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591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480485.8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包括触头、绝缘棒、过流线和转动夹头,触头安装在绝缘棒头部端部位置,在所述触头上还连接有过流线,在绝缘棒的尾部安装有转动夹头。本发明的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触头夹紧导线,转动夹头将绝缘棒固定在铁塔上,过流线另一端接地线,电流即通过导线、触头、过流线流至地线,地线电流产生的热能起到融化冰冻的作用。本发明的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小巧轻便,便于施工人员携带上塔、安装、拆卸,可有效对架空输电线路中地线进行融冰,不容易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15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265568.6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的保护装置技术方案,设置在铁塔上对从取电器分离出的电机带动的开合导电器进行锁紧和防护,开合导电器上设置有闭锁环,保护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在开合导电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插入开合导电器的闭锁环,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机和电动推杆,在开合导电器处于分离状态时,锁紧机构的电动推杆插入开合导电器的闭锁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开合导电器在发生断裂或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不发生坠落造成严重电气事故,同时在雨雪天气下,保护开合导电器的动触头不结冰,从而有效地与取电器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710094969.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下落式保护罩,包括防护伞和保护箱,其中防护伞包括伞状包箍和密封圈;保护箱包括箱体、旋转门、挡杆、接近开关组件和扭簧,在箱体一侧设置有开口,在箱体设置开口的一侧安装有旋转门,旋转门的旋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在旋转轴上安装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箱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档杆一端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位于扭簧上方,在档杆的连接端外侧还设置有挡块,旋转轴上下两端均伸出箱体与旋转门固定连接,在箱体上设置有挡板,位于档杆的悬空端旋转到合闸的位置处。本发明的下落式保护罩,实现对开合导电器触头的全面保护,保护箱对触头进行有效的雨雪冰冻防护,还可根据合闸或开闸需求,自动打开或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65566.7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引铁塔输电导线的电流用于铁塔地线融冰,包括电气控制装置、传动机构、开合导电器、跳线串取电器和取电器,取电器连通固定输电导线,取电器通过跳线串取电器悬挂于铁塔上,传动机构固定于铁塔上且与跳线串取电器保持适配距离,传动机构绝缘连接开合导电器连接端,开合导电器和铁塔地线之间设有连接线,电气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传动机构转动开合导电器同取电器卡合或分离。可将分裂导线上的电流进行合流,并引至地线,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融化地线上的覆冰。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1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65568.6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的保护装置技术方案,设置在铁塔上对从取电器分离出的电机带动的开合导电器进行锁紧和防护,开合导电器上设置有闭锁环,保护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在开合导电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插入开合导电器的闭锁环,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机和电动推杆,在开合导电器处于分离状态时,锁紧机构的电动推杆插入开合导电器的闭锁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开合导电器在发生断裂或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不发生坠落造成严重电气事故,同时在雨雪天气下,保护开合导电器的动触头不结冰,从而有效的与取电器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4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114258.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路检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接地夹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无线控制模块左侧的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支架内部的轴承座,所述联轴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轴承座的第一螺纹杆。该电动接地夹头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同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螺纹压紧结构,能够在电动夹头停止工作时,保持原有的加持力,不易被风吹动,且保持夹头通流效果,可有效避免接触不良和烧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88529.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引下型耐张线夹组件,包括联板、引下线直角挂板、引下线耐张线夹、第一跳线、第二跳线、顶容线直角挂板、顶容线耐张线夹,所述联板为三角形板,分别用于连接引下线直角挂板、绝缘子串和顶容线直角挂板,所述顶容线耐张线夹握住顶容线,顶容线耐张线夹通过顶容线直角挂板连接联板一个顶点端,联板另一个顶点端连接绝缘子串、下点端通过引下线直角挂板连接引下线耐张线夹,引下线耐张线夹握住引下线,引下线耐张线夹通过第一跳线和第二跳线与顶容线耐张线夹连接。本发明加强了引下线的握力,满足引下线各种方向转动调节。引下线与顶容线采用双跳线转接过渡,保证一根跳线出现故障依然不影响天线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55132.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贵娇 , 陈作新 , 高剑凌 , 贾迪 , 孙运涛 , 李成涛 , 叶飞 , 赵月阳 , 林忆闽 , 李若谷 , 叶礼成 , 郝敬银 , 钱伟 , 吉建国 , 王垒 , 黄海俊 , 郑朝良 , 范武健
IPC: H02G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注脂孔和排气孔的新型压接式耐张线夹,属于电力金具设备领域,包括耐张线夹本体,耐张线夹本体一端固定连接耐张钢锚,另一端固定连接钢芯铝绞线,在耐张线夹本体外侧中间还连接有引流线夹,所述耐张线夹本体的主体为中空的铝管,在引流线夹一侧的耐张线夹本体上设置注脂孔,在引流线夹另一侧的耐张线夹本体上设置排气孔,注脂孔和排气孔相通,在耐张线夹本体中空的铝管中注入油脂,在注脂孔和排气孔上安装有螺钉。本发明的耐张线夹双孔设计,双孔不压接,安装螺钉(螺纹处涂抹耐高温防水软胶)封堵防漏;空腔注脂工艺操作抵制含腐蚀性雨水等环境介质进入铝管空腔。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97501.1
申请日:2022-10-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间隔棒,包括间距保持件和导线握持件,所述导线握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间距保持件摇动。又一种导线间隔棒,包括间距保持件、握持臂和导线握持件,所述导线握持件内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导线孔,所述握持臂内设有导线握持件活动槽,所述导线握持件设置在所述导线握持件活动槽内并与所述握持臂在X方向上转动副连接,所述握持臂与所述间距保持件在X方向上转动副连接。它们均能减少导线摆动时对间隔棒的冲击,提高导线间隔棒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2373.7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联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待优化耐张联板的信息确定拓扑优化的初始模型;S2:确定拓扑优化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计变量是设计区域内各子单元的厚度,目标函数是最大化耐张联板的第一阶屈曲模态对应的荷载比例因子;约束条件是体积分数小于限定值;S3:对耐张联板初始模型进行拓扑优化;S4:结合加工成本、难度,得到耐张联板的合理优化设计;S5:对耐张联板的合理优化设计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判断屈曲荷载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Mises应力是否满足静强度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耐张联板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改变联板中减重孔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耐张联板的抗屈曲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