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序多孔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36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6393.5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一种有序多孔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相变材料领域。首先制备一种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对其孔道结构、孔径大小以及表面性质进行设计和调控;其次,将相变芯材配制成相应的溶液,把制备好的多孔载体分散于配好的相变芯材溶液中,利用多孔载体材料较强的毛细作用、表面张力等对相变芯材进行吸附,并结合载体表面功能基团对芯材的键合作用实现对芯材的高效填充,干燥后得到具有较好储热能力及较高稳定性的复合相变材料。该复合相变材料载体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较小,孔道规整有序,对相变芯材固载能力强,不易泄露,芯材的填充量大,复合相变材料储能密度高,热稳定性好,适用面广,且不易燃烧,使用绿色安全。

    一种基于谐波信号的多热物性参数的无损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44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01661.9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谐波信号的多热物性参数的无损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测量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分形柔性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采用分形柔性传感器直接接触待测材料的测试方案,基于分形柔性传感器的边长修正半径,并基于多层热扩散模型获取待测材料的多个热物性参数,构建了多模型集成框架,实现了材料的热导率、体积热容和各层之间接触热阻同时无损测量,达到了多层材料堆叠的产品对测量技术的精细性的需求,同时通过传感器单元的Peano曲线设计,增强了分形柔性传感器对于不平整表面测量的抗干扰能力,并且通过分形探测单元和分形加热单元的结构设计,抑制了弯曲形变引起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半导体芯片热物性与热应变的同步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0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42076.9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芯片热物性与热应变的同步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泵浦激光光源模块和探测激光光源模块分别发射不同波长的泵浦激光和探测激光,泵浦激光经过调制信号加载模块进行调制后,通过共线聚焦模块与探测激光合束后照射在半导体芯片样品上,从半导体芯片样品表面反射回的探测激光经过偏振分光模块分离和滤波后进入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调节三维样品台模块控制半导体芯片样品的位置实现大面积扫描和自动对准,数据采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多参数拟合可同时得到半导体芯片样品的热物性与热应变分布,该发明具有非接触式、高精度、同步测量半导体芯片的热物性与热应变分布、操作简便和性能稳定等优点。

    一种防除冰光热超疏水复合相变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9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209760.7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除冰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除冰光热超疏水复合相变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顶部开口的相变壳体,在相变壳体内填充的泡沫铜和相变材料,密封所述相变壳顶部开口的导热片材,以及在所述导热片材外表面设置的光热超疏水涂层,所述相变材料润湿所述泡沫铜;泡沫铜的孔隙率为50%‑98%、孔径在1.6μm‑3.7μm,所述相变壳体的热导率在0.3W/(m·k)以下,所述导热片材的热导率在300W/(m·k)以上,所述光热超疏水涂层通过十八烷基三氯硅烷水解缩合并与碳纳米材料结合得到。本发明使得相变材料的填充量大,不会出现泄露,且实现有光照和无光照下的有效快速控温。

    一种复合能源热泵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2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48630.8

    申请日:2024-06-27

    Inventor: 张海南 冯妍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能源热泵,属于热泵技术领域。该热泵包括集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电磁阀一、电磁阀二、蓄热水箱、水泵、DC/AC转换器、蓄电池和贯流风机,集热蒸发器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上部入口,冷凝器下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节流阀,节流阀通过管道连接集热蒸发器下端;冷凝器上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蓄热水箱,蓄热水箱通过水泵连接至冷凝器下部入口;靠近集热蒸发器设置贯流风机。该热泵与现有光伏光热与空气源复合能源热泵相比,无换热器串并联带来的工质分布稳定性问题;方形微通道散热结构利于光伏光热集成;有效利用热管自然循环,能耗更低。

    一种材料三维各向异性热导率无损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216992.6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三维各向异性热导率无损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热导率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和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其中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包括耐磨绝缘保护膜、线型加热探测器模块、电流引线件、探测电压引线件,电流引线件、电压引线件焊接于线型加热探测器末端的四焊盘上,耐磨绝缘保护膜覆着于微型线型加热探测器两侧;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微机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电桥模块电路、锁相放大器、高精度直流电源、电阻、电流引线端、电压引线端,用于对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放大后进行处理。该装置具有能实现三维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高精度测量、对材料无损性测试、再利用性高的优点。

    一种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0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9143.4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相变储热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中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且与聚乙二醇复合的材料为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UiO‑66,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百分数为40‑60wt%。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相变材料在固液态转变时的液体渗漏问题,能够在提升储能密度的同时保证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可用于中低温热能存储,可用于制备适用于中低温储热的材料。

    高炉熔渣干式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0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9816.3

    申请日:2020-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熔渣干式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属于冶金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粒化器、储料仓、振动筛分机、破碎机、移动床、M-TX多路测温仪、流率控制箱、螺旋排料机和低温渣粒输运带,粒化器下方设置储料仓,储料仓下方设置振动筛分机,振动筛分机的第一卸料口接破碎机,第二卸料口接移动床,破碎机卸料口接移动床,移动床连接M-TX多路测温仪,M-TX多路测温仪连接流率控制箱,移动床后设置螺旋排料机,螺旋排料机连接流率控制箱,螺旋排料机后接低温渣粒输送带。本发明解决了水淬极冷法和流化床余热回收技术中存在的余热回收率低、需要二次处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有助于推进钢铁冶金行业的绿色制造。

    具有多尺度结构的高效冷凝亲水疏水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22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73555.5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尺度结构的高效冷凝亲水疏水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涂层制备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具有微米和纳米二级复合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改性二氧化钛薄膜;采用紫外掩膜光刻法制备亲水疏水组合表面。通过水热法原位生长制备出的二氧化钛微球薄膜结构较好,均匀性和致密性较好,纯度较高,成本较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较低,能耗较少,结合气相沉积和掩膜紫外光刻法制备的亲水疏水区域排列规整,壁面具有微米和纳米及毫米尺度的多级特征结构,且具有很强的光响应可调控特性,通过调控表面毫米尺度下的亲水疏水区域的宽度和数目,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冷凝效率的亲水疏水异质组合表面。

    制备高纯度高导热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17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1126343.8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种高纯度高导热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属于碳纳米管材料领域。本发明将SiO片和硅片置于铁质下降楔形台上平放于横贯加热炉的石英管的中心位置,英管中通入氦气形成惰性气氛并加热,氦气同时作为二茂铁颗粒飞行沉降至SiO基底的载体铁质,再通入氩气/氢气混合气将二茂铁还原成用作碳纳米管垂直生长的催化剂铁粒子,盛有同时作为催化剂和碳源的粉末状二茂铁的铝箔船型容器置于加热炉外的石英管内通过热盘进行加热为二茂铁提供可控的升华温度;二茂铁中的碳原子作为碳源开始生长,最后在氦气保护下对碳纳米管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高纯度高导热的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本发明原料少,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参数稳定,产品纯度高、导热性能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