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574-5p的用途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618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400957.1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miR-574-5p的用途,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小分子RNA。提供miR-574-5p在制备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miR-574-5p通过调控其靶基因Qki影响β-catenin/Wnt和p27Kip1信号转导,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并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在结直肠癌细胞中,miR-574-5p表达异常升高,因此检测miR-574-5p及下游的QKI、β-catenin和p27Kip1的表达,可对肿瘤进行诊断,对肿瘤的转移和预后做出评价;在miR-574-5p表达异常升高的结直肠癌细胞中,由抑制miR-574-5p的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一种负压条件下的液体标本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205391131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75223.6

    申请日:2016-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条件下的液体标本采集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单元和标本存放单元,所述连接单元至少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第三连接管上设置第二连接部、锁止机构和第四凸起;所述标本存放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标本瓶,标本瓶的瓶盖上设置有卡齿;标本存放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样本采集器,可以便于同时采集多管(瓶)样本,简化了现有的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同时减少污染,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感染。

    一种腹腔镜管形吻合器抵钉座的抓持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204484218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180945.6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管形吻合器抵钉座的抓持调节器,属于手术器械领域,包括前手柄、后手柄、绝缘管、推动杆、转轮上钳嘴和下钳嘴,还包括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绝缘管并伸出所述绝缘管,所述拉杆的前端包括第二上钳嘴和第二下钳嘴,所述第二上钳嘴与所述第二下钳嘴销接,并在所述第二上钳嘴和第二下钳嘴中部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拉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前手柄和第二后手柄,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后手柄连接,所述转轮还与所述第二后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准地套住抵钉座,另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准地使抵钉座与吻合器器身吻合,同时,抵钉座的滑脱率可以显著降低。

    一种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02511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203735.X

    申请日:2014-04-24

    Inventor: 蔡建春

    Abstract: 一种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涉及腹腔镜外科手术辅助器械。提供具有腹部无疤痕,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优点的一种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设有外套管、引导管、后盖和器械孔盖;所述外套管的尾端带外螺纹,外套管套在引导管外,设于后盖的内螺纹与设于外套管尾端的外螺纹螺接,引导管的前端设有锥部,引导管的后端设有抓手;后盖的尾部设有器械孔,器械孔盖的内螺纹与后盖的尾部外螺纹螺接。无腹壁辅助切口即可完成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直肠切除手术,达到微创的目的,腹部伤口更加美观,避免术后切口疝、切口感染、裂开、切口肿瘤腹壁种植等的发生,同时可减少肠管粘连的几率;达到无瘤化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一种便于分离解剖间隙的吸引器

    公开(公告)号:CN216294829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424357.0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分离解剖间隙的吸引器,包括吸引杆和设置于吸引杆端部的球状头端,球状头端上形成有若干个吸引孔;吸引杆包括固定杆和摆动杆,固定杆和摆动杆内均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吸引通道,球状头端形成在摆动杆的自由端,摆动杆内的吸引通道与球状头端的内腔连通;摆动杆远离球状头端的一端形成有铰接头,固定杆上形成有铰接座,铰接头转动连接在铰接座内,摆动杆与固定杆的轴线能够呈平角或钝角,摆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球状头端和能够进行转弯的摆动杆和固定杆,在吸引和推剥组织时不易对组织造成损伤,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吸引杆进行转弯,更加方便的进行手术操作。

    一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手术用胃管

    公开(公告)号:CN210019544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511587.0

    申请日:2019-04-02

    Inventor: 蔡建春 洪心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手术用胃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胃管本体(1),在所述胃管本体(1)上设置有弹性部(3),所述弹性部(3)位于胃管本体(1)外周,并且与所述胃管本体(1)留有隔腔(4),所述胃管本体(1)上还设置有分支管(5),所述分支管(5)与所述隔腔(4)连通,并且在所述分支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6);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内部未充气体或液体膨胀时,其外形即与普通的细管胃管类似,手术前插入方便、安全,不会损伤黏膜,术后无需取出;并且在LSG手术中起支撑管和引导作用,避免过度切割胃壁,以免造成胃腔狭小,使病人所受的创伤和痛苦大大降低,LSG的体验感得到显著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消化液净化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28396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080861.6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液净化装置,其包括外筒体、筒盖、第一内筒及第二内筒,外筒体的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出液口,筒盖盖合于外筒体上,筒盖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一内筒可拆卸地连接于筒盖的底部,第一内筒的筒壁中设置有第一网孔,第二内筒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筒体内,第二内筒的筒壁中设置有第二网孔,且第二网孔的尺寸小于第一网孔的尺寸,消化液依次经过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后从出液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中筒盖盖合于外筒体上,第一内筒可拆卸地连接于筒盖的底部,第二内筒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筒体内,整个装置清洗后可以重复使用,且清洗也非常便捷,同时,消化液依次经过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将杂质滤除后从出液口流出,提高了消化液的过滤效果。

    腹腔镜手术标本扎带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55002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293186.4

    申请日:2015-05-08

    Inventor: 蔡建春 洪心雅

    Abstract: 腹腔镜手术标本扎带,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具。设有头部、卡条和尾部;所述头部设有锁孔,锁孔内设有用于锁定卡条的卡齿,卡条连接于头部与尾部之间,卡条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均匀分布并与卡齿相配接的凸起;所述尾部上设有至少1个通孔,用于手术中腹腔镜钳子牵拉。使用时,卡条可以弯曲绕过病变肠管的一端,尾部穿入头部的锁孔内,卡条沿卡齿的斜面滑进,将开口撑开,卡齿开口的边缘在弹性作用下闭合,卡住卡条,使其不能后退,根据封闭肠管的大小及需要将卡条拉扯到适当的位置,达到闭合的目的。适用于完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及腹腔镜辅助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手术,便于从腹腔中取出标本,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一种用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组织取出器械

    公开(公告)号:CN217285969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0451703.6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组织取出器械,包括杆部、手柄和可开合在杆部前端的抓爪,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的尾端;所述杆部上滑动套设有橡胶密封塞,所述橡胶密封塞与所述杆部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塞的外侧壁能够与套管器或套袋的外开口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连接并可滑动在杆部上的密封橡胶塞,使得组织取出器械的杆部能够很好的与套管器或者套袋进行密封连接,保证标本取出手术中的顺利进行。

    一种减轻痔疮术后疼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00409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0025909.6

    申请日:2018-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轻痔疮术后疼痛的装置,其具有一本体,本体的一端为扩肠柱,本体的另一端设置外环,该本体于扩肠柱与外环之间设有一小于扩肠柱及外环外径的缩紧环,缩紧环设于该本体靠近外环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将本体设计为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该本体其中一端的扩肠柱用以塞到患者的直肠内,可压迫直肠肠壁,控制痔疮术后的创面出血,起到替代柱状纱布的作用,本体上的缩紧环位于肛门的括约肌,其外径较本体两端的扩肠柱及外环小,不会压迫括约肌,可减少局部括约肌的张力,减轻局部肌肉痉挛,而本体的外环则位于肛门外,由于其外径大于缩紧环的外径,可避免本体滑入患者直肠肠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