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17342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669727.X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的专用运输装置,涉及货物运输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套管容易在平板车上滚动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车身和稳固板,其中,所述车身的板面与所述稳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稳固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稳固板上远离所述车身的一侧,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稳固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凸起沿所述稳固板的宽度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置有卡接槽,套管能放置在所述卡接槽上。本实用新型用于能平稳的运输套管。
-
公开(公告)号:CN21142617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972616.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牛耕 , 李静 , 王晓军 , 王森杰 , 郭晶鑫 , 张有利 , 李乘 , 胡春香 , 高龙飞 , 胡耀庭 , 宋泽龙 , 刘志和 , 王金龙 , 王利明 , 金臣 , 熊健 , 金永华 , 肖林艳 , 袁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中氧化剂扩散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成探头、中央监控器和显示模块;所述集成探头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集成探头安装在监测点位上,所述集成探头能够采集所在监测点位的水质参数信息,并将所述水质参数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所述中央监控器;所述中央监控器根据所述水质参数信息生成表征氧化剂扩散的三维图,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将所述三维图进行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测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出修复盲区,指导对污染场地上氧化剂的有效投放,减少氧化剂投加区域重叠,避免过度修复,提高药剂利用率,减少药剂使用量,节约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07276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0700149.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9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气体导排井,包括预埋至由碎石堆砌成的填埋场地内的外筒;以及由所述外筒的轴向嵌入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通过内筒法兰安装有盲板,所述盲板固定有至少两个内径不同的导排管接管,导排管通过所述导排管接管延伸至所述导排井内;所述导排管和所述导排管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导排管通过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导排管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导排井通过支撑结构作为导排管和导排管接管的连接部件,形成为过盈连接,既实现了密封连接,又可以便于安拆导排管和更换导排管。
-
公开(公告)号:CN219866722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743789.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循环井管道,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头A,所述连接头A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头B,所述连接头B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连接头A与所述连接头B的配合连接固定。该地下水循环井管道中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连接头A和连接头B上的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在连接时更加容易拧入,且能够避免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偏移,从而有效的降低该地下水循环井管道的安装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842012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0743853.9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循环井管道流量计,属于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该地下水循环井管道流量计包括流量计和保护壳,流量计的中部设有转换器,保护壳为由一个U形板和一对端板构成且一侧敞口的U形壳结构,保护壳的敞口侧密封焊接在流量计上,保护壳与流量计之间形成密封腔,转换器容纳在密封腔内,采用该结构,使转换器置于保护壳与流量计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中,防止转换器在上下井过程中与井壁发生直接剐蹭和碰撞,避免转换器结构受损,保护壳隔绝了外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腐蚀浸泡转换器,大大延长了转换器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上下井更换,节约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3613308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1974212.7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涉及土壤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修复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臭氧注入井头包括中空结构的井管、与井管连接的抽提管,抽提管与井管之间具有夹角;井管顶部设置有隔层,隔层上设置有臭氧注入口和排气阀;臭氧注入井头具有臭氧注入运行模式和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择一运行;臭氧修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臭氧注入井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臭氧注入管和抽提管并接在一起,减少了钻孔数量,减少布设井管数量,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大大降低修复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修复系统,通过将两个臭氧注入井头组合使用,可缩短土壤修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265812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586626.2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密封式结构的气浮池,涉及地下水处理净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搬运气浮池比较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箱体、存水罐和溶气罐,其中,所述箱体内沿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容纳室、絮凝室、气泡接触室和分离室,所述存水罐和所述溶气罐设置在所述容纳室内,所述絮凝室、所述气泡接触室和所述分离室三者之间依次相连通,所述存水罐和所述溶气罐分别与所述絮凝室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溶气罐与所述分离室通过回流管道相连通;所述存水罐和溶气罐上均连接有液位检测计,所述液位检测计位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净化污水。
-
公开(公告)号:CN219866761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744350.3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23/024 , F16L55/11 , F16L55/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密封组件,涉及管道密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组件不耐用的问题。该种管道密封组件中,套管同轴地套设于直管的中段;上端板和下端板同轴地套设于直管,上端板外沿与套管顶端口沿密封连接,上端板内沿与直管外壁密封连接,下端板外沿与套管底端口沿密封连接,下端板内沿与直管外壁密封连接;上挡板和下挡板沿轴向依序套设于套管,上挡板内沿与套管外壁密封连接,下挡板内沿与套管外壁密封连接;密封圈套设于套管,密封圈的上端面与上挡板的底端面接触连接,密封圈的下端面与下挡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坚固耐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864961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738592.1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包括管体和校正部;所述校正部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校正部的两端均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校正部的凹陷面朝向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且所述校正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中的管体可以直接安放在孔洞中,使校正部的外缘与孔洞的侧壁贴合,其能够有效的避免管体的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使得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能够垂直于水平面的布设在孔洞中,从而使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布设更加的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986078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738498.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58 , C02F1/20 , C02F103/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出水组件,涉及地下水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该种曝气出水组件包括一注气管、一第一曝气组件、一抽水管和一水泵;注气管竖向设置,抽水管竖向设置,抽水管的顶端对接注气管的底端,抽水管的底端连接水泵,抽水管临近注气管底端的管段设置有通孔;第一曝气组件设置于注气管的底部,第一曝气组件包括曝气棒和在注气管外侧绕注气管轴线呈轮辐状排布的多根曝气支管,第一曝气组件中,曝气支管的内侧端与注气管连接,曝气棒竖向设置并向下延伸至抽水管设置通孔的管段外侧,一根曝气棒的顶端连接曝气支管的外侧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升处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