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热值煤蒸汽‐热空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5735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604498.7

    申请日:2015-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2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低热值煤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蒸汽‑热空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富氧无焰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蒸汽循环发电系统,热空气循环发电系统以及污染物脱除系统,其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通过高温烟气循环并结合富氧燃烧技术燃用低热值煤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热空气循环系统中,空气和低甲烷浓度煤井通风气经压缩和加热后在高温甲烷氧化器中发生氧化反应,其产生的高温高压热空气用于推动空气透平做功。本发明将蒸汽循环发电和热空气循环发电集成起来,既可提高低热值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生产,又能有效地氧化消除煤井通风气的低浓度甲烷,降低其温室气体效应,在防止其污染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这部分能源。

    一种利用烟气、乏汽废热的原煤低温预干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485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779325.4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原煤预干燥设备的一种利用烟气、乏汽废热的原煤低温预干燥系统及方法,原煤低温预干燥系统包括输煤皮带、碎煤机、低温干燥设备、废热回收装置、分离器、煤仓、给煤机、磨煤机;原煤经碎煤机破碎后进入低温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低温干燥设备采用间接干燥设备或采用直接干燥设备,其热源取自锅炉排烟或空冷机组乏汽;干燥后的原煤颗粒与分离器出口的原煤颗粒混合进入煤仓,经磨煤机研磨后送入炉膛燃烧。本发明根据不同电站的系统配置,选用不同类型的低温干燥热源和设备,通过回收电厂大量存在的低品位低温废热,对原煤进行低温预干燥,从而提高原煤热值,进而提高电厂效率。

    适用于变工况运行的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2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216829.6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余热利用的能源节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电厂变工况运行的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主要由回热侧子系统和分布在尾部烟道的分级式换热子系统组成。可根据锅炉运行工况,从回热侧子系统中某级加热器入口处抽取一定量凝结水,通过回热侧子系统出口经L1管道流入分级式换热子系统的入口,经分级式换热子系统内设置的各级换热器管组与锅炉烟气换热后,从分级式换热子系统出口通过L2管道连接至回热侧子系统中某级加热器的出口处,实现系统温度、流量灵活调节,确保系统处在最佳运行工况。同时,换热子系统采用了分级式的改进膜式设计、每级换热器管均采用双错列形式布置,并增设导流板,从而减小气流阻力,增大传热效率。

    用于加热高压给水的电站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2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16449.2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利用余热的节约能源设备领域的一种用于加热高压给水的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本发明中锅炉尾部的300-400℃左右的烟气分别进入高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2)、烟气凝结水加热器(3)、和低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4),并经过除尘器(5),进入前置式空气预热器(6),直至降至60-100℃左右排出系统,利用较高温度烟气加热回热系统的高压给水,从而获取更高的节能效果。同时,通过管道设计,可以灵活调整烟气给水加热器(3)入口水从不同高压回热器入口抽取,进而确保整个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在空气侧与给水侧均处于最佳的运行工况。

    适用于变工况运行的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20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16829.6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余热利用的能源节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电厂变工况运行的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主要由回热侧子系统和分布在尾部烟道的分级式换热子系统组成。可根据锅炉运行工况,从回热侧子系统中某级加热器入口处抽取一定量凝结水,通过回热侧子系统出口经L1管道流入分级式换热子系统的入口,经分级式换热子系统内设置的各级换热器管组与锅炉烟气换热后,从分级式换热子系统出口通过L2管道连接至回热侧子系统中某级加热器的出口处,实现系统温度、流量灵活调节,确保系统处在最佳运行工况。同时,换热子系统采用了分级式的改进膜式设计、每级换热器管均采用双错列形式布置,并增设导流板,从而减小气流阻力,增大传热效率。

    集成太阳能的煤基甲醇合成与发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42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380479.4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的分级利用领域的集成太阳能的煤基甲醇合成与发电联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提质、甲醇合成、燃煤发电等三个子系统。该系统中,太阳能驱动的煤提质、甲醇合成及燃煤发电三者耦合,槽式、塔式太阳能分别为煤的热解、气化提供热量,提质及甲醇合成过程的废热、废料通过燃煤发电机组的锅炉、汽水系统实现梯级回收利用。该系统通过高效的系统集成耦合,拓宽了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实现了煤基多联产,同时有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效率。

    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太阳能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12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12618.2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太阳能集热器。该集热器主要由回转台部件、抛物碟滑轨部件、光学镜面部件及辅助设备构成。该集热器的回转基台导轨水平固定于地面,回转基台安装在回转基台导轨上,集热器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回转基台沿回转基台导轨水平转动以带动集热器及光学镜面部件追踪太阳方位角,再由抛物碟滑轨部件带动抛物碟绕集热器支架横梁水平中轴线转动追踪太阳高度角,旋转双曲面二次反射镜上焦点与下焦点连线垂直地面,上焦点与抛物碟聚集太阳光的焦点重合,最终实现焦点固定的二次反射式光路效果。该集热器结构简单、聚光比高、光斑固定且光线垂直向下等特点,可为多种高温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提供光源。

    太阳能驱动煤气化甲醇合成与零排放发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40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92851.7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的清洁利用领域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气化甲醇合成与零排放发电联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煤气化、甲醇合成、零排放发电等三个子系统。并通过空气分离单元、净化分离装置与氧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和燃烧室连接,将三个子系统有机的连接成为联产系统。在该系统中,聚光的太阳能为煤气化过程提供能量,产生的合成气送往甲醇合成反应器合成甲醇,反应器出口的弛放气送往燃烧室,与空气分离单元生产的氧气燃烧,直接加热驱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烧产物可从尾气中分离实现零排放;工作过程的废热通过加热循环工质、产生蒸汽、干燥原煤实现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煤的分级利用和清洁发电的协同发展。

    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热分解的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8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38470.3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一种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热分解的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反应器、回热器、储气室、燃烧室、透平、压缩机、泵等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聚集的高温太阳能为二氧化碳热化学分解提供热量,产生一氧化碳和氧气经加压送入燃烧室燃烧直接加热驱动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发电;热化学产生的多余一氧化碳和氧气储存在储气室内,以适应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变化。该系统利用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反应进行稳定储能,通过二氧化碳动力循环进行高效清洁发电;二者耦合,可避免太阳能波动对发电单元的影响,实现太阳能热发电高效稳定输出。

    适用于金属圆管的氟塑料薄膜自动包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8210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228587.0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自动防腐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金属圆管的氟塑料薄膜自动包覆装置。该薄膜自动包覆装置由管固定与旋转模块、水平滑动贴膜模块、管支撑模块、计算机控制单元和蜂鸣报警器组成,通过计算机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滑动电机实现金属圆管的旋转与防腐膜的贴附,计算机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温度,根据位移信号控制滑动块移动与管的转动,实现金属圆管的防腐贴膜。本发明可针对性设计需贴膜管的旋转快慢、加热温度与滑动块的移动速度,能广泛应用于不同防腐膜材料、不同贴膜要求的防腐贴膜;可有效提高金属圆管抗腐蚀性能,为增加易腐蚀的金属圆管使用寿命提供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