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N2O释放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49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088076.X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基于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N2O释放的调控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n‑DAMO过程易产生温室气体N2O的问题。调控方法:一、将高氨氮废水流入活性污泥池中,活性污泥池的出水流进沉淀池中进行静沉处理;二、在好氧条件下通过AOB池中的好氧氨氧化细菌进行短程硝化反应;三、沉淀池内的底部污泥进入污泥厌氧消化池中;四、AOB池的出水流入n‑DAMO细菌池中,该菌池中接种有n‑DAMO细菌,在厌氧环境中通入来自污泥厌氧消化池的CH4,在CH4的条件下将NO2‑转化为N2脱氮。本发明通过监测‑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污水处理系统中N2O的在线控制,在工程系统长期操作过程中,当亚硝酸盐立即消耗且无积累时,无N2O排放。

    高负荷有机废水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产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40308.3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高负荷有机废水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产氢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设备存在的微生物絮体厌氧活性污泥不能快速将固液气分离,产氢效能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中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的排气口经气管与气体收集区相连通,底部开有回流进口,在二相分离装置内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为螺旋形使进水形成螺旋向心的水流路径,惰性气体连通管的一端与气体收集区底部的气孔相连,惰性气体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盘相连通,在惰性气体连通管上设置有接孔和气泵,气体收集区依次与气体缓冲罐和氢气储气罐相连。本发明发酵生物产氢反应器和二相分离单元单独设置,二相分离单元能更好的发挥气液分离作用,提高了产氢效率。

    一种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其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4419.0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一种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其制氢方法,涉及生物能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制氢装置无法使发酵制氢过程中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从而导致微生物与生物质原料之间的接触程度较低,并且和微生物的代谢程度也比较缓慢,进而导致制氢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制氢的过程中,利用旋转布水器的高速转动,将卧式酶解罐中得到的酶解液均的分布在内胆的内壁上;并且在制氢前将大量的微生物放置在厌氧发酵制氢罐的反应内罐中,从而使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加速了微生物与生物质原料之间的接触程度,进而改善了生物质原料的酶解程度,大大的提高了制氢效率。此种制氢设备启动迅速、产气量高,保证了厌氧发酵产氢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制氢技术领域。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预测和调节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3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63105.2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预测和调节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包括:获取挥发性脂肪酸的数据集;基于所述数据集,构建用于挥发性脂肪酸类型预测的CNN‑KNN模型;基于所述数据集,构建用于控制挥发性脂肪酸生产过程的SA‑LSTM模型;基于所述SA‑LSTM模型,构建控制策略模型,基于所述控制策略模型用于调节所述挥发性脂肪酸的类型;基于所述CNN‑KNN模型,对所述控制策略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和预测。本发明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控制策略方法,有助于污水处理厂通过简单的特征变量控制获得需要的挥发性脂肪酸类型,并为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提出了一个可参考的控制方法。

    一种Cas9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3310.1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s9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Cas9蛋白抑制剂来源于Nme物种的AcrIIC1,其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该Cas9蛋白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Cas9酶活性,从而抑制CRISPR‑Cas9切割特定基因,可以调控CRISPR‑Cas9发挥功能的时间;而且与野生型的AcrIIC1蛋白相比,该Cas9蛋白抑制剂不论是在氧化环境或者还原环境下,均可以发挥对Cas9的抑制作用,较野生型的AcrIIC1蛋白的应用(仅在还原态时发挥作用)范围更广,而且具有比野生型AcrIIC1更加稳定的抑制Cas9切割DNA的能力。

    一种蠕虫床化粪池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78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089869.8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一种蠕虫床化粪池,本发明属于化粪池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化粪池底部污泥随消化气上升,气泡逸出后,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淀,粪便污泥的清掏转移,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蠕虫床化粪池中由外壳和顶盖围成内腔,立体网状填料层设置在内腔底部,蠕虫床安置于立体网状填料层上,分隔钢架平台固定于蠕虫床的上表面,在分隔钢架平台的中心竖立有溅水盘,沿着分隔钢架平台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过滤网,在外壳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溅水盘的上方。本发明粪便污水通过过滤网、蠕虫床和立体网状填料层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开,固体状污物通过蠕虫进行分解,液体污水排到下个单元单独处理,有效的增强水处理的效率。

    一种基于隐性生长及能量解偶联代谢联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6237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10188471.X

    申请日:2014-05-06

    Abstract: 一种基于隐性生长及能量解偶联代谢联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污水处理脱氮除磷效果不佳以及大量产生剩余污泥的普遍问题。污水处理装置是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蠕动泵、超声-臭氧耦合污泥溶胞回流管、超声-臭氧耦合污泥溶胞回流池、超声-臭氧耦合污泥溶胞回流蠕动泵、剩余污泥回流蠕动泵、剩余污泥回流管、二沉池、排水管、剩余污泥排放管及污水处理池组成。其处理污水的方法:调节污水处理池参数及回流比参数,启动,计算并调节超声-臭氧耦合污泥溶胞回流池参数。本发明用于基于隐性生长及能量解偶联代谢联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