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84312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051583.1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7/02
Abstract: 一种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碳纳米管辅助钎焊方法,它涉及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钎焊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钎焊过程中,钎料对复合材料表面润湿性差、接头强度低的问题。方法:一、在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表面附着催化剂;二、调控反应温度、H2和CH4流量及压强,制备表面生长有碳纳米管的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三、真空钎焊炉装料,在800~950℃下发生界面冶金反应后冷却,得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体。本发明方法所得连接体的接头抗剪强度为15~31MPa,比直接连接方法提高了5倍左右。本发明用于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1583.1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7/02
Abstract: 一种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碳纳米管辅助钎焊方法,它涉及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钎焊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钎焊过程中,钎料对复合材料表面润湿性差、接头强度低的问题。方法:一、在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表面附着催化剂;二、调控反应温度、H2和CH4流量及压强,制备表面生长有碳纳米管的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三、真空钎焊炉装料,在800~950℃下发生界面冶金反应后冷却,得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体。本发明方法所得连接体的接头抗剪强度为15~31MPa,比直接连接方法提高了5倍左右。本发明用于陶瓷基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4925.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2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SBS改性沥青全时域老化过程中韧‑脆转变的评估方法,涉及一种沥青老化过程中韧‑脆转变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老化SBS改性沥青中韧性到脆性转变过程不清晰,韧‑脆转变阶段判据无法量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材料屈服强度的拟合线段与断裂强度的拟合线段的交点表示材料韧性脆性转变点,采用材料硬化强度的拟合线段与断裂强度的拟合线段的交点表示材料韧性劣化转变点。本发明通过对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点识别、关键力学性能指标分析和韧脆转变点定义及分析,实现韧性‑脆性状态的转变评估。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韧‑脆状态转变的关键力学性能指标,为建立老化过程中沥青材料韧性‑脆性状态转变的评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35732.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水平应变演化过程分析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缺乏量化沥青混合料在拉伸作用下其水平应变演化规律的有效方法的问题。分析方法:一、制备预处理试件;二、对预处理试件进行间接拉伸试验;三、绘制应变‑时间的曲线;四、应变‑时间的曲线呈现两阶段特征变化;五、拟合第一阶段方程;六、确定应变‑时间的曲线中两阶段曲线的分界点;七、以预处理试件的圆心作为原点,获取分界点时刻预处理试件表面每个分析区的水平应变εi以及水平坐标xi,按照公式计算水平应变的合成水平应变坐标xε。本发明充分发挥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获取应变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将启裂点的高应变区与微观裂缝进行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826742.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精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K26/352 , B23K26/08 , B23K26/70 ,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工件表面微织构激光烧蚀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直线模组和安装在直线模组上的激光器;直线模组带动激光器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五轴联动机械运动平台,设置在固定座上,五轴联动机械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夹具;五轴联动机械运动平台带动待加工的曲面零件五轴联动,以实现加工曲面零件的位姿调控;多轴运动控制器,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五轴联动机械运动平台电连接;计算机,与多轴运动控制器、直线模组、激光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五轴联动可实现对激光加工位置和曲面工件姿态的精确控制,保证加工过程中激光焦点始终位于工件表面,保证激光束始终垂直于工件,可以有效保证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811540.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8D5/00 , B28D7/00 , B23K26/00 , B23K26/067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定位与功率可控的原位激光辅助金刚石切削装置,包括调节组件和切削组件,切削组件位于调节组件的出射光路上,调节组件与切削组件电性连接有处理系统;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滑轨,固定滑轨顶端滑动连接有位置调节部,位置调节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激光调节部,切削组件位于激光调节部出射光路上,固定滑轨顶端靠近切削组件一侧固定连接有PSD位置传感器,位置调节部、PSD位置传感器均与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切削组件包括固定台,固定台顶端固定连接有力传感器,力传感器顶端固定连接有刀具组件和激光分束部,激光分束部位于激光调节部的出射光路上,激光分束部一侧对应设置有激光功率探头,激光功率探头、力传感器均与处理系统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982895.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声冲击加工的高精度动态对刀系统及对刀方法,涉及高精度超声冲击加工领域,该系统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固定安装有位移调节装置,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粗动位移装置,所述粗动位移装置上方连接有微动位移装置,所述微动位移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超声冲击枪;所述龙门架底部安装有水平位移台,所述水平位移台上安装有力检测装置,所述力检测装置上固定设置有工件夹具,所述工件夹具用于安装工件,所述工件夹具位于所述超声冲击枪下方。以本发明上述系统为基础的对刀方法,使超声冲击加工微织构过程中对刀简单、对刀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01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913406.9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精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尺寸陶瓷球表面抛光的多驱动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驱动部、基座、夹持部、抛光部,驱动部与基座固接,驱动部与夹持部传动连接,夹持部内设置有陶瓷球,陶瓷球与抛光部滑动接触,陶瓷球与夹持部滚动接触;夹持部包括外转盘,外转盘内设置有内转盘,内转盘下方设置有夹持件,基座上固接有轴套,夹持件通过轴套与基座固接,陶瓷球位于夹持件内,陶瓷球与夹持件、外转盘、内转盘滑动接触;驱动部与内转盘传动连接,驱动部通过连接件与外转盘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解决大尺寸陶瓷球表面抛光过程中存在的抛光不均匀、局部过度抛光、抛光轮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结构尺寸小、成本低,抛光轨迹完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13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13406.9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精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尺寸陶瓷球表面抛光的多驱动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驱动部、基座、夹持部、抛光部,驱动部与基座固接,驱动部与夹持部传动连接,夹持部内设置有陶瓷球,陶瓷球与抛光部滑动接触,陶瓷球与夹持部滚动接触;夹持部包括外转盘,外转盘内设置有内转盘,内转盘下方设置有夹持件,基座上固接有轴套,夹持件通过轴套与基座固接,陶瓷球位于夹持件内,陶瓷球与夹持件、外转盘、内转盘滑动接触;驱动部与内转盘传动连接,驱动部通过连接件与外转盘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解决大尺寸陶瓷球表面抛光过程中存在的抛光不均匀、局部过度抛光、抛光轮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结构尺寸小、成本低,抛光轨迹完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959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30207.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Q1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态监测超精密机床高速加工过程的高速相机安装的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下立板,夹具下立板滑动连接有夹具上立板,夹具上立板的顶端转动连接夹具上顶板,夹具上立板与夹具上顶板之间设有自锁铰链组件,夹具上顶板固接有三自由度微位移平台,三自由度微位移平台的底面固接有高速相机固定架,夹具下立板远离夹具上立板的一端垂直安装有夹具底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高速相机镜头各方向的微动调节以及竖直方向的粗精结合调节,同时实现了高速相机镜头0°至360°转动,且具有每间隔若干角度自锁的功能,具有调节角度多、调节范围广、调节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不同布局特征的超精密机床加工过程动态监测的拍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