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26245.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温下未开裂混凝土内部蒸汽压变化数值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数值单元表征混凝土;步骤2:对数值单元,确定数值单元质心、相邻数值单元界面重心;步骤3:对数值单元质心、相邻数值单元界面重心进行线性连接基础上,建立混凝土内部3维杆单元网络;步骤4:将表征未开裂混凝土单向蒸汽压移动规律的杆单元蒸汽压移动方程与边界条件,赋予3维杆单元网络的杆单元;步骤5:对包含3维杆单元网络的数值单元输入火灾升温曲线,同步输出未开裂混凝土内部蒸汽压随时间变化曲线。该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使用真实材料进行测量,大大降低测试试验难度并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186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167351.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碳化装置制作砖体的操作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制砖领域。本发明特设预碳化和二次碳化两个过程,使砖体形状和强度暂时稳定后,顺利完成脱模和强度快速增长。装置中各系统按本方法协调有序工作,使装料、压实成型和砖模传送同时进行,在预碳化过程中进行砖料添加和均混,大大提高了砖体制作和传输效率;上下传送带通过旋转轴的旋转,砖体通过砖模中弹簧限位器而脱模,通过电磁铁吸附和脱放以及传送带传送,实现砖体脱模和空砖模的高效循环利用。本制砖方法利用了低浓度二氧化碳和建筑废弃物,碳化后可通过抽风机将碳化腔中二氧化碳中抽至储仓中,循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减小了尾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制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61585.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环境工程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碳化的再生透水砖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再生透水砖的固相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其中细粒灰20%~30%、底泥5%~10%、再生骨料25%~35%、纤维0.5%~2.0%、废玻璃粉15%~30%、碱性物料15%~35%,且废弃物质量比占70%以上。本发明通过各组分均匀搅拌、砖模成型和振动压制,依次进行常规养护、蒸养和碳化养护,形成强度高、抗裂性好的再生透水砖,砖体力学和透水性能远远优于单独养护、蒸汽养护或碳化养护下的砖体;此外,本工艺还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减轻温室效益。本发明克服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传统制砖原料短缺、效率低、周期长、环境效益差等问题,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14416.8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浓度可调的碳化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包括待碳化试样安装、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试样围压施加、进气压力施加、试样碳化和尾气处理等步骤。该方法在承压桶中先后通入二氧化碳和另一种非反应气体,通过调节两种气体进气压力之比,实现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调节;通过隔离气囊的臌胀作用将二氧化碳气体挤迫至进气管中,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碳化箱仅能改变二氧化碳浓度而不能同时改变压力的问题;围压施加是采用气压而不是水压,避免了水体导热和渗透对试样碳化的影响。该试验方法有利于解决二氧化碳浓度和通气压力对土体碳化固化效果的耦合影响,对促进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在氧化镁固化材料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14417.2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影响下碱性固化样的气体渗透性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本发明通过围压‑气渗供给装置、碳化‑渗透装置和流量‑温度监测装置有序组合。该装置特设转向球阀和数据采集控制器,实现入渗气体实时或定时调换和二氧化碳开启关闭,特设气压表、质量流量计和温度探头,能精确监测气体输入和排出时的气压、流量和反应温度。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实现不同碳化程度下试样的碳化养护和气体渗透性测试的循环进行,有利于消除试样水浸泡和非饱和气影响,克服传统水渗透系数测量误差大的缺陷,测试试样气体测量渗透系数更适合解决背景问题,与真实情况接近,结果准备度高。多余二氧化碳可通过尾端碱液瓶吸收,避免试验过程中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4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87456.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改良盐渍土的盐胀性测量装置及操作方法,该装置由固化剂拌和装置、碳化装置和盐胀性测量设备组成,特设可移动核心筒,实现未处理土和碳化土的盐胀性测试,避免了改良土的扰动和破坏;该装置结构紧凑、连接方式简单,易于组装和拆卸,操作难度小。本发明可模拟包括温度、地下水位以及路面荷载等耦合条件下的复杂环境,精确探究多因素变化对盐渍土盐胀性的影响;可采集盐渍土在改良前后盐胀过程中温度、水分以及体积的变化,可对改良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精确监控和实时反馈,且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能快速碳化、缩短养护时间,同时与土中典型易溶盐结合,大大降低土中可溶盐离子浓度和碱性,实现了良好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1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5771.7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加热对黏附力影响的测定装置与测试方法,由玻璃筒、吊环、限位块、木架、微型摄像头、接线木塞、吊带、金属片、导热柱、电阻丝、通电夹、通电线、通电接头、土体、土箱、电源和拉力计共同组成,在玻璃筒底部对称布置金属片,试验开始前将两根通电线的通电夹夹在电阻丝上,并将通电线另一端的通电接头连接在电源的两极,在特定的通电时间后,通过拉力计施加的拉力使玻璃筒与土体分离,测定在对土体局部加热作用下的土体黏附力变化;本装置实现对土体局部加热的功能,采用电阻丝作为加热材料能够便于控制不同加热时间或加热强度,是研究局部加热对泥饼形成和对土体黏附力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4536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05062.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管线的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管线本体两侧的混凝土桩以及管线本体四周的橡胶圈并在下方铺设混凝土承压板加支架;管线上方铺设碎石层与压实黏土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对管线的破坏。该方案施工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可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管线做动态保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20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1292.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杠杆式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底板、顶板、固定架、步进齿轮箱、螺纹传动滑杆、杠杆架、滚轴、位移传感器、LVDT位移计、差位控制器、配重砝码、步进电机、传力杆滑轮座、吊杆滑轮座、锁卡销钉、挂架、加载砝码、集成控制器、传力杆、导力球头、压力传感器、载荷板、压力数显仪及计算机,通过滚轴底部倒置的位移传感器及差位控制器,通过电脑控制步进电机传动,在对模型施加竖向荷载的同时自动调平加载杠杆,并达到载荷板竖向位移的量测。本发明以吊重加载砝码实现加载,并且可以施加不同作用杠杆比的静荷载,简单实用,适用于室内模型试验,满足工程实践中的荷载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4343.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水土流失的实时定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涉及水土流失技术领域。设备包括监测杆、降水量测量仪、监测盒、数据收集器、水准气泡、监测仪、活动块、支撑杆、伸缩支腿及太阳能设备。监测盒内设有滑道和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滑块与T型滑槽连接,用于精确测量水土流失量。降水量测量仪采用翻斗结构,自动记录降水量。支撑杆可调节角度,伸缩支腿可调节长度,确保监测杆垂直固定。监测方法包括将监测杆插入土壤,调节支撑杆和伸缩支腿使监测杆垂直,通过位移传感器和定位机构实时监测土壤高度和方位变化,数据自动传输至数据收集器。太阳能设备为系统供电。本发明具有智能化、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