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波体

    公开(公告)号:CN103647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2198.1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宽带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波体,属于微波天线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超材料吸波体工作带宽窄,并且对入射电场波极化方向敏感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宽带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波体包括:顶层谐振结构、中层介质板和底层铜箔,谐振结构包括开口谐振环和位于环内的金属片;当电磁波入射到吸波体上时,谐振结构产生磁场环路,介质板产生介电损耗,电磁能通过损耗转化为热能,从而吸收电磁波的损耗,吸波体对不同极化方向的入射波均具有吸收作用,进而使吸波体对入射波极化方向不敏感。同时吸波体的工作带宽达到9.20GHz。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宽带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波体,适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隐身技术等领域。

    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聚、发散透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98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75741.9

    申请日:2013-05-13

    Abstract: 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聚、发散透镜的设计方法,属于电磁学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透镜存在厚度极限的问题。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为:一、设定所需聚焦点的焦距;二、根据Pancharatnam–Berry相位器件的原理,对于电场沿X轴和Y轴极化的垂直入射电磁波,对边长a=5mm的单元结构,该单元结构的第一阶谐振频点为9.81GHz,可以对透射电磁波引入任意离散相移;三、根据汇聚发散透镜所需要的相位分布,在第一阶谐振频点上,可以得到,沿X轴正方向每个单元旋转的角度θ与其距离原点的距离x的关系式;四、将一中的f带入三的公式一中,从而获得透镜的设计参数,完成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集、发散透镜的设计。用于适用于电磁波调控透镜的设计、加工领域。

    基于电磁双谐振结构的零折射微波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0266431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5664.4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基于电磁双谐振结构的零折射微波透镜,涉及一种零折射微波透镜。为了解决目前的各向异性零折射透镜对天线增益的提高效果低的问题。N+1个第二条形介质基板与N个第一条形介质基板相间且相互平行排列;N个第一条形介质基板和N+1个第二条形介质基板按距离d1、d2、d1、d2……d2排列;第一条形介质基板是由双面覆铜的条形介质基板蚀刻而成,两个面上分别蚀刻有多个按该条形介质基板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形开口谐振环SRR,一面上的方形开口谐振环SRR的形状是由另一面上的方形开口谐振环SRR绕其中心旋转90°后获得的;第二条形介质基板2的单面覆铜的条形介质基板蚀刻而成,所述覆铜为长条形。它用于帮助天线提高增益。

    一种超宽带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的天线反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1092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114661.8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一种超宽带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的天线反射器,涉及一种天线反射器,它的为了解决现有的频率选择表面的带宽较窄的问题。它的每个金属贴片上均加工有N个FFS单元,每个FFS单元中均包括四个相同的子FFS单元,每个子FFS单元均包括一号金属臂、三个二号金属臂和三个三号金属臂,一个二号金属臂一端垂直固定在一号金属臂的一端;其余两个二号金属臂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一号金属臂上;相邻两个二号金属臂之间的间隔相等;三个三号金属臂的另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三个二号金属臂的另一端,相邻两个三号金属臂之间的间隔相等;四个子FFS单元固定为一体,且四个一号金属臂呈“十”字形设置。本发明适用于微波频段天线工程技术领域。

    基于超构表面综合相位调控原理的圆极化四通道独立异常偏转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11883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767311.6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基于超构表面综合相位调控原理的圆极化四通道独立异常偏转透镜,涉及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几何相位的超构表面,几何相位调控受限,出射波的同极化分量无法得到利用,导致透射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N×N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基于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的超构单元;基于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的超构单元包括五层金属层,所述五层金属层分别为层叠交替设置的三层贴片层和两层网格层,相邻的两层金属层之间设有介质层,贴片层上开有三条相互平行的矩形缝隙,网格层的中心位置开有圆形通孔。

    基于超表面的双线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297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418853.6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的双线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涉及反射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反射器存在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的问题。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和多个反射型单元沿着同一直线交错排列,矩形贴片用于接收入射角度为60度、0度或‑60度的平面波,该波通过一号介质基板入射至一号金属地,还用于根据矩形贴片的长度和宽度来调节反射波的相位,使相邻的一号金属地和二号金属地生成反射波相位差180度;一号金属地和二号金属地均用于对平面波实现电磁波的全反射,生成多个反射波;反射型贴片单元和反射型单元用于对多个反射波进行叠加,叠加后形成的反射波反射回原入射方向,实现逆向反射。它用于形成逆向反射。

    基于超表面产生具有汇聚效果的涡旋波束的透镜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669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362744.7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产生具有汇聚效果的涡旋波束的透镜及方法,涉及产生具有汇聚效果的涡旋波束的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涡旋波束的产生方法集成度低、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该透镜包括m×n个周期性排布的相位突变单元,每个相位突变单元均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表面的金属层,金属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位于基板中央的正方形金属层,另一部分为包围正方形金属层的矩形金属框,金属框一组对边的中央设有缺口,以基板的一边为x轴,缺口中心和基板中心的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圆极化波垂直入射,透射的交叉极化波即为具有汇聚效果的涡旋波束。本发明的透镜厚度薄、易于集成、能量利用率高,适用于产生具有汇聚效果的涡旋波束。

    基于C型夹层雷达罩壁结构的X波段小型化高透波FSS

    公开(公告)号:CN107946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30709.3

    申请日:201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0026 G01S7/02 G01S2007/027 H01Q1/422

    Abstract: 基于C型夹层雷达罩壁结构的X波段小型化高透波FSS,涉及X波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X波段频率选择表面尺寸较大,对入射波入射角和极化的稳定性差,透波性能差问题。本发明包括2层第一蒙皮层、2层第二蒙皮、3层芯层和2层金属线层;各层均为正方形,各层平行且垂直于轴向;两端为第一蒙皮层,2层第一蒙皮之间依次设置芯层、第二蒙皮、芯层、第二蒙皮和芯层;金属线层位于第二蒙皮的中心;第一蒙皮层内的四个角均设置有正方形金属贴片。本发明适用于滤波。

    基于超表面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的透镜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61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62742.8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2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的透镜及方法,涉及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的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贝塞尔波束的产生方法加工精度要求高、能量的利用率低、集成效果差的问题。该透镜包括m×n个周期性排布的相位突变单元,每个相位突变单元均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表面的金属层,金属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位于基板中央的正方形金属层,另一部分为包围正方形金属层的矩形金属框,金属框一组对边的中央设有缺口,以基板的一边为x轴,缺口中心和基板中心的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圆极化波垂直入射,透射的交叉极化波即为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本发明适用于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

    基于广义折射定律的宽带电磁波异常折射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0364715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726238.8

    申请日:2013-12-25

    Inventor: 吴群 丁旭旻 张狂

    Abstract: 基于广义折射定律的宽带电磁波异常折射透镜,涉及相位非连续超常透镜设计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透镜的受厚度限制的问题。它由N个带条型结构单元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呈周期分布而成;每个带条型结构单元包括矩形基板和带条型结构,带条型结构包括两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由一号金属臂和二号金属臂组成的一体件;两根金属条沿矩形基板的水平方向的中心线镜像设置并固定在矩形基板上;每个单元在交叉极化波透射率0.45时的一阶谐振频点上带宽介于1GHz至1.9GHz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带条型结构单元上的一号金属臂之间的角度为π/6;对于固定的单元长度a,该透镜在水平方向具有相位梯度,相位梯度2π/(6*a)。本发明适用于透镜的使用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