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529404.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成型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性能整体叶盘铸造成形的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UG建模,得到最终三维模型,建模完成后,将三维实体模型以parasolid格式导出;S2)将S1)导出的parasolid格式导入到铸造模拟软件的模型中,依次进行模型检查与网格划分,得到网格文件;S3)根据S2)得到网格文件定义整体叶盘铸造模拟边界条件,在叶片周围布置冷却环,使其满足预设界面换热系数阈值,最终得到双性能整体叶盘的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双性能整体叶盘铸造。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三维建模模拟在叶片周围布置冷却环,通过控制叶片部分冷却过程中的热交换使叶片实现定向凝固,从而得到柱状晶。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4678.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合金热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型高温合金铸锭的去应力退火工艺制定方法,包括:S1建立合金的应力损伤模型和应力松弛模型;S2计算铸锭的初始应力分布;S3利用有限元模型对铸锭的去应力退火过程的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时间的损伤判据的数值;S4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应力退火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S5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制定退火工艺。本发明方法基于合金高温拉伸力学性能以及应力松弛行为,直接将应力变化进行模型表征并应用于去应力退火分析,较好考虑铸锭冶炼过程初始残余应力,对铸锭升温和降温过程的应力损伤问题进行考虑;该方法将材料行为归纳成模型,因此应用范围更广,可针对不同冶炼工艺和冶炼锭进行工艺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0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42296.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D8/10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热合金热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化奥氏体耐热合金组织的热变形方法。该热变形方法具体工艺步骤为:将耐热合金原料依次经EAF电炉冶炼、AOD氩氧精炼和LF钢包精炼,得到成分均匀且纯净的钢水,经浇铸得到钢锭;将钢锭进行锻造开坯及热轧处理,得到管坯坯料;将管坯坯料,在一定的变形温度下,通过控制合金的变形速率和变形量,使合金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从而获得细小均匀的再结晶晶粒组织。本发明方法能够效改善耐热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混晶现象,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平均晶粒度≥8.5级,有效提高耐热合金的塑性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9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751134.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高温材料无缝荒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无缝荒管挤压装置及方法,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机,用于将高温合金原料进行加工挤压,初步成型;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的转速和移动方式,完成荒管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芯棒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压机的出料口一端,并与所述挤压机的挤压芯棒控制连接。该装置通过对挤压芯棒施加旋转和改变挤压芯棒的运动速度实现对荒管的组织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细小的晶粒组织。本发明实现了高温合金无缝荒管的高效生产,可以生产出高质量超长的荒管,为打破外国荒管生产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877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259703.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装置,该磨样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前后左右分别设有四个方位锁定扣,方位锁定扣与载体装置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方向扣选择并固定其方向;压力控制装置通过调整自身的高度控制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实现对固定装置的压力控制;在固定装置的下方设有试样四个夹持装置,分别位于固定装置的前后左右,通过旋转紧固试样;固定装置下面放有一个磨盘装置,磨盘装置在驱动装置的推动下前后往复移动,带动砂纸打磨试样。本发明可以解决手工磨样过程中产生的多面和倾斜现象,同时保证了试样磨痕方向的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磨样的效率,方便试样后续的抛光,对提高金属材料设计研发效率有很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4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72160.4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41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标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标号打标机,所述标号打标机包括:钢字码,用于在试样上打印标号;钢字码固定装置,用于安装钢字码,将平头锤的动能传递给所述钢字码完成标号打印;试样固定装置,用于将式样固定在钢字码的下端;驱动装置,用于当钢字码固定装置下落过程驱动试样移动到合适位置完成打标;支架装置,用于安装钢字码固定装置、试样固定装置和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准确打击的目的,同时由于可以不用手扶,避免了出现实验人员误伤操作者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对加速我国材料的研发速度和我国材料领域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62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72088.6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C22C19/055 , C22F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Nb型GH4169合金长期时效性能退化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合金长期时效后组织及其性能数据为基础,通过非线性预测分析,将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参量,时效温度T、时效时间t及其硬度值表征为可预测的函数关系。该预测方法适用于该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硬度预测,可为该合金设计使用提供参考数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一、对该合金进行热处理;二、实施不同温度、时间的长期时效实验;三、长期时效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该合金长期组织及性能预测更加准确,为实际该类合金使用提供寿命预测依据。本发明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Nb型GH4169合金热端部件长期时效过程中性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39462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9168.7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大型镍基高温合金涡轮盘锻造包套方法,它涉及镍基高温合金在涡轮盘锻造过程中加热包套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步骤1.将初始圆柱形高温合金坯料进行加热保温;步骤2.将加热保温后的高温合金坯料进行热包套;步骤3.热包套后的高温合金坯料回炉进行加热保温。本发明避免传统包套方法致使高温合金坯料在炉内加热时间过长、软包套容易脱落、夹持易破损等问题,可有效减少高温合金坯料转运锻造过程中温度降低问题,避免锻件变形过程中开裂、有效降低锻件变形抗力,可获得理想的晶粒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372160.4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41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标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标号打标机,所述标号打标机包括:钢字码,用于在试样上打印标号;钢字码固定装置,用于安装钢字码,将平头锤的动能传递给所述钢字码完成标号打印;试样固定装置,用于将式样固定在钢字码的下端;驱动装置,用于当钢字码固定装置下落过程驱动试样移动到合适位置完成打标;支架装置,用于安装钢字码固定装置、试样固定装置和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准确打击的目的,同时由于可以不用手扶,避免了出现实验人员误伤操作者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对加速我国材料的研发速度和我国材料领域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349689.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值模拟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合金制备的全流程模拟方法,该方法先对合金进行铸锭凝固过程数值模拟,获得铸锭模拟数据结果;处理生成符合变形模拟分析软件要求的预处理文件;利用三维CAD软件生成的缩孔几何;导入变形模拟分析软件,并使用缩孔几何对初始几何进行修改,得到铸锭最终几何形状;利用变形模拟分析软件进行合金件变形过程数值模拟,获得整个合金设备加工链的最终模拟结果。本发明可实现凝固过程到变形过程数值模拟中合金铸锭的最终几何形状以及材料参数的数据传输,为“凝固‑变形‑热处理”加工链的全流程模拟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一种实现了从铸态到锻态的全流程模拟,提高了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