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01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35985.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攻击事件分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比对攻击事件特征之间的编辑距离,判断攻击事件之间的相似程度,根据最小编辑距离值的大小,对攻击事件数据进行聚类处理,以便基于攻击事件数据的聚类结果,对相似程度较高的攻击事件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解决了现有的蜜罐技术只能检测出相关的攻击事件数据,而且检测出的攻击事件数据较为零散,没有进一步对攻击事件数据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从而导致的难以更加全面掌握攻击者的攻击方式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高对同类型攻击的防御成功率以及对攻击者的攻击溯源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07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39252.4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设备安全接入认证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发起者或者响应者将各自的部分秘密发送给另一方,所述发起者或者响应者各自存储部分秘密;另一方将接收的秘密与存储的秘密进行重构得到预共享密匙;发起者或者响应者通过所述预共享密匙完成认证过程。本申请将认证双方的预共享密钥进行拆分,在需要进行认证的时候双方通过数学方法恢复真正的预共享密钥,即使一方拆分后的预共享密匙泄露,配电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攻击者仍然不能通过分析协商安全策略和密钥的交换过程中的消息内容计算出新的认证数据并替代原有消息的正确数据,不会影响到对协商安全策略和密钥交换过程中的内容认证,避免了预共享密匙的泄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935985.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攻击事件分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比对攻击事件特征之间的编辑距离,判断攻击事件之间的相似程度,根据最小编辑距离值的大小,对攻击事件数据进行聚类处理,以便基于攻击事件数据的聚类结果,对相似程度较高的攻击事件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解决了现有的蜜罐技术只能检测出相关的攻击事件数据,而且检测出的攻击事件数据较为零散,没有进一步对攻击事件数据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从而导致的难以更加全面掌握攻击者的攻击方式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高对同类型攻击的防御成功率以及对攻击者的攻击溯源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0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75806.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的窃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配电系统与多个用电终端通信连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用电终端在相同周期内采集的用电数据,得到多个用电数据集;对各个用电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多个训练数据集;根据每个训练数据集所包含的窃电数据数量和正常数据数量,创建多个初始窃电检测模型;分别对各个训练数据集按照交叉验证比例进行划分,得到多组划分数据集;采用多组划分数据集分别对各个初始窃电检测模型分别进行训练,得到目标窃电检测模型;当接收到任一个用电终端发送的新用电数据时,采用目标窃电检测模型对新用电数据进行窃电检测,生成窃电判断结果,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窃电检测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57064.9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配电网暂态运行拓扑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对配电网系统的负荷、发电机、传输线等节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反映配电网系统拓扑的特征向量,采用压缩感知理论下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求解,得到初步估计值矩阵,对初步估计值矩阵采用加权平均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获得配电网系统拓扑的估计值矩阵,得到的估计值矩阵是一个配电网的电纳矩阵,由电纳矩阵中各元素是否为0来确定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连边,进而得到配电网的暂态运行拓扑信息,识别配电网系统的暂态运行拓扑辨识。该方法基于加权平均方式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对配电网系统拓扑结构的实时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2286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5336.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20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表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抄表中心端、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抄表中心端向表计设备端发送抄表请求,使得表计设备端返回表计数据;抄表中心端解析表计数据,得到表计数据的各个字段值;抄表中心端根据预设表计数据规则判断表计数据的各个字段值是否合规;抄表中心端根据各字段值的合规数量计算各字段值的合规率,并基于合规率计算表计数据的质量评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只重视数据的获取,并未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5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8458.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象限电能量数据的计量装置故障判定方法,包括:获取计量自动化终端采集的电能量数据,对所述电能量数据进行过滤,得到潮流反向数据;根据所述潮流反向数据确定对应的标识信息,并通过所述标识信息在数据库中调取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四象限电能量数据;确定所述四象限电能量数据在各个连续时刻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并对所述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本发明使用四象限电能量数据对潮流反向数据进行分析,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且判定时间较短,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6109.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数据中心最佳储能调度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中心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在日前市场与频率储备市场中的历史运行数据,根据所述在日前市场与频率储备市场中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多层次约束条件;根据所述数据中心的实时运行数据,以数据中心在日前市场与频率储备市场中调度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计及日前市场与频率储备市场效益最大的目标函数;组合所述目标函数和多层次约束条件,构建计及需求响应的数据中心最佳储能调度模型;对所述计及需求响应的数据中心最佳储能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策略,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对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12311.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端背靠背柔直的电网调度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端背靠背柔直参与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调度的调度模型,其中,多端背靠背柔直是电力系统中由多个柔性直流输电单元连接所形成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获取调度模型中的非线性项;对非线性项进行线性转化,得到转化后的目标调度模型;利用本德斯分解法对目标调度模型进行处理,得到使电力系统的总运行成本达到最低时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对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策略仅局限于常规跨区直流和两端背靠背直流,且利用传统方式使多端背靠背柔直参与电网调度、缺乏灵活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1241.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潮流阻塞的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组的第一辅助变量,获取电力系统的节点负荷的第二辅助变量,获取电力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第三辅助变量,并获取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断面的第四辅助变量;至少根据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第三约束条件和第四约束条件确定约束条件组合;根据第一辅助变量、第二辅助变量、第三辅助变量和第四辅助变量构建目标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组合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根据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确定电力系统中发生潮流阻塞的位置,并进行预警。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完全识别电力系统中的潮流阻塞的位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