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臭氧处理从污泥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670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349261.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臭氧处理从污泥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改性阳离子瓜尔胶的准备或制备;将污泥置于反应容器中,常温条件通入臭氧,氧化反应后得到泥水混合液;向所述泥水混合液中加入改性阳离子瓜尔胶,进行絮凝反应;将絮凝反应后的混合液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过滤得到滤液,该滤液经过沸水浴灭活得到含蛋白质的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蛋白质提取率高,蛋白质损失低,耗能低,无脱氮负担,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污泥绿色脱水药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28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329863.6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污泥绿色脱水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脱水药剂由助滤剂、絮凝剂和氧化剂组成;助滤剂由污泥预处理后,经预碳化处理后研磨,置于稀盐酸中浸泡、洗涤、烘干,研磨后,置于FeSO4·7H2O溶液中,滴加NaBH4溶液,冷却、洗涤、烘干得到改性生物炭;絮凝剂由瓜尔胶溶液经水浴加热,滴加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改性阳离子瓜尔胶;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盐或者过氧化氢。使用方法:先向污泥中添加助滤剂与氧化剂,再加絮凝剂,经过处理的污泥,最后用板框压滤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滤液易降解,脱水性好。

    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沼液中亚硫酸根、硫酸根、硫代硫酸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4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78059.7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沼液中亚硫酸根、硫酸根、硫代硫酸根的方法,先配制分别SO32‑、SO42‑、S2O32‑单标,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再配制SO32‑、SO42‑、S2O32‑混标,得到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方程,然后对污泥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沼液,将处理后的沼液过0.22μm聚醚砜滤膜,用超纯水稀释后进离子色谱,柱温箱温度设置为35℃,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0.7ml/min,以3.2mMNa2CO3、1.0mMNaHCO3、20%丙酮为淋洗液,根据线性方程得出沼液中SO32‑、SO42‑、S2O32‑浓度。本发明分析过程在30min内完成,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为判定含硫化合物的物质流提供检测手段。

    一种快速启动污泥超高温厌氧消化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221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58452.8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C02F11/04 C02F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启动污泥超高温厌氧消化系统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和固废资源化领域。基本过程为:(1)以VS:VS=1:1的高温厌氧消化污泥和脱水污泥混合物在65℃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嗜热甲烷菌初次富集;(2)将与步骤(1)等量的混合物与完成初次富集的物料进行混合,进行嗜热甲烷菌二次富集;(3)用VS:VS=1:1的高温污泥和脱水污泥混合物启动反应器,每天的投加量占反应器中总量的5~8%,此过程只进料不出料;纯污泥进料,完成污泥超高温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启动。每天记录产气量,测试甲烷含量。当以纯污泥进料时,甲烷含量达到50%以上,认为反应器顺利启动。实验证明本方法可实现污泥超高温厌氧反应系统的快速启动。(4)在3个SRT的时间内,将混合进料逐渐替换为

    一种微生物后处理深度提升醋糟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797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37795.6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后处理深度提高醋糟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的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领域。步骤包括:醋糟厌氧发酵:以取自稳定运行的中温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出料启动醋糟厌氧发酵系统,以鲜醋糟进料,水浴保持35℃,进行间歇搅拌,SRT为10d。微生物后处理:将厌氧发酵后醋糟进行固液分离,剩余固体与微生物按10~50:1的比例混合均匀,于35℃处理24h。过程采用间歇微曝气,溶解氧浓度为0~0.4mg/L。二次厌氧发酵:将处理后的醋糟回流至醋糟厌氧发酵系统,进行二次发酵(或直接进入下一个厌氧发酵系统二次发酵)。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后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醋糟等纤维类原料的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实现醋糟的深度降解和资源化利用。

    一种用于低温条件下的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1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74100.X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条件下的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其步骤为先将高含固污泥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絮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溶出,再通过热预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相应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水解和挥发酸的积累。本发明结合超声预处理和热预处理方法对低温条件下的高含固污泥进行预处理,加快了污泥中的有机物的溶出,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水解和挥发酸的积累,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的进行;工艺技术通用性强,经济成本低,效率高,能有效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适用于高含固及低温条件下的污泥。

    一种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760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29664.1

    申请日:2015-08-26

    Inventor: 董滨 许颖 沈丹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苯乙烯单体、二乙烯苯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配制成油相;采用水、分散剂和NaCl配制成水相;将油相投入到水相,经升温工艺后降温,出料,洗涤、抽提、烘干、筛分获得到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的聚苯乙烯系白球;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转型得到聚苯乙烯系氯球;将聚苯乙烯系氯球用二氯乙烷搅拌膨胀,投N-羟甲基酞酰亚胺及乙酸酐,并滴加催化剂,再升温、保温、降温,抽干母液、加水、减压蒸馏、清洗后;再投25%液碱,经升温、稳定、水洗、再加入氯乙酸溶液进行螯合反应,升温、保温、水洗、调酸、水洗、调碱、再水洗至中性出料包装,即得耐污染型深度软化螯合树脂。

    一种快速判断污泥可生化性及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97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3336.3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固废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判断消化污泥可生化性及稳定性的方法。具体为:将污泥(包括初沉污泥、剩余污泥、脱水污泥及消化污泥等)加入到锥形瓶中,根据情况加入接种污泥或配置好的包含产酸工程菌的接种液,加碱调节pH以抑制甲烷化,控制温度,间歇摇晃,5~8天后测试其中VFA浓度,之后将VFA转化成碳,再通过除以系数即可得到可降解碳总量及BMP实验结果。

    一种通过污泥改性改善城市污泥干法发酵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13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2900.9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化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污泥改性改善城市污泥干法发酵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加热处理:将脱水污泥加热;(2)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将过氧化氢加入到加热后的脱水污泥中,并混合均匀,进行氧化处理,保持步骤(1)的加热温度;(3)厌氧发酵:将步骤(2)处理过的污泥温度调节至55-60℃,然后将其加入至厌氧发酵罐中,与厌氧发酵污泥混合均匀后在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本发明不产生的有害的氧化副产物;本发明需要设备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节省投资。相对于未经过氧化氢处理的污泥,达到相同的产气率,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

    一种应用于黄浦江源水的紫外与组合消毒剂联合消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0269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78190.7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董滨 何群彪 罗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黄浦江源水的紫外与组合消毒剂联合消毒方法。该方法为:在黄浦江源水砂滤出水中,采用紫外消毒器进行紫外消毒,紫外剂量为10~30mJ/cm2,再投加氯消毒剂与二氧化氯浓度比为1:2的组合消毒剂,总投加量为0.5~1.5mg/L,反应20~30min。该消毒方法采用先紫外消毒再化学剂消毒,紫外消毒能杀死大部分的微生物,这样可以减少化学剂的投加量也能达到所需的余氯含量,从而降低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另一方面采用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组合消毒,具有消毒剂余量高的优点,其生成的消毒副产物比单独使用一种消毒剂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多,但是每种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均小于单独使用时的生成量,优于单独使用一种消毒剂。因而在保证达到出水水质标准的同时,能同时减少紫外线剂量和化学药剂剂量,从而减少消毒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