,每个所述入口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还包括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第一混合模块,所述第一混合模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一流道组,每个所述第一流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混合流道;每个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一部分和一个所述入口流道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另一部分和另一个所述入口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入口和所述入口流道沿第三方向对接,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该方案可以加快流体混合,减少流体混合的通道的长度。

    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7146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1336.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该燃烧装置包括喷嘴体和煤粉管道弯头,喷嘴体的入口侧与煤粉管道弯头连通固定,喷嘴体的喷口侧包括位于中部的浓相煤粉喷口以及位于浓相煤粉喷口两侧的淡相煤粉喷口;喷嘴体内设置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沿风粉气流的流动方向,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一级挡板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二级挡板包括上游段和引导段,上游段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且与一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分流通道,二级挡板的下游侧具有第二分流通道,文丘里挡块与挡板间距对风粉气流进一步分离。应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浓相气流的煤粉浓度,为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9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304066.9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它属于锅炉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对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准确预测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并针对两台1000MW机组实际运行存在的分隔屏超温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优化方案。并根据已投运机组大量的现场数据和试验工况结果对模型和程序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计算能力。CFD计算与屏式受热面的水动力计算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分隔屏处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对后续新建机组及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