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土壤的芽孢杆菌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14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97707.3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一种固化土壤的芽孢杆菌菌剂及其使用方法,施工简便,可实现低成本固化土壤,其特征在于该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如下:a.将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冻干粉活化得到菌种1;b.将菌种1接种至液体培养基2中进行适应性培养,得到菌种3;c.将菌种3接入装有液体培养基2的种子罐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种子液4;d.将种子液4接入装有液体培养基2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5;e.对发酵液5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菌粉6;f.将菌粉6与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制备得固化土壤的芽孢杆菌菌剂;g.将固化土壤的芽孢杆菌菌剂与待加固土壤搅拌均匀,静置12h,然后往待加固土壤中注入胶结溶液,静置24h,完成土壤加固。

    一种微生物固化稳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9781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61316.1

    申请日:2017-10-27

    Inventor: 邵光辉 陈欣 刘鹏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化稳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置问题,该方法将垃圾焚烧飞灰与菌液按照重量比1∶0.5~0.7拌合、静置后,再与由天氡酰胺与CaCl2加水混合制成的反应液混合成飞灰混合料1,装入底部透水的模具2,在其顶部施加10~100kPa空气压力(3),2~4h后卸除空气压力(3),静置12h~24h,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水解天氡酰胺诱导产生碳酸钙和重金属碳酸盐矿化物,固定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有害物质并形成强度,固化过程中的渗出液经收集处理后循环利用,减少氨排放,实现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和稳定化。

    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灰渣的垃圾填埋场衬垫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850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60961.0

    申请日:2017-10-13

    Inventor: 邵光辉 陈著 刘鹏

    Abstract: 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灰渣的垃圾填埋场衬垫及施工方法,属于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技术领域,解决垃圾填埋场衬垫安全性与垃圾焚烧灰渣处置问题,该垃圾填埋场衬垫的结构如下:自下而上依次为压实黏土层2、土工膜3、土工网4、固化飞灰层5、垃圾焚烧底渣排水吸附层6。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a.在地基1表面铺设压实黏土层2,再依次铺设土工膜3、土工网4;b.铺设含菌飞灰混合料并压实;c.在含菌飞灰混合料表面喷洒胶结液,静置12h;d.重复c步骤直至胶结液无法渗入,静置24h;e.重复d、e步骤4~6次,完成固化飞灰层5施工;f.铺设垃圾焚烧底渣排水层6并压实,完成垃圾填埋场衬垫施工。

    一株产菊粉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5048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61058.2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80 C12N9/2402 C12P7/56 C12P19/14 C12Y302/01007

    Abstract: 本发明一株产菊粉酶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草酸青霉(Penicillum oxalicum),菌株号为XL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355,保藏日期为2016年6月28日。以此青霉菌为发酵菌株,以菊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等组成发酵培养基发酵生产菊粉酶。发酵后经检测,该酶同时具有菊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酶活最高可达到46.2IU/mL,33.6IU/mL。将菊粉酶添加到60‑120g/L菊粉溶液中发酵法制备D‑乳酸。实验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乳酸得率远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发酵72h,D‑乳酸得率高达97.9‑100%。

    一种评价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固化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3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84677.8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固化效果的方法,将固化后土样进行预处理,浸出残留的离子,得到预处理土样溶液;将其超声细化并浸润于电解质溶液,离心后得到待检测溶液;将待检测溶液放入电化学检测装置一侧电解槽,另一侧电解槽放入超纯水,中间由离子交换膜隔开并联通溶液;高浓度的待检测溶液其中的阳离子会自发通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另一侧,并产生电能;由产生电量通过公式计算出离子型土壤固化剂残留系数,并可以预测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从而评价固化剂固化效果。本方法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高效的固化剂固化效果评价方法,并且操作过程简便,处理方式环保安全。

    一种用于对比在土体局部非连续状态下电渗减黏效果的测定装置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6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910965720.4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比在土体局部非连续状态下电渗减黏效果的测定装置与测试方法,由玻璃筒、吊环、限位块、木架、微型摄像头、接线木塞、吊带、电极贴片、凹型导电槽、通电线、导电插头、土体、土箱、电源、电极板和拉力计共同组成,在玻璃筒底部对称布置电极贴片,试验开始前将通电线一端的导电插头插入试验所需的凹型导电槽,另一端连接于电源负极,并将电极板连接于电源正极,在一定的通电时间后,通过拉力计施加的拉力使玻璃筒与土体分离,测定在电渗作用下的土体黏附力大小。采用在玻璃筒底部对称布置电极贴片能够便于对比在不连续土体中电渗减黏效果的差异,是研究电渗在土体局部非连续状态下对土体黏附力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种化学生物法相结合制备高得率半乳糖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38289.7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生物法相结合制备高得率半乳糖酸的方法,首先将石花菜与马来酸溶液混合,微波加热酸解以获取D‑半乳糖,之后以工程恶臭假单胞菌为生物催化剂,高效氧化D‑半乳糖为半乳糖酸。本发明中,微波加热酸解步骤中获得的D‑半乳糖浓度高、得率高,后续生物催化步骤中可将D‑半乳糖全部氧化为半乳糖酸。本方法无需强酸或特殊催化剂、绿色环保,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半乳糖酸得率高,实现了生物质石花菜的高值化开发利用。

    一种提高霍氏假单胞菌5-羟甲基糠醛氧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4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6780.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霍氏假单胞菌5‑羟甲基糠醛氧化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有机酸酸解石花菜获得石花菜水解液,顺序添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调节水解液pH,离心后所得清液为培养基碳源,在此基础上添加少量廉价有机氮源及无机盐,制得石花菜酸解液培养基。该培养基成本低廉,以该培养基培养霍氏假单胞菌,所得细胞氧化5‑羟甲基糠醛的催化能力高于用昂贵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培养的细胞。

    一种铅、镉污染土地基的微生物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87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929918.7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一种铅、镉污染土地基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可在一个施工周期内相继实现铅、镉污染土地基的环境修复与加固补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测定待处理地层1中土壤铅、镉离子的浸出量,随后在待处理地层1上钻孔并布设注浆管2;b.配制微生物促生液3,每隔5天通过注浆泵4往待处理地层1中注入微生物促生液3;c.检测待处理地层1中土壤的脲酶活性,当脲酶活性大于80mg/g时,停止向待处理地层1内灌注微生物促生液3;d.配制胶结溶液5,每隔2天通过注浆泵4往待处理地层1中注入胶结溶液5;e.待场地达到预定的注浆遍数后,检测地基强度以及土壤中铅、镉离子浸出量,满足要求后拔除全部注浆管2,如不满足要求则重复步骤d直至满足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