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0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143058.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4/46 , H04W2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信道仿真和数据拓展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信道仿真算法根据实测的真实信道数据训练信道生成网络,通过信道生成网络产生生成模型;信道生成器将信道仿真算法产生的生成模型导入,利用所述生成模型产生生成信道数据,对所述生成信道数据进行展示和验证。本发明方法能够根据少量测量数据大幅扩充信道数据集,改善AI与信道相结合的背景下数据短缺的需求。以实现使用AI方法对测量信道进行仿真,扩充信道测量数据。改善基于AI的新通信模式对海量数据的迫切需求,且有助于V2V的信道研究、通信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143294.8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供了一种基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无人机信道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化蜂窝网络下的无人机信道模型参数;使用矩形栅格阵平面阵列来模拟蜂窝网络的基站天线的方向图;基于所述矩形栅格阵平面阵列通过调整波束方向计算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天线方向图、冲击响应和转移函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无人机信道建模,通过使用矩形天线阵列来模拟基站天线的方向图,通过调整波束方向来减少信号干扰与增强网络覆盖范围,与实际的无人机通信场景相符合,从而有效提高无人机信道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021766.2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0 , H04B17/391 , H04L25/0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线信道数据去噪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信道测量场景中的信道冲激响应数据序列;构建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将所述信道测量场景中的信道数据序列输入到所述双向循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将待去噪的信道数据输入到所述训练好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输出去噪后的信道冲激响应数据。本发明通过对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准确、快速地去除信道数据中的噪声,进而有效提高信道特性参数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3294.8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供了一种基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无人机信道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化蜂窝网络下的无人机信道模型参数;使用矩形栅格阵平面阵列来模拟蜂窝网络的基站天线的方向图;基于所述矩形栅格阵平面阵列通过调整波束方向计算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天线方向图、冲击响应和转移函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无人机信道建模,通过使用矩形天线阵列来模拟基站天线的方向图,通过调整波束方向来减少信号干扰与增强网络覆盖范围,与实际的无人机通信场景相符合,从而有效提高无人机信道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010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661014.3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7/08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中的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阵列天线实时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将所述阵列天线实时接收的无线信号输入至到达角估计模型,输出相应的到达角估计结果,其中所述到达角估计模型是利用训练数据集通过预先训练获得,所述训练数据集用于表征多种通信场景下阵列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与到达角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通信过程的到达角,对于快速变化的通信场景尤其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17144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040377.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态动态环境感知设备承载装置,属于无线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圆柱形框架,所述圆柱形框架包括位置相对的上侧连接部和下侧连接部;所述上侧连接部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感知设备安装支架;所述下侧连接部上开拆卸的连接有多个磁铁底座,所述磁铁底座内设有磁铁。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定义感知设备安装支架和螺纹盲槽以及磁铁底座,可以将多种感知设备安装在圆柱型框架上、位于同一平面的任意位置,可以服务于动态信道测量与建模、无线环境重构、通信感知一体化等相关领域研究;操作方便,可扩展性强,减少了设备和线缆冗余,提高了多模态数据对环境同步刻画的准确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