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9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78746.4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人体防护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同年龄人体颈椎高质量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蝴蝶网格投影建立人体C1‑C3段颈椎有限元模型;即:先用CT断面扫描图像重建颈椎几何模型,并进行几何简化和修补等,再对几何模型分区,并建立block网格节点索引模型,经过block网格投影和调整后完成C1‑C3段颈椎有限元模型。S2、采用RBF构建C4‑C7段颈椎有限元模型和不同年龄的颈椎有限元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基准点和目标点,导入RBF程序自动计算从C3段颈椎有限元模型到C4‑C7段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映射关系,得到最优解,最终采用RBF程序建立C1‑C7段颈椎段有限元模型和不同年龄人体颈椎有限元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893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32408.7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损伤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物头部撞击实验台,包括:框架、冲击模块、夹具台、释放装置和速度采集装置。所述冲击模块安装在框架的两个导轨上,所述冲击模块的锤头与动物头部样本接触,锤头上加装配重环,以增加冲击模块重量;冲击模块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力学数据;所述夹具台安装在框架的底板上,可在x轴、y轴和俯仰角度上调节绑定在上面的动物头部样本位置;所述释放装置使用卡绳凸轮手柄锁紧牵拉在冲击模块上的钢绳。采用本发明进行头部撞击试验,流程更简单,稳定性好,对自由冲击模块的撞击复现好,撞击位置的调整精度相对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6641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18600.1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1F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列车吸能防爬器,包括:防爬器、压溃管、圆台压轧管和圆柱安装台,解决了防爬器高吸能问题。当防爬器受到冲击时通过压溃管的变形吸能完成第一级吸能,通过切削刀切削韧性较好材料制成的压溃管完成第二级吸能,通过在较小的空间里对碰撞能量两级吸收,实现了对能量吸收的更大化,同时还保证了吸收能量的稳定性,减少了冲击能量对车体和人员造成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72437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92720.8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动物头部碰撞试验机防二次碰撞装置,涉及损伤防护领域,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中间杆,两个所述中间杆之间滑动配合有锤头滑动机构,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推出式锤头支撑机构,所述推出式锤头支撑机构限制锤头滑动机构沿中间杆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的前提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避免了锤头与动物头部的二次碰撞,且适用于不同头部尺寸动物的试验,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240622.1
申请日:2021-03-04
IPC: B64D25/115
Abstract: 一种战斗机飞行员弹射用翻转式头颈部防护装置,涉及弹射救生领域,包括一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转动连接有头靠面板,所述安装底座上部设有动力发生机构和传动机构,动力发生机构两侧各设有一传动机构,动力发生机构与头靠面板之间连接有牵引绳,安装底座两侧设有侧向防护板,所述侧向防护板的侧转轴顶部与传动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在飞行员弹射初期,各结构有序展开,防止头部发生甩打,人椅分离时,装置可收回,减少了弹射高G垂向载荷和高速气流吹袭对飞行员头颈部的伤害,且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弹射后装置部件易于更换和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0965.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双向承载的新型蜂窝防爬器,涉及结构缓冲吸能技术领域,由固定安装座、双向承载铝蜂窝缓冲装置、防爬齿配合而成,其中双向承载铝蜂窝缓冲装置由壳体与双向承载蜂窝结构配合组成,双向承载铝蜂窝结构为若干铝蜂窝层隔层空间交错90°组成的阵列结构,打破了传统蜂窝承载方向的单一性。使得铝蜂窝防爬器不仅可用于纵向方向的承载,垂向承载也得到大幅提升,更具有优势。这样的双向承载特性使得蜂窝防爬器可以摆脱抽屉导引方式,大大减小了蜂窝防爬器的实际使用安装空间,更适用于目前的列车编组运行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2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44421.3
申请日:2019-06-21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承载的蜂窝构型。若干蜂窝构型可通过阵列组成大面积的蜂窝结构板。蜂窝构型包括中空正八边面体薄板、中空正四边面体薄板、四个加强筋薄板一、四个加强筋薄板二;中空正八边面体薄板、中空正四边面体薄板、加强筋薄板一、加强筋薄板二相互交织连接在一起,使得蜂窝构型不仅在纵向有更大的承载力,而且在横向不同方向均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相比传统蜂窝只能承受纵向载荷的胞格,更具有优势,适用工况环境更广。
-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9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8615.8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1F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碰撞吸能排障器,主要包括一级液压缓冲吸能模块、二级摩擦吸能模块、三级铝蜂窝吸能模块和四级吸能管吸能模块,各级模块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本发明排障器可广泛运用于列车前端,在排障器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各级吸能模块能按照既定溃变顺序进行变形吸能,且发生溃变的某级吸能模块或者部件易于更换,极大的提高了部件的互换性以及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