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680069415.1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在将其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正极复合材料膏的凝胶化,而不会使充放电容量及输出特性降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材料,其由包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与钨酸铵粉末的混合物构成,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通式LiaNi1‑x‑y‑zCoxMnyMzO2(0.10≤x≤0.35、0≤y≤0.35、0≤z≤0.05、0.97≤a≤1.30,M是从V、Fe、Cu、Mg、Mo、Nb、Ti、Zr、W及Al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表示,将正极材料5g与纯水100ml混合,搅拌10分钟后,静置30分钟,测定的上清液在25℃条件下的pH值为11.2~11.8。
-
公开(公告)号:CN111094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9349.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构成二次电池时为高输出且结晶性高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作为其前体的复合氢氧化物。一种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制造方法等,其具备如下工序:第1析晶工序,向反应槽供给包含金属元素的第1原料水溶液、以及铵根离子供体,调整反应槽内的反应水溶液的pH,进行析晶反应,从而得到第1金属复合氢氧化物颗粒;以及,第2析晶工序,向包含第1金属复合氢氧化物颗粒的反应水溶液中供给包含金属元素且含钨比第1原料水溶液多的第2原料水溶液、以及铵根离子供体,调整反应水溶液的pH,进行析晶反应,从而在第1金属复合氢氧化物颗粒的表面形成钨浓缩层,得到第2金属复合氢氧化物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3269.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同时提高制造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时的正极复合材料糊剂的稳定性和构成二次电池时的功率特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其制造方法。根据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等,所述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步骤:将包含具有层状结构的晶体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焙烧粉末、与选自由不含锂的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合物、和不含锂的无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第1化合物、与水进行混合;和,将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焙烧粉末包含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第1化合物为在水的存在下能与锂离子反应而形成包含锂的第2化合物的化合物,混合物中的第1化合物的含量为:使将干燥后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5g分散于100ml的纯水并静置10分钟后测定上清液时的25℃下的pH成为11以上且11.9以下的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95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80071234.1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C01G53/00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水洗处理也能得到很高的低温输出特性的用于正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提供一种抑制溶解性锂的生成且在调制膏时不会产生凝胶化问题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包含锂、镍、锰、钴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所构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或者是由前述一次粒子与二次粒子两者构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前述二次粒子内部主要包含中空结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浆料pH为11.5以下,溶解性锂含有率为0.5质量%以下,比表面积为2.0~3.0m2/g,空隙率为20~50%。
-
公开(公告)号:CN1100232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780072163.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工业规模的生产提供能够保持容量特性和循环特性而且进一步提高输出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即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包括:核生成工序,在氧化性气氛下进行核生成;以及粒子生长工序,使该核生成工序中得到的核生长。在该粒子生长工序中,设置从该粒子生长工序开始保持所述氧化性气氛的第一阶段、切换至非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二阶段、再次切换至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三阶段以及再次切换至非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四阶段,从而得到由具有由微细一次粒子构成的中心部以及外壳部的二次粒子构成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所述外壳部具有:高密度层,形成于该中心部的外侧,由板状一次粒子构成;低密度层,形成于该高密度层的外侧,由微细一次粒子构成;以及外壳层,形成于该低密度层的外侧,由板状一次粒子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57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73060.5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前体。本发明提供无助于充放电反应、进而通过降低使烧成炉以及周围设备腐蚀的杂质量而电池特性、以及安全性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的制造方法等的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具有中空结构或多孔结构,用碳酸盐浓度为0.1mol/L以上的碳酸盐水溶液,对具有特定组成比且颗粒内部具有空隙结构的镍锰复合氢氧化物颗粒进行清洗,得到前述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5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680032934.0
申请日:2016-06-09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同时改善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输出特性和循环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在将反应水溶液的pH值调节至12.0~14.0的范围进行核的生成后(核生成),将反应水溶液的pH值调节至10.5~12.0的范围使核生长(粒子生长),在以此得到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的过程中,在核生成和粒子生长初期阶段将反应环境调节至非氧化性环境,在粒子生长的过程中至少进行一次下述的环境控制:一边持续原料水溶液的供给,一边向反应水溶液中直接导入氧化性气体从而切换至氧浓度超过5容量%的氧化性环境,进一步,通过一边持续原料水溶液的供给一边向反应水溶液中直接导入非活性气体从而切换至非氧化性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6886.8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被用于电池的正极时,在不改变正极和负极的构成比率的情况下降低负极电阻,可以得到优异的输出功率特性的电池。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为包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用通式LiaNi1-x-y-zCoxDyEzO2(其中,式中,0.05≤x≤0.35、0≤y≤0.35、0.002≤z≤0.05、1.00≤a≤1.30,元素D为选自Mn、V、Mo、Nb、Ti和W中的至少1种元素,元素E为在比元素E的离子被还原的电位还高的电位下与锂合金化的元素)表示,且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一次颗粒和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构成,包含元素E的氧化物存在于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中的任意者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023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2163.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工业规模的生产提供能够保持容量特性和循环特性而且进一步提高输出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即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包括:核生成工序,在氧化性气氛下进行核生成;以及粒子生长工序,使该核生成工序中得到的核生长。在该粒子生长工序中,设置从该粒子生长工序开始保持所述氧化性气氛的第一阶段、切换至非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二阶段、再次切换至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三阶段以及再次切换至非氧化性气氛并保持的第四阶段,从而得到由具有由微细一次粒子构成的中心部以及外壳部的二次粒子构成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所述外壳部具有:高密度层,形成于该中心部的外侧,由板状一次粒子构成;低密度层,形成于该高密度层的外侧,由微细一次粒子构成;以及外壳层,形成于该低密度层的外侧,由板状一次粒子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982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80072162.8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工业规模的生产中容易地提供能够保持与实心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同样的容量特性和循环特性而且进一步提高输出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前驱体。明确地分成进行核生成的核生成工序以及使得到的核生长的粒子生长工序,在核生成工序和粒子生长工序的初期和中期(从粒子生长工序开始到70%~90%的范围),保持非氧化性气氛,在之后的粒子生长工序的后期,从非氧化性气氛切换至氧化性气氛后,再次进行切换至非氧化性气氛的气氛控制,得到如下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由板状一次粒子凝集而形成的二次粒子构成,而且,在该二次粒子的表面附近存在具有比所述板状一次粒子更小的粒径的微细一次粒子凝集而形成的低密度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