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取能的D-WPT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4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679163.2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取能的D‑WPT系统及方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绝缘子串、D‑WPT模块和有线连接模块;绝缘子串包括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以及设置在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之间的多个伞裙;D‑WPT模块包括一个发射线圈、多个中继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有线连接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器、逆变器和整流桥;安装在高压输电线上的电流互感器用于收集能量,并过经整流器、逆变器后,通过线圈无线传输至低压的杆塔侧,经过整流桥以向用电设备供电。本发明不仅克服了WPT线圈的引入造成绝缘子串电场进一步畸变的不利现象,且收发线圈的尺寸不再受限于伞裙尺寸,整体及传输效率可进一步提高。

    长距离WPT系统、长距离WPT电池负载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40889.7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距离WPT系统、长距离WPT电池负载状态识别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介质,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二端口等效网络模型和整流器及电池负载电路,直流电源用于产生直流电;逆变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二端口等效网络模型包括有发射线圈、目标阻抗和接收线圈,所述目标阻抗用于实现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整流器及电池负载电路用于对所述交流电进行整流及对电池充电,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目标阻抗,从而取代中继线圈实现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提高了无效电能传输的便捷性。

    一种具有非线性电导和介电性能的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36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144268.3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线性电导和介电性能的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环氧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填充的BT@TiO2@PDA纳米颗粒和填充的氮化硼纳米片,BT@TiO2@PDA纳米颗粒的组成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纳米钛酸钡内核、纳米二氧化钛包覆层和聚多巴胺包覆层,氮化硼纳米片在环氧树脂基体中横向定向排列。本发明的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BT@TiO2@PDA纳米颗粒、氮化硼纳米片、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的混合物注入模具进行预固化和热压固化,即得环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环氧复合材料兼具非线性电导性能和非线性介电性能,且击穿强度高,适合用于高压电气设备。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491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9590.5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环氧树脂和填充的自组装改性玻璃纤维布,自组装改性玻璃纤维布的组成包括聚多巴胺包覆改性玻璃纤维布和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在聚多巴胺包覆改性玻璃纤维布表面的PPD‑BNNS@PDA纳米填料,PPD‑BNNS@PDA纳米填料为表面氨基功能化的聚多巴胺包覆改性六方氮化硼纳米片。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兼具高击穿强度、高机械强度和高导热性能,且通过调整制备工艺便可以实现复合材料性能的灵活调控,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一种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输电铁塔监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71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16763.1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输电铁塔监测的装置,包括:若干无线传感器,设置在输电铁塔各相应部位,用于采集并向数据转无线信号模块发送所述输电铁塔参数;数据转无线信号模块,设置在所述输电铁塔相应位置,用于在所述输电铁塔周围产生无线信号,形成无线局域网络,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供电装置,用于向数据转无线信号模块供电;后端数据平台,设置于地面,用于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接收并显示数据转无线信号模块发送的输电铁塔参数。本发明有利于解决输电铁塔传感器布置方案比较难做的问题和恶劣环境下无法保证正常工作的问题,使传感器更好的应用于输电铁塔的在线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