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485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013359.3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07 , A62D101/04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菌及菌剂和应用。所述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G-02,菌种保藏号为CCTCCM2011382。应用所述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G-02制备得到的降解菌剂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降解效果好,直接施用可使土壤和作物中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间苯氧基苯甲酸的残留量降低75%以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适合在全国果蔬生产出口基地或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地方大面积使用,对促进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52409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038275.3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提取物的应用,具体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盆栽试验,本发明提供了甘草的甲醇提取物对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 Chen)、疫霉属(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芽枝霉属(Cladosporium LK.ex Fr)、核盘菌属(Sclerotini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等属的常见植物病害良好的防治应用。本发明对甘草及其提取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新用途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植物替代化学合成杀菌剂提供了新的开发资源,对解决病原菌对药剂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69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214361.5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皂素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混配的杀虫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01~80%的茶皂素、0.5~80%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余量的助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可以制备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或水乳剂。本发明选择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茶皂素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杀虫活性比单剂明显增强,对多种害虫起到一药兼治的效果,从而减少防治虫害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成本,本发明剂型多样,制备方法简单,推广价值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6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14361.5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皂素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混配的杀虫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01~80%的茶皂素、0.5~80%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余量的助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可以制备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或水乳剂。本发明选择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茶皂素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杀虫活性比单剂明显增强,对多种害虫起到一药兼治的效果,从而减少防治虫害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成本,本发明剂型多样,制备方法简单,推广价值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24090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38275.3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提取物的应用,具体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盆栽试验,本发明提供了甘草的甲醇提取物对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 Chen)、疫霉属(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芽枝霉属(Cladosporium LK.ex Fr)、核盘菌属(Sclerotini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等属的常见植物病害良好的防治应用。本发明对甘草及其提取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新用途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植物替代化学合成杀菌剂提供了新的开发资源,对解决病原菌对药剂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21883.5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0b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0b,已在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2024年4月26日,保藏号GDMCCNo:64566。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水稻稻瘟病菌、甘蓝菌核病菌、番茄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菌、水稻叶斑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大豆炭腐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玉米弯叶孢病菌有预防和/或防治作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制作广谱微生物源杀菌剂。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发酵液能够产生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蛋白酶,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对蔬菜病原真菌病害为甘蓝菌核病害或辣椒炭疽病害有预防和/或防治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407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422702.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还涉及该农药组合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用途。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其中,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60~50: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杀菌剂氟吡菌酰胺与杀虫剂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防治病害的同时,兼治虫害,并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黄曲条跳甲、油菜立枯病、辣椒根腐病、辣椒根结线虫病防效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8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421182.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有害生物的复配组合物,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和溴氰虫酰胺,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30~50:1。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经氟吡菌酰胺与溴氰虫酰胺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对多种中有害生物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达到了病害、虫害兼治的效果,尤其防治黄曲条跳甲、甘蓝根结线虫和甘蓝根腐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4072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22702.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还涉及该农药组合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用途。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其中,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60~50: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杀菌剂氟吡菌酰胺与杀虫剂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防治病害的同时,兼治虫害,并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黄曲条跳甲、油菜立枯病、辣椒根腐病、辣椒根结线虫病防效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543214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38353.X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甘草甙的应用,具体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盆栽试验,本发明提供了甘草甲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对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 Chen)、疫霉属(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芽枝霉属(Cladosporium LK.exFr)、核盘菌属(Sclerotini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等属的常见植物病害良好的防治应用。本发明对甘草及其提取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新用途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植物替代化学合成杀菌剂提供了新的开发资源,对解决病原菌对药剂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