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7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92560.0

    申请日:2014-10-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的导热系数存在探头垂直放置,在探头表面形成自然对流换热,采用低的输出功率会导致数据离散率增加,导致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结果偏高的问题。装置包括计算机、试样架、阀门、样品仓、固体标准样品、探头、垫片、铝合金和液体池;样品仓内设有试样架,铝合金设置在试样架上;铝合金上端开设有液体池;液体池的上端面设有垫片,垫片上端面设有固体标准样品;在固体标准样品的下端面开设深度为25μm的凹槽;探头设置在深度为25μm的凹槽内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

    一种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使用其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464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293277.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使用其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测量多孔材料高温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存在因室温下微纳米多孔材料的渗透流量小和高温下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受到限制,测量困难和测量数据误差大的问题。装置包括真空泵、阀门气源、加热器、实验缸体、压力传感器、盖板、样品平台、隔板和管筒;使用渗透特性参数测量装置,根据公式和计算室温和高温下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本发明适用于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

    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707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92560.0

    申请日:2014-10-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的导热系数存在探头垂直放置,在探头表面形成自然对流换热,采用低的输出功率会导致数据离散率增加,导致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结果偏高的问题。装置包括计算机、试样架、阀门、样品仓、固体标准样品、探头、垫片、铝合金和液体池;样品仓内设有试样架,铝合金设置在试样架上;铝合金上端开设有液体池;液体池的上端面设有垫片,垫片上端面设有固体标准样品;在固体标准样品的下端面开设深度为25μm的凹槽;探头设置在深度为25μm的凹槽内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

    一种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使用其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464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93277.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使用其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高温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使用其测量多孔材料高温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存在因室温下微纳米多孔材料的渗透流量小和高温下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受到限制,测量困难和测量数据误差大的问题。装置包括真空泵、阀门气源、加热器、实验缸体、压力传感器、盖板、样品平台、隔板和管筒;使用渗透特性参数测量装置,根据公式和计算室温和高温下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本发明适用于测量微纳米多孔材料气体渗透特性参数的方法。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煤油吸收系数测试的可装配式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06805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31828.9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煤油吸收系数测试用的可装配式容器,它涉及一种煤油吸收系数测试用的可装配式容器,以解决现有用于煤油吸收系数测试技术不适用于高温液体煤油吸收系数测试用,它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一支撑密封垫、第二支撑密封垫、金属定位垫、内密封垫、外密封垫、第一透光玻璃板和第二透光玻璃板,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一透光玻璃板,第二支撑密封垫上设置有与第一透光玻璃板正对设置的第二透光玻璃板,第一透光玻璃板和第二透光玻璃板之间夹装有金属定位垫,第一透光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具有缝隙。本发明用于高温液体煤油吸收系数测试用。

    一种非均匀凹凸表面红外发射率分布的等温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2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85816.X

    申请日:2012-03-28

    Abstract: 一种非均匀凹凸表面红外发射率分布的等温测量方法,它涉及一种红外发射率分布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是为了有效测量非均匀凹凸表面的红外发射率分布,保证了能顺利地对具有该类表面的元器件进行热分析。加热片通电后,观察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在数据采集卡上显示的数值,待任意两个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差值均小于测量误差,此时迅速打开上盖并用红外热像仪拍摄得到样片表面的红外热像,此过程试件表面温度还来不及变化,还是一个近似的均温表面。对所拍摄得到的热像以及热电偶测得的温度、温度计测得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得到试件表面的红外发射率分布。本发明实现对非均匀非平整表面红外发射率分布进行测量,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高温液态熔盐热辐射及导热参数联合测量装置及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447248.3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一种高温液态熔盐热辐射及导热参数联合测量装置及反演方法,属于高温材料热物性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对高温液态熔盐的热辐射热物性及导热热物性参数需分开测量,导致结果误差叠加的问题。装置中:多个液态熔盐封装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通过旋转使多个液态熔盐封装单元依次处于激光加热器正上方,激光加热器通过电光调制器调制后产生多个由不同波形、强度与频率组合的脉冲激光热流对液态熔盐封装单元进行加热;非接触式温度探测器用于采集液态熔盐封装单元的背景辐射信号和每一次脉冲激光热流加热下的红外辐射信号。本发明用于高温液态熔盐的热物性参数测量。

    高温液态熔盐热物性参数测量装置及参数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360651.6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一种高温液态熔盐热物性参数测量装置及参数反演方法,属于高温材料热物性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高温液态熔盐热物性参数的现有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装置包括液态熔盐封装容器:它包括底面具有气孔的容器底座、坩埚上端盖、滚珠丝杠和驱动电机,容器底座为圆柱形腔体,并且上端口具有向内延伸的上边沿;坩埚上端盖为具有筒底的圆筒状上端盖;坩埚上端盖经由上边沿嵌入到容器底座的腔体内,并且坩埚上端盖的圆筒侧壁与上边沿相配合形成容器底座与坩埚上端盖之间的液态熔盐封装区;所述坩埚上端盖通过连接臂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经驱动电机驱动后,使连接臂带动坩埚上端盖上下移动。本发明实现了高温熔盐热物性的准确测量。

    一种基于太阳能模拟器加热的不透明固体材料法向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5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082973.9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模拟器加热的不透明固体材料法向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一种法向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目的是解决不透明固体材料高温法向发射率测量方法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太阳能模拟器直接加热样品,避免了常规高温测量光路中光学窗口导致的多次反射对测量信号的干扰,红外热像仪保证待测样品温度均匀;在测量发射光谱之前先对其背景光谱进行测量,在计算中将该背景光谱从发射光谱中减去,去除了背景信号的干扰,通过校准系数的测量,消除了测量光路之间可能存在的测量偏差。设置的玻璃屏能够减弱光源的杂散辐射。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不透明固体材料的高温法向发射率。本发明适用于不透明固体材料的高温法向发射率测量。

    基于喷射液膜的液体光热性质高温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982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330700.1

    申请日:2018-11-09

    Inventor: 艾青 朱志豪 谢鸣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射液膜的液体光热性质高温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液体辐射物性高温测量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液体透射测量装置需要光学容器或窗片盛装从而导致的误差,以及有测量波段的限制,可能存在腐蚀的问题。回收炉通过升降台固设在光学平台上,傅里叶光谱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加热炉固设在升降台上且位于回收炉的上方,气罐与加热炉之间通过导管连通,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由上到下首尾固接且均位于加热炉与回收炉之间,第一导流管内竖直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第二导流管内竖直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且第一矩形通孔与第二矩形通孔同轴连通设置,第二导流管的中部侧壁同轴开设有两个第一透射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