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34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63293.6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5/04 , C08G83/00 , C09D18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MOF微观形貌特征的可植入神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神经生物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等缺陷。本发明利用溶剂热法生成载体上的MOF,经由高温灼烧使之形成纳米网络结构,再蒸镀金属覆盖网络的缝隙,移除MOF,添加PDMS基底后移除载体。本发明利用MOF在高温灼烧后形成的纳米网络结构,间接生成了导电金属纳米网络,确保了电极的导电性。本发明的可植入神经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具备良好的可拉伸性,易于与生物组织紧密结合,良好的氧气通透性也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新陈代谢。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1387.4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涂覆膏状生物组织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组织粘合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物组织粘合剂的存在的粘合性能低以及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本发明在硫辛酸加热聚合过程中引入苯酚结构化合物和季铵盐类化合物,制备得到可直接用于涂覆的膏状生物组织粘合剂。该粘合剂粘合性能强,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无组织毒性,可植入体内或贴附于体表伤口,起到隔离伤口、粘合和固定组织、帮助伤口愈合修复等作用。且粘合性能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衰减,具有良好的室温储存稳定性,可实现对组织长时间的有效粘合。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简单又环保,合成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可长期稳定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809585.7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柔性神经电极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可拉伸导电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神经电极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修复材料需要在一定环境条件刺激下才能实现自修复以及缺少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的自修复材料的技术问题。方法:一、聚合物溶液的制备;二、预聚物的制备;三、可逆共价键引入;四、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五、聚合物膜改性;六、化学沉积金属导电层,得到用于柔性神经电极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可拉伸导电聚合物膜。本发明制得一种高拉伸、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神经电极基底,使其在微小划痕甚至断裂后,能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行修复,恢复使用性能。同时具备柔韧性、拉伸性,通过相应的变形伸缩适应生物组织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693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0963293.6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5/24 , C08G83/00 , C09D18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MOF微观形貌特征的可植入神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神经生物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等缺陷。本发明利用溶剂热法生成载体上的MOF,经由高温灼烧使之形成纳米网络结构,再蒸镀金属覆盖网络的缝隙,移除MOF,添加PDMS基底后移除载体。本发明利用MOF在高温灼烧后形成的纳米网络结构,间接生成了导电金属纳米网络,确保了电极的导电性。本发明的可植入神经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具备良好的可拉伸性,易于与生物组织紧密结合,良好的氧气通透性也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新陈代谢。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5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1141427.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柔性生物质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属于可穿戴传感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柔性器件生产过程中存在昂贵的生产成本、无法大规模生产、产生电子垃圾的缺点。本发明方法:一、将生物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二、剪切成设计形状;三、然后置于PDMS/正己烷溶液中浸泡,取出后固化,得到柔性生物质基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避免电子垃圾的产生和环境的污染,且得到的产品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监测人体脉搏跳动,关节运动及喉部发音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0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09585.7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柔性神经电极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可拉伸导电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神经电极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修复材料需要在一定环境条件刺激下才能实现自修复以及缺少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的自修复材料的技术问题。方法:一、聚合物溶液的制备;二、预聚物的制备;三、可逆共价键引入;四、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五、聚合物膜改性;六、化学沉积金属导电层,得到用于柔性神经电极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可拉伸导电聚合物膜。本发明制得一种高拉伸、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神经电极基底,使其在微小划痕甚至断裂后,能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行修复,恢复使用性能。同时具备柔韧性、拉伸性,通过相应的变形伸缩适应生物组织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40022.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自由曲面样品表面轮廓差动测量装置与方法,涉及大口径自由曲面样品表面轮廓测量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测量速度慢,测量范围小且易损伤样品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待测样品表面镀一层有机荧光膜,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依次经过准直物镜和光阑后形成平行光,再经过PBS透射、高速数字扫描振镜反射和扫描透镜透射后在样品上形成聚焦光斑,使样品表面发出荧光;荧光经两个PMT收集,对两个PMT产生的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得到差动轴向响应曲线,根据该曲线确定样品表面位置,使样品进行三维移动,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样品在不同位置的表面位置,完成测量。本发明适用于大口径自由曲面样品表面轮廓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8416.0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基高分子粘合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物医用粘合剂存在的使用形状受限和存放条件苛刻的问题。本发明在硫辛酸和粘合增强剂聚合过程中,将NHS酯结构以单体的形式游离在体系中或通过聚合引入在聚合物的链段中,制备得到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无组织毒性,可植入体内或贴附于体表伤口,起到隔离伤口、粘合和固定组织、帮助伤口愈合修复等作用的硫辛酸‑NHS酯生物医用粘合剂。该生物医用粘合剂的粘合性能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衰减,具有良好的室温储存稳定性,可实现对组织长时间的有效粘合;对多种组织、多种聚合物材料均具有高强的粘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475542.5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基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态金属表面张力过大、成型困难、易泄露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了可热烧结的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热膨胀微球油墨,利用掩模版印刷法印刷油墨制备导电通路,并利用热膨胀微球受热膨胀的力破坏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氧化层从而激活液态金属形成导电通路,最后利用导电水凝胶封装检测位点得到生物电极。获得的生物电极能与皮肤良好的共形接触,实现长期、稳定的采集到皮肤表面产生的各种生物电信号的目的。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0966.0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7/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20076
Abstract: 基于改进体积插值方法的最大互信息图像配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PV插值算法的缺陷造成计算互信息时会产生局部极值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统计待配准参考图和待配准浮动图的联合直方图,采用改进的体积插值算法计算待配准图像的联合直方图;步骤2、计算待配准图像的互信息;步骤3、采用鲍威尔算法进行图像配准。本发明用于图像配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