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3214.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变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电压主动支撑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设定无功支撑参考值和交流电压参考值作为控制目标;根据交流电网并网点实际测量值与控制目标,得到无功功率误差和交流电压误差,并对无功功率误差和交流电压误差进行处理,得到无功支撑控制信号和交流电压支撑控制信号;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对无功支撑控制信号和交流电压支撑控制信号进行优化调整,并利用比例积分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将控制结果与虚拟同步机的虚拟励磁端电压目标值进行叠加,得到柔性直流系统电压主动支撑的目标控制量。本发明结合交流电压波动情况和模糊隶属系数实现对交流电网电压的主动支撑精确调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8667.2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MC子模块均衡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MC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系统及MMC,包括在每个阀控周期内,根据桥臂电流的方向,判断桥臂是否处于近零电流风险区;若桥臂未处于近零电流风险区,则根据桥臂调制电压指令,判断桥臂是否处于调制波极值风险区;若桥臂处于近零电流风险区或调制波极值风险区,则采用第一投切策略;若桥臂未处于调制波极值风险区,则采用第二投切策略。本发明通过频繁投切风险区的判定和相应的投切策略,有效降低了开关频率,消除了子模块窄脉冲现象,同时通过基于动态附加因子的排序投切策略,有效降低了模块轮换概率,并且将模块电压的波动范围限制在要求范围内,保证了MMC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705120.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直驱风机的二倍频功率波动抑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不平衡电网条件下,网侧逆变器的正负序电流指令值;基于确定的网侧逆变器的正负序电流指令值以及预设控制策略,对网侧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二倍频波动以及无功功率二倍频波动进行抑制。本发明能良好抑制网侧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二倍频波动以在不对称故障期间稳定直流侧电压并连续、稳定地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可以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15616.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庆范 , 吴金波 , 许朋见 , 范子强 , 范雪峰 , 崔晨 , 钟启迪 , 卢亚军 , 阮思烨 , 徐凯 , 杨鹏程 , 李传西 , 罗磊 , 李亚锋 , 付艳 , 岳笑歌 , 郝俊芳 , 曹森 , 黄金海 , 刘志军 , 杨成飞 , 吴东崛 , 刘晨 , 宋延涛 , 卢麒 , 李卓凡 , 李凯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站间通信延时的纵差保护方法和保护装置,属于直流输电保护领域。本发明通过使本站根据设定时间间隔发送站间通信时间检测的启动信号,对站接收到本站启动信号后立即将信号返回,本站接收对站发出的返回信号,将接收返回信号时刻与发送启动信号时刻时间差的一半作为最新站间通信延时时间;在站间通信延时时间刷新使能信号使能时,输出最新站间通信延时时间进行纵差保护逻辑判断。使本站能够每隔一段时间自动进行站间通信延时时间检测,保证站间通信通道切换后纵差保护使用的站间通信延时时间能够及时更新,提高了纵差保护的可靠性,降低了保护误动导致系统闭锁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5727.3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12 , H02J3/38 , H02M7/5387 , H02M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逆变器稳定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是针对弱电网下由交流电压环引入导致的低频负阻尼问题,引入电网侧滤波器电容电压经过比例‑积分环节前馈至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再通过电容电压前馈积分补偿的控制方法,抵消并网逆变器输出导纳的负阻尼效应,使得并网逆变器能够在具有极大电网阻抗的极弱电网下稳定运行的同时,还具有电压支撑的能力,从而能显著提高并网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7540.3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性能指标设计方法,所述混合式有源滤波器包括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所述无源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母线,所述母线的一端连接交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交流系统的特性和无源滤波器的配置组合,计算交流系统与无源滤波器的并联阻抗;步骤2,设置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谐波电压分配指标;步骤3,将有源滤波器的谐波电压分配指标转换为谐波电流指标。本发明对于换流站混合式有源滤波器的谐波补偿率提出了要求,对混合式有源滤波器投入后控制目标也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并准确计算了各种滤波器投切组合下的滤波器和系统并联阻抗,确定各次谐波电压补偿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4474.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安全运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直阀过电压处理方法及设备。N个阀控单元可以对换流站的N个柔直阀进行对应监测,当确定某个柔直阀出现过电压时,对应的阀控单元即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消能单元对该柔直阀进行消能,降低该柔直阀的电压,使其恢复正常电压。本发明可以当监测到柔直阀出现过电压时,对柔直阀进行消能以降低柔直阀电压,使得柔直阀恢复正常电压,可以降低第一柔直阀的设备损坏风险,保障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397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927496.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选取新的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根据所述新的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的上限,在换流器充电后至解锁前,将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档位;设定整流侧触发角控制范围的上限切换条件,以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次数。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次数,方法的实施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设备或对现有的硬件设计进行改造,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3749.7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玲 , 李明 , 宋胜利 , 徐莹 , 赵峥 , 高子健 , 王宇 , 马玉龙 , 吴方劼 , 蒲莹 , 郝致远 , 赵雨琦 , 邹铁锐 , 雷添翔 , 李雨轩 , 王邵巍 , 钟启迪 , 鲁庆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联换流阀拓扑的输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为根据包括若干个串联使用的IGBT子模块和IGCT子模块,且主接线采用伪双极结构的混联换流阀拓扑中单桥臂子模块总数量和IGCT子模块使用比例,基于最近电平逼近调制原理计算所述混联换流阀拓扑中上桥臂实时投入子模块数量和下桥臂实时投入子模块数量,并根据所述上桥臂实时投入子模块数量和所述下桥臂实时投入子模块数量执行输电控制。本发明能基于IGBT子模块和IGCT子模块的灵活配比实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的优势互补,不仅能保证输电系统的直流输电性能,还能大幅度降低柔直换流站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3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703608.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小信号等值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建立的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线性化数学模型,得到统一坐标系下单台逆变器由输出电流到并网点电压的阻抗传递函数;基于所述阻抗传递函数确定逆变器同调判据,并计算n台逆变器幅频特性的差异度,对n台逆变器进行同调分群;基于逆变器的分群结果,计算每个同调群内逆变器的聚合参数,得到多逆变器系统的同调等值模型,用于对新能源场站的多逆变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逆变器同调判据,实现了多台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等值降阶,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简化了多逆变器并网系统模型并提高了仿真的速度,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