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模态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14234.4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模态转换方法,首先,获取燃烧区的当前燃烧释热空间分布;然后,根据当前燃烧释热空间分布,确定出燃烧室的当前燃烧模态;其次,根据所述当前燃烧模态和目标燃烧模态,确定驱动电源的工作频率;最后控制驱动电源按照所述工作频率驱动等离子体点火器沿进气方向发射等离子体流;使等离子体流直接作用于燃烧区内,使燃烧区内的燃烧释热空间分布实现快速动态响应,从而迅速致使燃烧区内的燃烧模态发生转变,减少了热力能耗,为解决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进行快速且准确转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基于DBD放电结构的卡门涡街流场动态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1211.4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BD放电结构的卡门涡街流场动态识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风洞与DBD放电结构相连接;发生体设于DBD放电结构的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之间,且垂直于DBD放电结构的上电极板;上电极板与所述下电极板平行;气体来流的流向与上电极板平行;上电极板为透明电极板;高频高压电源用于对上电极板以及下电极板施加高频高压交流电源;DBD放电结构内的气体来流被激发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高速摄像机置于DBD放电结构的上方,高速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垂直于所述上电极板,高速摄像机用于基于等离子体的流动状态拍摄放电斑图;计算机用于根据连续拍摄的放电斑图确定卡门涡街流场图。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设备动态识别卡门涡街流场,操作简单,耗时短。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离子源的导磁套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9163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15710.3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离子源的导磁套筒结构,导磁套筒结构设置在离子源的放电通道的底部,导磁套筒结构包括内导磁套筒、环形导磁板、外导磁套筒和防护罩,内导磁套筒和外导磁套筒同轴嵌套布置,且内导磁套筒的底部与外导磁套筒的底部平齐设置,内导磁套筒的底部与外导磁套筒的底部之间通过环形导磁板连接,内导磁套筒、环形导磁板和外导磁套筒同材质且一体成型设置;防护罩固定在内导磁套筒的顶部,且覆盖内导磁套筒的上端口,在环形导磁板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本发明解决现有离子源放电通道底部受等离子体回流侵蚀严重以及近阳极区磁场强度过大导致的高电压工况下阳极表面热沉积严重,且通道内无法实现磁场正梯度放电的问题。

    一种三电极扩大放电通道尺寸装置及利用该装置扩大放电通道尺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03659.2

    申请日:2017-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266

    Abstract: 一种三电极扩大放电通道尺寸装置及利用该装置扩大放电通道尺寸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扩大放电通道尺寸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等离子炬点火器放电范围小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等离子点火器、第三电极、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直流恒流电源和气源装置,其中等离子点火器内部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直流恒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电极连接,直流恒流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电极连接,等离子点火器通过管道与气源装置连接;方法:一、触发直流恒流电源和气源装置开关,调节电流和气体流量;二、触发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开关,调节输出参数。本发明能有效扩大放电通道尺寸。本发明用于扩大放电通道尺寸。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759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269375.9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抑制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提高进气道性能的方法,以解决非设计马赫数下飞行时进气道进口处产生附面层分离的问题。方法:一、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第三径向通道和水平通孔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二、水平孔的输入端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上的出口连接;三、两个外侧电极设置在锥面的表面上,两个内侧电极镶嵌在锥面内;四、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进口处喷射产生射流型的等离子体;五、等离子在外侧电极和内侧电极的电场作用下加速喷射,加速了附面层的气流流动,抑制了附面层的分离。本发明用于抑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内附面层的分离。

    基于强磁场稳定电弧的超声速稳定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98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28927.3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基于强磁场稳定电弧的超声速稳定燃烧方法,它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室超声速燃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支板/凹腔式燃烧方法中几何尺度较大,导致流动损失大、超声速燃烧性能低的问题。方法: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二、将燃料注入孔与燃油管连接,将三根第一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将三根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中;三、将燃油由燃料注入孔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中;四、将三根第一电极均与直流高压电源负极连接,三根第二电极均与直流高压电源正极连接;五、在垂直于发动机主燃烧室的轴向方向上布置磁场。本发明用于超声速燃烧。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759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69375.9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抑制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提高进气道性能的方法,以解决非设计马赫数下飞行时进气道进口处产生附面层分离的问题。方法:一、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第三径向通道和水平通孔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二、水平孔的输入端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上的出口连接;三、两个外侧电极设置在锥面的表面上,两个内侧电极镶嵌在锥面内;四、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进口处喷射产生射流型的等离子体;五、等离子在外侧电极和内侧电极的电场作用下加速喷射,加速了附面层的气流流动,抑制了附面层的分离。本发明用于抑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内附面层的分离。

    一种微塑料降解处理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24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80108.1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塑料降解处理系统,涉及微塑料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水体中微塑料降解装置、监测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和集水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在所述集水装置中进行等离体子活化,得到等离子体活化水;所述集水装置与所述水体中微塑料降解装置连接;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和水体中微塑料降解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水体中微塑料降解装置和所述监测控制装置连接。本申请能提高微塑料降解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