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46924.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F24F11/64 , F24F11/70 , H02J3/00 , H02J3/14 , F24F110/10 , F24F140/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开关控制的空调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S1,建立基于电路模拟的一阶等效热参数模型;S2,建立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周期性运行的定频空调功率模型;S3,根据有关部门发出的空调负荷指令控制定频空调开关;S4,基于可开启时间和可关断时间实现对空调开关的控制的排序;S5,以开关控制为前提,实现空调负荷的协调控制;S6,在整个响应阶段将空调负荷群的聚合功率控制;S7,在恢复阶段,采用恢复至响应前开关状态的方式,使负荷功率快速恢复至原来的功率水平。本发明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负荷资源的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需求,既可减缓用电负荷高峰的压力,又可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6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957787.6
申请日:2020-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售电公司的峰谷组合电力套餐优化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力用户历史用电行为,提出一种峰谷组合电量型电力套餐;考虑套餐裕度电量价值,计算峰谷组合电力套餐对电力用户的效用,建立用户购电选择模型;基于心理学锚定效应构建用户对电力套餐的用电响应模型;建立以售电公司电力购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电力套餐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峰谷组合电力套餐设计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通过套餐峰、谷时段单元电量额度和套餐折扣引导电力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在提高售电公司电力购销收益的同时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584434.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负荷组提供旋转备用的分组顺序调度方法。针对能够被调度的所有空调负荷建立聚合模型,将所有空调负荷分为多组空调负荷组,获得带有从属状态的空调负荷组的聚合功率及空调负荷组的从属状态向量;利用温度调整值向量在调度时刻调整空调负荷的设定温度来提供旋转备用,利用聚合功率计算提供旋转备用过程中空调负荷组的备用容量和反弹容量;采用分组顺序调度方法协同优化空调负荷组的调度时间和组内空调负荷的选择,使得空调负荷组能够在额定持续时间内提供额定备用容量。本发明可操作性强,使得空调负荷组能够同时满足系统不同的额定备用容量和额定持续时间的要求,灵活的参与系统的运行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3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95660.6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B60L53/60 , B60L53/8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和电动汽车集群协同调度的需求响应方法,具体如下:S1:建立居民用户集群总成本模型,包括建立储能系统的折算年均购置成本模型、电动汽车换电站内储能模块的折算年均购置成本模型和集群全年用电总成本模型;S2:建立插电式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协同响应策略;S3:建立换电式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协同响应策略;S4:选择集群内用户数量、电动汽车数量和换电站内备用电池数量,采用S1中建立的居民用户集群总成本模型来计算目标函数值,从而对DL、EC和PC进行优化。本发明能有效应用于未来社区开发基于储能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方案的指导工作,降低社区中用户集群的总储能成本和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4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50037.2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入户电器信息智能量测系统,包括:非入户量测主站、非入户智能电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非入户智能电表与低压入户线连接,非入户量测主站分别与非入户智能电表以及智能终端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居民提供内部家电档案信息,并且能够让居民对家电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核对和修改,提高了家用电器的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90467.7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网调频服务的空调负荷虚拟储能调度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空调具备的储热能力,根据空调负荷热动力学模型和用户舒适度水平,构建单体空调的虚拟储能模型;步骤S2,考虑空调负荷的参数多样性和状态多样性,构建空调负荷群的虚拟储能聚合模型;步骤S3,根据空调开/关状态以及锁定/非锁定状态,对空调负荷进行分组排序,制定基于优先队列的空调负荷虚拟储能控制策略;步骤S4,建立空调负荷群聚合虚拟储能功率及其爬坡率的约束条件;步骤S5,求解确定某一电网调频信号下空调负荷虚拟储能的最优调度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空调负荷的储热能力,建立了空调负荷的虚拟储能模型,促进电网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39085.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F18/23
Abstract: 基于用户用电特征的负荷准线分解及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获取负荷曲线的形状特征;以完全消纳新能源并且运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需求响应的目标函数;构建供需平衡的约束条件;联合求解得到系统内参与需求响应的所有负荷在时段内的耗电量,作为需求响应中心的负荷准线;计算负荷曲线的形状特征与需求响应中心的负荷准线之间的距离作为需求响应的调节代价;负荷聚类商将所辖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聚类得到M条标准负荷曲线;根据M条标准负荷曲线对负荷准线进行分解,得到对应的M条行业准线,每条行业准线与对应的标准负荷曲线之间的调节代价的加权和最小;充分挖掘用户的调节潜力,基于负荷准线引导用户用电行为更接近负荷准线以满足需求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9627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241 , G06F18/23 , G06F18/213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容量紧缺度的台区分类方法、装置及介质,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电网台区容量紧缺原因并建立容量缺额指标,采用PCA方法对所述容量缺额指标进行降维以获取关键缺额指标;步骤2,计算所述关键缺额指标的熵权,并采用特征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所述关键缺额指标的特征矩阵进行聚类,以获取台区类型;步骤3,建立容量紧缺度描述模型以获得所述台区的容量紧缺类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判定所述容量紧缺度描述模型与所述关键缺额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容量紧缺类型、所述关联关系生成台区治理规划;步骤4,基于步骤3中获取的所述台区类型和步骤4中获取的所述台区治理规划对所述台区进行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6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11582654.4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多个并联热电联产机组的能源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单个热电联产机组的能源工作情况进行建立可靠性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聚合函数将单个热电联产机组的可靠性模型得到由多个并联热电联产机组组成的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模型,进而计算获得能源系统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和功率容量,进而计算能源系统的可用性值,根据可用性值判断分析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对单个热电联产机组的可靠性进行建模,并融合多个并联热电联产机组的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能分析估计得到热电联产系统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概率,解决包含多个热电联产机组的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无法准确判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87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971124.2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取能装置及其智能监测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凹形基座、以所述凹型基座的两竖直臂为支撑臂的导磁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板面且位于所述支撑板自由端间的导磁铁芯、所述导磁铁芯外的感应线圈、以及置于所述导磁铁芯与所述凹型基座间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磁性动子和阻尼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振动环境中将振动能量有效的转换为电能,从而为智能监测终端提供周期性的电力供应,对于一些环境恶劣、不易更换电池的振动环境有极大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