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86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04670.0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对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多阶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按照阶数从小到大的顺序,选取多阶本征模态函数分量中的前第一预设数量阶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对前第一预设数量阶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将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放电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模型中,识别得到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放电模式。本发明采用EMD分解及重构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提取的特征向量可充分反应局部放电模式与放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识别准确率高。

    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951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443006.5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其包括流体通道(11)和冷却水通道(12),用于在冷却水作用下形成热泳效应;在流体通道(11)的管道内壁设置有“碳海绵”吸附层(111),所述“碳海绵”吸附层(111)为有机高分子气凝胶,用于吸附经热泳效应移动至流体通道(11)内壁处的颗粒;其中,所述过度段(2)的内径大于工作段(1)的内径,用于产生突扩突缩效应,使颗粒在突扩突缩过程中进行凝并;在本发明中,所述流体通道(11)为多个,其可以为圆形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脱除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中小于2.5μm的小颗粒物。

    一种铅铋合金中颗粒物的去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0023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495567.1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机械设备及核电安全技术领域的一种铅铋合金中颗粒物的去除系统。该去除系统,主要是由去除器、冷却剂储存箱和电动泵三个部分构成的;冷却剂储存箱与电动泵及去除器构成一个循环冷却回路;所述的系统的核心设备为颗粒物去除器,其结构由下至上分为下部法兰连接件、箱体和上联箱三个部分,在去除器内分布颗粒物脱除通道和冷却通道,去除器侧壁上部是铅铋合金入口,侧壁下部是铅铋合金出口,出口与底部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上联箱顶部是冷却剂出口,下联箱底部是冷却剂入口。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以脱除铅铋合金中的颗粒物,保证铅铋合金的纯度,保证反应堆安全。颗粒脱除效果好,去除器拆卸方便,容易清理。

    防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沉积的一回路冷却剂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353125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15444.7

    申请日:2013-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能装备领域,公开一种防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沉积的一回路冷却剂管道,包括一回路内管道及其外设置的加热层。增加设置在一回路内管道外面的加热层,可通过加热层给内管道加热,使内管道的温度比冷却剂铅铋合金流体温度高,利用热泳原理,冷却剂内不熔细微颗粒物会从温度高的一侧移动到温度低的一侧,即颗粒物从管道内壁向管道中心移动,而不会向管道内壁移动,从而防止颗粒物沉积于管道壁。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维护的特点,可有效地提高一回路管道的安全性和换热性。

    一种可视化三段式自然循环工作段

    公开(公告)号:CN10304188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4918.3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机械设备及核能发电领域的一种可视化三段式自然循环工作段,工作段可视化部分分为三段,所述三段式自然循环工作段通道中,有一个面是不锈钢加热背板,其余三面均为耐高温透明石英玻璃。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三段式自然循环工作段,工作段易于加工装配,适用范围广,采用三段可视窗,观察范围大,更易实现密封,密封性能更好,密封要求降低,密封性能加强,更方便加工成各种通道。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

    公开(公告)号:CN10285594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6919.9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该水棒由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组成,其中,水棒外壁由两种材料构成,分为三层,其内外两层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中间层采用嵌入锗纳米晶体的绝热硅材料;水棒内壁由一种材料构成,只有一层。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围成了方环形水棒外管,水棒内壁围成了方形水棒内管。在超临界水冷堆水棒设计中,通过改进水棒的结构设计,采用热导率较小的水棒外壁材料和热导率较大的水棒内壁材料,从而使慢化剂轴向温升降低,慢化剂慢化效果增强,提高堆芯轴向功率分布的均匀性。该水棒具有结构简单,对原超临界水堆组件设计改进较小的特点,可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

    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处理方法、系统、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1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48406.2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处理方法、系统、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用电数据序列,当所述用电数据序列中的用电数据不属于参考用电范围时,将该用电数据划分为疑似异常数据;判断所述疑似异常数据是否受到大气温度和/或非工作日的影响,当所述疑似异常数据未受到大气温度和/或非工作日的影响时,确定所述疑似异常数据为异常数据;其中所述参考用电范围根据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在筛选和消除异常数据之前充分考虑大气温度、节假日等因素对用电数据的影响,可以避免有价值的用电数据被舍弃,从而提高异常数据识别的准确性。

    一种小孔电极化系数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0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399796.6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小孔电极化系数的提取方法。包括: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中创建带孔屏蔽体模型,并施加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屏蔽体内开孔中轴线上的电场强度,并将该电场强度减去板间均匀电场强度,得到与小孔相关的电场强度;取其在距开孔中心一定距离上的结果作为适用于计算的电场强度;将适用于计算的电场强度与测量点距孔中心的距离做指数拟合,利用拟合的系数得到小孔的电极化系数。本发明取得了对带孔屏蔽体的开孔电极化系数的计算不限于开孔形状的徐刚,在有限大小的带孔屏蔽体模型中,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开孔的电极化系数。

    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9518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429437.6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其包括管道进口(1)、管道壁(2)、电凝并区(3)、颗粒收集区(4)和管道出口(5),其中,在管道进口(1)处设置有电荷网(11),进行预电荷化,所述电凝并区(3)用于进行颗粒间的凝并作用,使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大颗粒物,所述颗粒收集区(4)用于收集经凝并后形成的大颗粒物;在管道壁(2)的外侧设置有热泳涂层(6),用于产生热泳效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小颗粒粘附在颗粒脱除器的管壁内侧。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结构简单,能够脱除粒径小于2.5μm的小颗粒物,且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在管道中心进行颗粒收集,有效防止了细小颗粒物粘附在管道内壁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