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设备桌面管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676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609863.4

    申请日:2020-06-29

    Inventor: 杨诗姝 杨桐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桌面管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其中,跨设备桌面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信息;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桌面信息;根据桌面信息显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接收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的编辑操作;根据编辑操作生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编辑信息,其中,桌面编辑信息用于编辑第二设备的桌面;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桌面编辑信息。上述方法能够实现跨设备桌面管理,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率、更为捷径的用户体验。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72738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843498.0

    申请日:2019-09-06

    Inventor: 杨诗姝

    Abstract: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包括: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显示多窗口控件;在所述多窗口控件被触发后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多个应用的应用图标以及多个分屏显示样式布局;响应用户在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界面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应用图标以及选择一个目标分屏显示样式布局;依据所述目标分屏显示样式布局,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应用图标分别对应的应用窗口进行分屏显示。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用户可以更快捷的选择要分屏的应用,并且可以按照选择的分屏显示样式布局进行显示,这样不但能够简化分屏显示多个应用的操作过程,而且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调节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01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36748.6

    申请日:2019-06-20

    Inventor: 杨桐 杨诗姝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于配置有可折叠的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检测当前的第一折叠角度,并根据该第一折叠角度调节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调节工作状态,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用户识别出电子设备或显示屏幕上的不同按键,再通过对按键进行操作才能使得电子设备调节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展示桌面小工具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21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51045.6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展示桌面小工具的方法,该方法在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上实现,包括: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一手势操作指令。根据第一手势操作指令,在触摸屏的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展示桌面小工具widget。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二手势操作指令。响应于第二手势操作指令,调整第一区域的尺寸。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widget的展示效率以及添加效率,提升用户的体验。

    带层级背景模糊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公开(公告)号:CN306871260S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30121392.8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层级背景模糊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的显示屏幕面板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车载电脑、电视机、游戏机、手表上显示界面、运行程序和通讯。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形用户界面。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主视图。
    5.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界面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菜单的层级对桌面及背景进行模糊处理。
    7.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方式:各设计中,主视图是显示屏幕面板的显示屏所显示的主界面,用户在主视图中长按卡片区域,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1;用户在界面变化状态图1中点击“管理卡片”子菜单,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2;具体如界面使用状态参考图所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