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6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4707.6
申请日:2024-04-23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4 , G06Q10/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计算设备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根据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需满足的工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包括多个目标函数,多个目标函数包括加工时间最小化目标函数、电力经济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可再生能源消耗最大化目标函数;将包括机器加工时间、机器电能消耗量、分时电价、可再生能源典型日出力曲线在内的多个参数输入到NSGAII算法中;利用NSGAII算法对所述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解集,并根据最优解集得到最优生产调度结果,以便根据最优生产调度结果对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调度,能够实现完工时间最小化、电力经济成本最小化、可再生能源消耗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61579.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萌 , 陈云龙 , 刘继彦 , 刘昳娟 , 王永利 , 王者龙 , 吴雪霞 , 张雪梅 , 许帅 , 曾鸣 , 张硕 , 于相洁 , 王倩 , 李静 , 徐美玲 , 侯燕文 , 王若晗 , 董焕然 , 董厚琦 , 许彦斌 , 高玉华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温控负荷模型的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温控负荷热力学模型;引入流态变化的额外项、温度临界值的校正系数作为所述温控负荷热力学模型的修正项,建立异构温度控制负荷热电模型;定义基于可调控的能量范围及负荷连续控制时间定义的综合泛化指标;基于综合泛化指标建立异构温控负荷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求解目标函数获得整体调节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16767.6
申请日:2023-08-31
IPC: H02J3/32 , B60L53/00 , B60L53/64 , B60L53/80 , H02J3/46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充换电全过程的共享汽车的电池调度方法及计算设备。其中电池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分时段控制电池充电模型,电池充电模型指示各时段下各充电状态的电池数量;至少基于各时段的充电电价,确定充电成本,并结合移动换电车的配送成本,得到总运营成本;基于移动换电车到达换电需求点的时间,确定用户满意度;以用户满意度最高为第一目标、总运营成本最低为第二目标,并对电池充电状态和移动换电车状态进行约束,以形成电池调度模型;求解电池调度模型,以得到各移动换电车配送电池到各换电需求点的配送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20075.9
申请日:2023-08-31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加氢网络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加氢网络中加氢站信息,所述加氢站信息包括加氢站位置及各加氢站的氢气需求量;至少基于氢气供应成本和加氢网络中的氢气输送量,构建加氢网络的双目标规划模型;至少利用所述加氢站信息,求解所述双目标规划模型,确定出制氢点信息,所述制氢点信息包括:制氢点位置、各制氢点对加氢站的氢气供应量及储运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有效匹配加氢网络中的加氢需求和氢气供应,实现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加氢网络的布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342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619327.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74 , B01J21/18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步控制亚硫酸镁及重金属离子的功能性材料及脱硫方法,该材料由枫木生物炭和硅材料制备而得,枫木生物炭与硅材料的质量比为1:2‑2:1。采用该材料可以同步实现镁法脱硫工艺脱硫浆液中的亚硫酸镁的催化氧化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脱除,最终实现高品位硫酸镁的资源化回收,作为镁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52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6039.5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4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绝缘油,包括:改性地沟油和抗氧化剂,其中,所述改性地沟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地沟油依次进行脱酸处理和脱色处理。本发明以地沟油为原料,将其依次进行脱酸处理和脱色处理后加入抗氧化剂得到变压器绝缘油。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绝缘油的理化性质及电气性质,包括透明度、密度、酸值及工频击穿电压等均满足变压器绝缘油技术标准GB2535-90的标准,且其工频击穿电压远高于矿物油;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绝缘油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另外,本发明以废弃的地沟油为原料,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够重复利用资源,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易行,实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7408.2
申请日:2024-11-21
IPC: G06Q30/0283 , B60L53/30 , B60L53/68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与配置的联合调度方法,移动机器人适于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用电车辆进行充电,该方法包括:构建移动机器人充电与配置的联合调度系统,联合调度系统的调度环节包括充电环节和配送环节;基于充电环节和配送环节的时序关系,以绿电消纳能力最优为上层目标、以调度成本最低为下层目标,构建移动机器人充电与配置的联合调度双层模型;对联合调度双层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移动机器人的调度方案以便预先由配送车辆按照配送路径将相应数量的移动机器人配送至有补能需求的服务区。本发明不仅可以满足车流量高峰期下车主急需的补能需求,还能助力绿电消纳、缓解电网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2359.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蓄电池与氢储能的混合储能系统协调运行方法及系统,涉及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储能控制指令生成模块采用功率分配模型控制蓄电池供电单元和氢储能单元的储能功率分配数据,且在功率分配模型加入需求侧日动态调整因子,需求侧日动态调整因子基于需求侧下个供电周期的总功率需求数据和当前温度数据生成,从而实现了基于需求侧和环境温度的动态储能调整,实现更加高效的储能,使储能系统对需求侧的供电更加稳定;基于储能功率分配数据生成储能功率分配动态控制指令传输给储能控制器;储能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储能充放电模块按照储能功率分配动态控制指令控制蓄电池供电单元和氢储能单元进行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6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66615.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共享储能的短流程钢铁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计及共享储能的短流程钢铁生产调度优化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该方法包括:至少基于短流程钢铁的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方式,确定短流程钢铁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调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最小完工时间、最小购电成本和最小绿电拟合为目标,构建短流程钢铁的生产调度目标函数;利用影响因素,确定短流程钢铁的生产调度的约束条件;根据生产调度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生产调度模型,并通过求解生产调度模型,来确定短流程钢铁的生产调度优化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6130.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下多类型储能系统的边际成本模型的构建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多场景下多类型储能系统的边际成本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括:基于储能系统的储能类型,获取储能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至少基于储能系统参与单次目标场景的持续时间和能量消耗量,利用固定成本,确定目标场景的固定成本;根据储能系统在目标场景下目标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总量和该目标时间内产生的总变动成本,确定目标场景的变动成本;利用目标场景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建目标场景对应的边际成本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