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9514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64036.0
申请日:2008-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21/06
Abstract: 复合型钛酸盐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涉及一种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复合型钛酸盐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负载量小,只能被紫外光所激发,并且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滴入浓硝酸后,将此溶液滴入钛酸酯与稀释剂制成的溶液中搅拌、干燥,然后烧结,将产物分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24-72小时,降温、保温后洗涤至中性。本发明的光催化剂的金属或氧化物的负载量高,不仅被紫外光激发,还能被可见光激发。本发明催化制氢的性能比普通催化剂活性高出3-15倍,可稳定使用100h以上,且使用寿命为100-1000小时。本发明方法的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224962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64004.0
申请日:2008-0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103/601 , C04B2103/61 , C04B2111/0075 , C04B24/02 , C04B24/045 , C04B24/42 , C04B28/02
Abstract: 用于路桥混凝土路面抗盐冻剥蚀的复合外加剂,它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的外加剂。本发明解决了因为除冰盐存在的条件下冻融循环对道路混凝土破坏,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达不到设计服役寿命的问题。用于路桥混凝土路面抗盐冻剥蚀的复合外加剂按重量份数由50~70份的甲基硅醇、10~30份的正丁醇和20~3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制成。经过56次盐冻试验后,掺入本发明外加剂的混凝土剥蚀量降低了99%以上,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降低了32~42%,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剥蚀痕迹,显著地提高了道路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084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72683.1
申请日:2007-08-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一种采用光催化的制氢装置,它涉及制氢装置。它解决了现有制氢装置不能连续稳定制氢,易污染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反应容器(3)内设有环形水冷器(8),光源(5)设在环形水冷器(8)的圆心处,环形水冷器(8)与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连通,气体输入管路(9)上设有压力计(4)、取样阀(6)和惰性气体输入阀(11),循环泵(1)的输入端与气体输入管路(9)相连,循环泵(1)的输出端与气体平衡器(7)的输入端连接,气体平衡器(7)的输出端与反应容器(3)相连通,气体输出管路(13)的一端与反应容器(3)相连通,另一端与气体输入管路(9)连通。本发明能实时监测、连续稳定制氢;无污染、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70170C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410043760.7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测量装置,它公开了用于测量混凝土收缩应力的装置。它由试件平台(1)、模具(2)、测力传感器(3)、位移传感器(4)和复位机构(5)组成,试件平台(1)是框架形,水槽形的模具(2)的中间处横截面积小于两端处横截面积,模具(2)的固定端固定在试件平台(1)一端的内表面上,模具(2)的移动端设置有拉耳(2-1),拉耳(2-1)通过销(8)与复位机构(5)的牵拽套(5-9)相连接,牵拽套(5-9)的内表面与销(8)的外表面间设置有测力传感器(3),模具(2)的移动端侧面处设置有位移传感器(4)。试件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移动端向固定端方向位移,位移传感器(4)监测收缩位移值,通过上述的复位机构(5),使试件的移动端恢复初始位置,即可测出试件的收缩应力。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977950.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利行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传热的冷却塔建模方法,涉及冷却塔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冷却塔模型涉及迭代计算无法满足优化需求,而能够满足优化需求的模型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热的冷却塔建模方法,利用传热学理论,通过分析冷却塔内传热热阻及传热温差,建立了基于散热量的冷却塔机理模型,与传统模型所需进行大量迭代计算不同,该模型具有简化的解析式,无需进行迭代计算;同时,将冷却塔的几何性质归纳为常数,仅仅只考虑冷却塔出入口条件的变化,注重冷却塔散热量与空气及冷却水质量流量之间的关系,因此,该模型更加简单,准确性更高,能够满足制冷机组运行优化过程中变参数求解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51311.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利行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深度注意力网络和晴空辐射先验融合的光伏预报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光伏功率预报方法的预报精度低和预报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获取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和未来晴空辐射强度;建立模型,将获取的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和未来晴空辐射强度输入模型内进行训练,输出光伏功率预报值,得到光伏功率预报值序列,得到训练好的模型;利用核密度估计对光伏功率预报值序列进行后处理,得到光伏功率真实值的预报概率区间;获取待预报光伏功率时刻之前的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和待预报光伏功率时刻之后的晴空辐射强度,并将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和晴空辐射强度输入模型内,输出待预报光伏功率时刻的光伏功率预报值和光伏功率真实值的预报概率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7538.3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利行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根据不同运行场景切换不同的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在各种场景下的高效集成,实现热电解耦,起到提升机组深度调峰和快速调频能力、提高系统经济性、运行安全性等多重功效。电动机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第四阀门组通过管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并联设置,冷水储罐出水端与第二空气冷却器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端与热水储罐入水端连通,热水储罐出水端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空气预热器的出水端与冷水储罐连通,空气预热器与第五阀门组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五阀门组和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发电机与空气膨胀机连接,本发明属于压缩空气储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698212.7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0/06 , C02F101/22
Abstract: 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存在于水溶液中易于失活和凝聚,不易沉降,难以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由非晶态合金粉末利用水热法制备而成。方法:一、将氢氧化钠与水放入密闭式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非晶态合金粉末进行反应,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二、pH值调解至中性,然后静置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烘干至恒重,即得到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作为有毒Cr6+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毒Cr6+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511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910310111.1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或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对太阳光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电解液的配制;二、将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与石墨正对平行的浸入电解液中沉积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异质结;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异质结吹干后放入马弗炉中煅烧2h~5h,再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异质结。本发明所得的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线阵列异质结在可见光下即可降解甲基橙,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81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4508.5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粉末状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固溶型钛酸盐粉末存在原材料种类有限且利用率低、所制备材料纯度低及光催化性能低以及分离方法困难、难以批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在钛锆基合金粉末表面生长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然后在搅拌的状态下实现从钛锆基合金粉末表面剥离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经过分离、蒸干滤液即可得到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粉末状材料,并且分离得到的固体烘干后可继续作为钛锆基合金粉末使用。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固溶型钛锆酸钠微/纳米带粉末状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