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42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73666.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分散在极性溶剂中作为制备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的前驱体;将前驱体加热搅拌充分溶解后,移至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待用;将清洗干净的基底上通过匀胶机分散一层空穴传输材料,随后将基底移至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待用;将前驱体涂敷于基底上,旋转基底,使前驱体在离心力和重力以及磁力的作下均匀的分布在基底上形成前驱体薄膜;对前驱体薄膜进行退火处理,使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在基底上生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准二维钙钛矿薄膜,晶体沿同一垂直方向排列,有更高的电荷注入效率。

    一种带磁场的匀胶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25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01807.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磁场的匀胶机,属于匀胶机技术领域,包括匀胶机本体,所述匀胶机本体包括机座,机座一侧安装控制面板,机座顶部固定有防溅射侧挡板,所述防溅挡板内侧固定有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两端分别接出用于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的导线,所述防溅挡板中间安装有用于承载基片的基片台,本发明可在旋涂过程中增加磁场,在准二维钙钛矿前体溶剂挥发过程中通过磁场的诱导使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的晶体沿垂直方向生长。本发明在基片的涂膜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调节磁感线圈的电流大小以及电流方向来控制基片表面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能够保证本发明在不同旋涂条件下的普适性。

    一种智能组装根状毛细扩散通道的自适应纳米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90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54877.7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组装根状毛细扩散通道的自适应纳米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防护涂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纳米多层膜,包括依次交替沉积在衬底表面的贫氮过渡金属氮化物层和富氮过渡金属氮化物层。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多层膜在腐蚀环境中产生的钝化层更薄、更致密,其中的贫氮过渡金属氮化物层和富氮过渡金属氮化物层应对腐蚀环境能自组装形成致密纳米晶颗粒,均匀地将腐蚀性离子的扩散通道细化成根状毛细状态,使得钝化层内部以细化的根状毛细扩散通道取代传统的贯穿型腐蚀通道,从而极大地降低腐蚀性离子向薄膜内部迁移的速率。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多层膜在具有高硬度和表面平整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微弧氧化制备钛合金宽温域减摩耐磨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3408.5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弧氧化制备钛合金宽温域减摩耐磨涂层的方法,以钛合金为基体,在电解液体系中对钛合金基体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其中微弧氧化处理采用铝酸盐电解液:NaAlO2—Na3PO4—NaOH混合电解液体系。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添加了六方氮化硼的微弧氧化涂层,该涂层可以在室温到300℃的宽温域内维持稳定的低摩擦系数,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改善钛合金的宽温域摩擦学性能。弥补了当前微弧氧化技术无法兼顾钛合金在宽温域范围内摩擦学性能的不足,拓展了微弧氧化技术在钛合金上的应用,提升了钛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寿命和可靠性。

    无氟MXen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6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34941.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氟MXen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三元过渡金属化合物Mn+1AlXn中Al原子体积小,正电荷数高,可极化性较低等优势,采用含有硬碱离子的HCl作为反应溶剂,在室温下和Al原子层一步反应,即可得到MXene量子点,大大简化了反应步骤、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

    一种三维网状纳米晶/非晶的高强高韧纳米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7673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679231.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网状纳米晶/非晶的高强高韧纳米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网状纳米晶/非晶的高强高韧纳米多层膜,包括交替叠加设置的合金金属氮化物层和纯金属氮化物层;所述合金金属氮化物层和纯金属氮化物层均具有纳米晶和非晶共存结构;以依次叠层设置的一层合金金属氮化物层和一层纯金属氮化物层为一个单元。在本发明中,合金金属氮化物层和纯金属氮化物层均具有纳米晶和非晶共存结构,在沉积多个单元的过程中,使得在一个或多个单元内同时存在多个调制层共格的纳米晶相区域和非晶相区域,由纳米晶和非晶的界面形成空间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了膜层的硬度和韧性。

    一种高硬耐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230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107037.6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硬耐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涂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硬耐腐蚀涂层,按照各成分的原子百分数计,包括:Si3~14%,Ti30~33%,B55~66%;所述高硬耐腐蚀涂层为Ti(Si)B2固溶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高硬耐腐蚀涂层相比于传统的二元硼化物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并保持较低的电阻率,适于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防护。

    一种兼具非易失性、多结构色、多档位及高透射率对比度的谐振腔膜系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1061690.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非易失性、多结构色、多档位及高透射率对比度的谐振腔膜系及制备方法,包括超薄谐振腔,超薄谐振腔上层是PCM1层、下层是PCM2层,PCM1层与PCM2层之间形成空腔结构,PCM2层远离PCM1层的一侧设置有ITO底层,ITO底层与PCM2层之间形成非对称谐振腔,非对称谐振腔和所述超薄谐振腔形成复合双腔结构,PCM1层远离PCM2层的一侧设置有ITO顶层,复合双腔膜系整体结构自上至下呈现为ITO顶层/PCM1层/PCM2层/ITO底层结构,获得了四档位调制、高可见率、高太阳能调制能力和覆盖可见波段的多种结构色等多功能集成。该新型膜系是一种理想的SECF,为智能窗、智能玻璃幕墙、可见伪装及雷达隐身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一种兼具非易失性、多结构色、多档位及高透射率对比度的谐振腔膜系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1690.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非易失性、多结构色、多档位及高透射率对比度的谐振腔膜系及制备方法,包括超薄谐振腔,超薄谐振腔上层是PCM1层、下层是PCM2层,PCM1层与PCM2层之间形成空腔结构,PCM2层远离PCM1层的一侧设置有ITO底层,ITO底层与PCM2层之间形成非对称谐振腔,非对称谐振腔和所述超薄谐振腔形成复合双腔结构,PCM1层远离PCM2层的一侧设置有ITO顶层,复合双腔膜系整体结构自上至下呈现为ITO顶层/PCM1层/PCM2层/ITO底层结构,获得了四档位调制、高可见率、高太阳能调制能力和覆盖可见波段的多种结构色等多功能集成。该新型膜系是一种理想的SECF,为智能窗、智能玻璃幕墙、可见伪装及雷达隐身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一种调控粗化速率的增原子扩散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991383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239046.1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粗化速率的增原子扩散模型,本发明将增原子扩散理论指导实践,简化了复杂的扩散只考虑影响表面粗化速率的上坡和下坡扩散,建立了一个“增原子扩散”模型,定量地揭示了微观增原子扩散与宏观表面粗化之间的关系,提出的控制粗化速率的增原子扩散模型不仅能够指导实验原位的制备出各种表面粗糙度的薄膜,而且还够预测出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程度,广泛适用于各种沉积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