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压电元件的主动振动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84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92450.2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压电元件的主动振动抑制系统,包括柔性压电薄膜传感器、PZT(锆钛酸铅)柔性致动器和信号采集处理器。其中,柔性压电薄膜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系统的振动情况,同时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为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控制决策提供数据支持。PZT柔性制动器负责接收外来信号,产生振动并实施振动抑制。由同步采集卡与STM32最小系统板组成的信号采集处理器则完成电压信号的十六进制同步高速采集,并经过中值滤波对信号进行处理优化。该系统可以在20‑20kHz的频段内产生抑制效果,抑制效率最高可达71.66%。与传统的被动振动控制技术相比,该系统能够动态地适应不同频率和振幅结构振动,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宽的应用范围。

    一种新型编织状Ni-MOF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61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558769.6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编织状Ni‑MOF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六水硝酸镍和二甲基咪唑分别溶解于甲醇中,然后将将二甲基咪唑溶液倒入六水硝酸镍溶液中,搅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室温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编织状镍前驱体粉末;将编织状镍前驱体粉末置于低氧环境下的马弗炉中加热,并恒温保温,然后待马弗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获得新型编织状Ni‑MOF吸波材料。该方法制备的Ni‑MOF具有编织状结构,这种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有利于电磁波在其内部的多次随机反射和散射,形成丰富的缺陷极化、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利于增强极化损耗,使吸收电磁波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吸波性能。

    一种带有内嵌式薄膜电路的柔性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8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920843.8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内嵌式薄膜电路的柔性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1‑3型压电复合材料包括柔性1‑3型压电复合层、正极电极层、负极电极层、正极内嵌式薄膜电路层和负极内嵌式薄膜电路层;柔性1‑3型压电复合层包括周期性排列的压电小柱材料与柔性聚合物材料;正极电极层和负极电极层分别覆盖于周期性排列的压电小柱材料的两侧;正极内嵌式薄膜电路和负极内嵌式薄膜电路分别覆盖于正电极层、负电极层两侧;内嵌式薄膜电路包括周期性排列的节点结构和周期性排列的弯曲连接结构,周期性排列的弯曲连接结构内嵌于所述柔性聚合物材料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柔性压电材料不能任意弯曲并且不能用作大功率发射换能器的问题。

    无动力液滴输运的梯度微流体通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968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092291.7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液滴输运的梯度微流体通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利用材料的微纳结构及浸润性调控来制备特殊浸润界面材料,从而构建具有超亲水‑疏水/超疏水二元界面的梯度微流体通道,其由窄向宽呈梯度变化,液体从窄端向宽端自发输运。本发明将特殊浸润性与梯度这两个作用同时集成于微通道,无需额外能量输入,可实现无动力流体输运。本发明的具有无动力液滴输运功能的梯度微流体通道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流体输运方法,为微流体调控、药物定向输送和微流控芯片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基于声波的覆盖全海深的水下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523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921144.6

    申请日:2020-09-04

    Inventor: 秦雷 仲超 王丽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波的覆盖全海深的水下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在水面以下10m以内,采用UUV与母船伴航方式为UUV充电;在水面以下10m到100m的范围内,采用母船直接向水下传感器节点发射声波的方式充电;在水面以下超过100m的范围内,利用潜入海底的UUV为海底的水下传感器节点提供原位近距离充电。发射换能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实现电能到声能的转换;水听器接收所述所述发射换能器发射的声波,通过压电效应将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匹配电路实现对负载的充电。本发明应用高频水声发射换能器及高灵敏度水听器构成水下无线充电装置,针对水下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三种无线充电方式,可以满足全海深工况下的无线充电。

    一种网状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网状纳米银

    公开(公告)号:CN114974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7981.8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球形银粉置于溶剂中处理获得处理银粉,备用;2)将丙二醇与乙二醇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备用;3)将PVP加入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中,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溴化钾、氯化银和处理银粉,得反应液;4)将硝酸银加入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得硝酸银溶液;5)将反应液在搅拌下加热到160℃,然后向反应液滴加硝酸银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网状纳米银线溶液。本发明通过向复合醇溶液体系引入超细银粉,实现线状纳米银与超细银粉颗粒的融合交联生长,制备网状纳米银,比线状纳米银的导电性更好。

    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2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08013.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醇氨溶液;制备硝酸银醇氨混合溶液;将织物放入硝酸银醇氨混合溶液中浸泡;将PVP溶解于乙醇溶液中,得到PVP乙醇溶液,将浸渍后的织物放入PVP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将硝酸银溶液和柠檬酸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溶液:将反应后的织物放入复合溶液中,然后滴加维生素C溶液,搅拌继续反应;将继续反应后的织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导电织物。本发明研发了一种纳米银原位生长于织物的技术,可实现纳米银原位生长于织物纤维,并对纤维进行包覆。使用此工艺制备的导电织物在弯曲、拉伸等形变下电学性能稳定,并且透气舒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