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2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41481.6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驯培降解青霉素活性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作为种泥,以葡萄糖作为青霉素的共基质为系统提供碳源,运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青霉素废水的好氧处理,然后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稳定运行后,按梯度不断提高进水青霉素浓度同时降低进水中葡萄糖的浓度,直至碳源完全替换为青霉素;在此过程中,膜生物反应器中菌群不断适应青霉素压力,形成新的微生物生态。本发明驯化方法省去了繁琐的筛菌步骤,操作简便灵活,同时可最大程度利用目前难以分离培养的功能微生物;此外,利用易降解葡萄糖为共基质的驯化方法能快速筛选青霉素降解功能菌群,可应用于青霉素废水的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22976.6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厌氧一体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其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将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整合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了颗粒污泥工艺的连续流运行,解决了好氧颗粒污泥难以培养及运行过程中容易解体的问题。本发明中,启动阶段向反应器中加入厌氧颗粒污泥,在反应器的中部进行曝气,经过一段时间,曝气点上部形成好氧颗粒,运行过程中下部增长的厌氧颗粒可以进入上部的好氧区并逐步转变为好氧颗粒。运行过程中控制反应器上部好氧区的溶解氧为0.5~1.5mg/L,反应器内的pH值为7.8~8.0,回流比为50%~200%。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素,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84759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040287.6
申请日:2006-05-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的饮用水生物处理方法。本方法采用生物滤池处理,其包括步骤:(1)将含氨氮的原水pH值调到6-9;(2)测定水体中的氨氮浓度;(3)根据进水中的氨氮浓度确定曝气位置,控制空床停留时间15~30min;(4)曝气量缓慢增加,保证生物滤池的出水溶解氧浓度为1.5~2.5mg/L。该方法在曝气生物滤池实现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减少了出水中总氮的浓度,降低了氮素对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贡献,降低了出水中硝酸盐的浓度,能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给现有水厂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44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644303.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持活性污泥系统溶解氧稳定所需曝气量的预测方法,包括在一定时间段内,每间隔t1时间段测定生化池的进水流量、进水有机物浓度、进水氨氮浓度、活性污泥系统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曝气风量数据;针对活性污泥系统溶解氧浓度变化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将测定时刻溶解氧浓度数据更换为该时刻的t2时间段后溶解氧浓度的数据;对更换后的溶解氧浓度数据进行筛选,形成数据集;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利用数据集中的数据创建机器学习矩阵,用以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对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实现t2时间段后目标溶解氧值所需的风量值,从而调整曝气风机的输出风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对曝气量的调节中存在的溶解氧浓度变化滞后性问题,从而使溶解氧浓度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3112.X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根据来水水质调整曝气池污泥浓度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个上部开口的矩形网状容器,将容纳有污泥的所述矩形网状容器铺满整个好氧区底部;所述矩形网状容器可以单独或组合地被提升至水面上;当矩形网状容器处于好氧区底部时,污泥无法流动穿过矩形网状容器;当一个或多个矩形网状容器移出水面时,一个或多个矩形网状容器中的污泥脱离好氧区而失去污水处理能力。本发明利用污泥空间位置调整装置能够在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效果的同时,均衡污泥负荷,减少污泥产量,防止污泥膨胀,优化了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节省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2973.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硝化菌剂生产和保存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用于硝化菌剂生产的第一反应器;用于硝化菌剂保存的第二反应器;所述第一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反应器分别设置曝气设备和pH监测调控设备;所述第二反应器中设置用于拦截第一反应器中生产得到的硝化菌剂的滤网容器。将第一反应器培养的硝化细菌泵入第二反应器的滤网容器中保存,从而可以在同一装置中进行硝化菌剂的连续生产和保存。本发明实现了硝化菌剂的连续驯化、高效生产和高活性保存,并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营养液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88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669714.7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活性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泥活性固化物的内层包含脱水剩余污泥和聚乳酸,外层包含反硝化活性污泥和聚乙烯醇。其制备方法为:1)将脱水剩余污泥和聚乳酸混合,加热造粒;2)将聚乙烯醇溶液与反硝化活性污泥浓缩液混合;3)将步骤1)中所得颗粒物加入步骤2)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将颗粒物取出晾干。本发明中固体碳源由能够释放有机物的剩余污泥和起固化作用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均匀混合形成,以达到碳源缓释的目的;内层固化物为外层反硝化微生物提供碳源,有利于反硝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此外,在本发明中使用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作为固体碳源,还可降低污水脱氮处理过程中碳源投加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6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789998.6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3/1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富集苯酚高效降解菌群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由管路连接的进水槽、第一反应器、调节池和第二反应器,进水槽连接第一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一反应器的出水口连接调节池的进水口,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二反应器的污泥输出口连接第一反应器。使用法包括:在第一反应器中以乙酸钠作为有机碳源,维持较快的空气流速(1.6~2.4cm/s),较高的有机负荷(1~12g COD/(L·d))分批次对污泥进行富集,每批次污泥富集完成后从第一反应器的污泥口排出;第二反应器利用第一反应器的出水进行污泥的培养,用做第一反应器的接种污泥。本发明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可实现苯酚降解细菌的大批量和多批次的自动化富集,且富集过程不需要使用苯酚。具有提高苯酚降解细菌富集效、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05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7229.1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3/12 , C02F101/34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芽孢杆菌,其命名为甲基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P1.1,于2019年12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7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甲基芽孢杆菌在降解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逐级驯化后,获得对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有高效去除效率的甲基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P1.1,该甲基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P1.1能够有效去除水环境中的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05920.3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露醇作为添加剂在缓解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盐度冲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向反应器内添加甘露醇来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高盐状态下的脱氮性能,当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的废水盐度较高,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会受到严重抑制,此时通过向反应器内添加甘露醇,能够大大减缓高盐度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活性受到抑制的问题,从而恢复并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