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0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73704.5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645 , C12N1/04 , C12N1/14 , C12N9/0061 , C12Y11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东方栓孔菌以及它的应用和培养;该东方栓孔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233。本发明东方栓孔菌CGMCC12233制备的漆酶具有明显的热稳定性优势,偏好适中或高温条件,而且,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具有很强的贮存稳定性。尤其用于萘酚绿B的脱色具有良好效果。含有酵母浸粉,5‑20份;葡萄糖,20‑80份;KH2PO4,1‑6份的培养基;适用于培养本发明东方栓孔菌CGMCC12233。
-
公开(公告)号:CN1058864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29934.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高活性木质纤维素酶的酶液及其制备方法,结合了现有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的特点,取得了惊人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方法,首先将产酶真菌、木质纤维素基质与第一营养培养基混合,实施静置培养;然后,加入第二营养培养基,实施摇床培养。通过实验,测得本发明的最大漆酶活性是固体发酵方法的11.6倍,是液体发酵方法的8.2倍;由此可见,本发明为今后大量的低成本酶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4594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75253.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C02F3/347 , C02F210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腐真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合成染料废水中的应用,将白腐真菌种子悬液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采集所生长出的菌丝体,将其依次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处理后,进行粉碎处理或者粉碎改性处理,得到白腐真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生物降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杂环染料中性红模拟废水中的杂环染料中性红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49.02mg/g以上,经过氨基化改性处理的菌丝体生物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高达到91.74mg/g。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15537.X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645 , C12N9/0061 , C12Y11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共了一株生产漆酶的菌株、利用该菌株生产漆酶的方法和生产的漆酶以及应用,涉及微生物酶学领域。本发明生产漆酶的菌株为绒毛栓孔菌(Trametes pubescens BJFC-C1108),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308。利用本发明的菌株绒毛栓孔菌(Trametes pubescens BJFC-C1108)生产的漆酶产量较高,酶活力可达到28.687U/mL,制备的漆酶对碱性条件(pH 7.0-10.0)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和耐受性,对金属离子的耐受力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偶氮染料刚果红完全脱色所需的时间,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被应用于较多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4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2801.8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伏革菌(Phlebiopsis gigantea),其在CGMCC的保藏号为CGMCC No.8653;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2013年12月18日。本发明的大伏革菌可用于防治中国针叶树根腐病,对中国针叶树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率可达到55.83%。
-
公开(公告)号:CN10315986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42450.2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B3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先将木质纤维素原料高温灭菌处理,然后接入白腐菌并静置培养不同时间周期,再对降解后的生物质组分用水浸提得到水溶性半纤维素。通过本发明方法分离得到的半纤维素化学结构简单,并且半纤维素产率较高。此外,本发明揭示了白腐菌降解过程中半纤维素的结构变化,同时为探索木质纤维原料通过生物转化法生产生物燃料和制备生物材料提供新思路,也为更好地保护木材资源免受微生物的降解提供借鉴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21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79432.5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桦褐孔菌菌核及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将桦褐孔菌母种在加富PDA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后接种于原种培养基培养获得原种;将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培养直至长满菌丝;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其中所述出菇培养包括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为80%,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00lx。本发明人工栽培方法可显著提高桦褐孔菌菌丝的生长速度,菌丝日均生长速度最高可达0.67mm/d,菌丝生长整齐致密。菌丝满袋后,菌袋现蕾时间早,出现菌核及子实体数量多,产量高、质量好;其中,菌核的生物学效率高达6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