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岩高能液动潜孔锤喷射扩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89632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261767.4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干热岩高能液动潜孔锤喷射扩眼装置,属于干热岩钻探钻具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弹性挡圈、喷嘴、水射流通道、喷嘴套、潜孔锤液流通道、阀座、弹簧及钢球,外管上端与钻杆通过螺纹连接,外管下端与液动潜孔锤通过螺纹连接,钢球用于控制水射流通道和潜孔锤液流通道开关切换,钻进时钢球未放置在潜孔锤液流通道内,钻杆、外管以及液动潜孔锤的中心液流通道相互连通,水射流通道的水流被阀座上部隔断,钻进结束需要更换新的潜孔锤钻头时,钢球放置在潜孔锤液流通道内,潜孔锤液流通道关闭,水射流通道打开,钻井液通过喷嘴形成水射流破碎孔壁岩石,实现扩眼作业。本实用新型提钻的同时完成扩眼作业,节省时间成本和钻井成本,提高了干热岩的钻进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硬质合金射流元件用多层垫片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5533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500905.2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射流元件用多层垫片保护装置,属于潜孔锤钻探用具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设置在射流元件上下两侧的垫片组件,并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射流元件上,垫片组件由垫片外顶盖、减振垫片、垫片内顶盖、密封圈、防松垫圈及内六角螺钉组成,减振垫片位于垫片外顶盖和垫片内顶盖之间,减振垫片由至少两片层叠设置的垫片构成,任意相邻两片垫片的波阻抗不同,垫片外顶盖、减振垫片和垫片内顶盖同轴且三者之间通过内六角螺钉和防松垫圈配合紧固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大幅提高射流元件使用寿命,减少因射流元件损坏导致的起下钻时间,有效提高射流式高能液动潜孔锤在高温硬岩等地层中的钻进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高能射流式液动锤硬质合金缓冲环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134800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1105235.1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高能射流式液动锤硬质合金缓冲环固定装置,属于钻探工具领域,其利用冲锤、卡槽、半圆卡和冲锤台阶面共同作用固定硬质合金缓冲环,并通过内锥环卡紧半圆卡,具体将硬质合金缓冲环套在冲锤后段上,然后将半圆卡放入设置在冲锤后段卡槽中,硬质合金缓冲环的下表面与冲锤台阶面紧密接触,硬质合金缓冲环上表面与半圆卡紧密接触,然后将内锥环套在半圆卡上,在整个工作周期内,内锥环一直牢牢卡紧着半圆卡,从而将硬质合金缓冲环可靠地固定在冲锤台阶面与半圆卡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可靠的硬质合金缓冲环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硬质合金缓冲环经常脱落的问题。

    边齿双束附壁射流冲击强冷式干热岩潜孔锤钻头

    公开(公告)号:CN20902561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901099.2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边齿双束附壁射流冲击强冷式干热岩潜孔锤钻头,涉及干热岩钻探钻具技术领域,包括钻头体、冲锤、止流杆、顶部水口、心管、冲击射流流道、钻头体中心通道、环形空间、上喷孔、下喷孔、边齿、中心齿及清洗孔底的钻井液流道,本实用新型的钻头体上针对边齿冷却降温设置了双束冲击射流喷孔,由于附壁作用,可将高速流体直接喷到边齿表面的高温区域,起到了强力冷却边齿的效果,降低齿面磨损,提高钻头寿命。冲锤下部增设止流杆和带有冲击射流流道的心管,在冲锤往复运动过程中,形成脉冲射流,既可清除岩屑,又能形成高速射流对边齿进行充分冷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高通量低压信号道侧置式射流元件

    公开(公告)号:CN213838493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3007148.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高通量低压信号道侧置式射流元件,属于硬岩钻探钻具领域,由盖板、底板和基板三层结构组成,基板上设置有四个侧置的信号道,四个信号道两两一组,两组信号道对称设置在整个射流元件纵向中心线两侧;盖板和底板的排空道贯通;喷嘴与喷射通道连通;喷嘴正下方设置有劈尖,劈尖将喷射通道出口段分隔成两个出口流道,通过增大喷嘴处过流断面积,可成倍提高通流能力,侧置信号流从底板和盖板两侧同时垂直作用在主射流,能量损失减小,可提高切换灵敏性,增强附壁稳定性,整体三层结构设置,可避免常规复杂、耗时、昂贵的加工方式,可大大降低加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