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细胞壁活性成分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63434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3141447.0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壁活性成分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机,所述提取机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杂质清理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分离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凹槽,左侧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凹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杆。该植物细胞壁活性成分提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也可清理过滤网上残留的杂质,不需要频繁的停止提取机,进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加大的便利,进而缩短了工作时间,从而加快了工作进程,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间作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6804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033464.X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间作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包括无底玻璃瓶、铝箔、石英砂、橡皮塞、阀门、树脂、玻璃管、小玻璃管、T形管、空气进口和小玻璃瓶;所述无底玻璃瓶通过小玻璃管连接小玻璃瓶,所述无底玻璃瓶的内壁上设置有铝箔片,小玻璃瓶再通过玻璃管连接无底玻璃瓶,形成回路,所述玻璃管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小玻璃管的两端连接位置均设置有橡皮塞,小玻璃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无底玻璃瓶、小玻璃管、小玻璃瓶和玻璃管连成的回流设置有两条,两条回路间设置有小玻璃瓶,小玻璃瓶再通过玻璃管与无底玻璃瓶联通形成两个无底玻璃瓶联通的回路;所述两个无底玻璃瓶内均填充有石英砂;所述三个小玻璃瓶内均设置有树脂,通过树脂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

    一种黏萼蝇子草组培生根扩繁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210782412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620512.2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基技术领域,尤其为种黏萼蝇子草组培生根扩繁培养基,包括培养基基体,所述培养基基体的内部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缘处通过胶水粘接设有盛物网,所述盛物网的上表面均匀放置有营养基质,所述营养基质的上表面铺设有草种,所述放置架的外侧位于培养基基体的内壁开设有下沉槽;培养基的放置架内部增设有盛物网,盛物网与培养基基体的底面分离,便于操作人员直观的观察培养基基体内底面的水分状况以及草种的生根状态,下沉槽的下沉设计便于操作人员取出放置架,限位片与内缩槽的配合结构便于多层培养基基体相互堆叠。

    一种采集农田温室气体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741945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92867.0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收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采集农田温室气体的试验装置,包括下层箱上表面设有中层箱,所述中层箱上表面设有上层箱,所述上层箱上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侧壁连接有温度计,所述上层箱上表面靠近所述插孔一侧连接有导气管;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连接管的设置,使下层箱、中层箱和上层箱之间通过连接管嵌入第一凹槽内部,并利用凸块嵌入第二凹槽内部实现下层箱、中层箱和上层箱之间的连接,使工作人员可通过下层箱、中层箱和上层箱之间的拼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插板、密封垫和插槽的设置,使下层箱和中层箱可通过插板与插槽之间的相互嵌合实现首尾相连。

    一种研究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对土壤淋溶影响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40716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20054069.1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研究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对土壤淋溶影响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用带孔的有机玻璃隔板分隔成的植物根室和菌丝室,其特征是在植物根室和菌丝室自上而下间隔安装有土壤溶液取样器。还在两室下部安装有排水龙头。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分析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单独对土壤淋溶的影响,排除了共生体植物根系及其根系分泌物的干扰。还可分析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与共生体植物根系共同对土壤淋溶的影响,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和共生体植物根系对土壤矿质元素淋溶总量的影响。

    一种高效的土地规划用取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71116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3334106.X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地规划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的土地规划用取土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支撑框的上端面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送料筒,送料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器;底座的下端靠近螺旋送料器的位置设置有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齿轮、旋转杆、啮合齿轮、固定筒、阻尼弹簧、挡板与刮板,旋转杆的上端位置插接在底座的内部,且旋转杆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端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具有较好的清理作用,能够避免土壤表面的杂质影响装置对土壤的取样操作,可保证刮板始终与地面进行接触,具有较好的刮除效果,较为实用。

    一种超累积植物与作物间作的试验箱

    公开(公告)号:CN212138607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593467.2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累积植物与作物间作的试验箱,包括试验箱基体,试验箱基体两端两侧均开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滚轮,四个滚轮分别安装于移动箱底端四角,两个相邻滑杆之间安装有移动板,试验箱基体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板,通过滚轮、电动推杆、限位板和移动箱的配合使用,将移动箱从试验箱基体中取出,将菊留苗和玉米留苗展示,从而便于对全部菊留苗和玉米留苗进行观察,并且纪录,在需要观察单独菊留苗和玉米留苗时,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移动板,带动滑杆在滑槽中移动,将移动板从移动箱中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菊留苗和玉米留苗进行观察。

    喷淋式培育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模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03638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1034884.X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喷淋式培育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模式装置,包括箱体、网格板、培养盆、水泵、导管、喷头和培养液;所述箱体为去除上底面的长方体壳体,所述箱体通过网格板分隔成上下两层,网格板上排列有培养盆,培养盆内间隔培养低累计品种和高累计品种;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所述营养液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连接有导管,导管上设置有喷头,通过水泵加压,营养液通过喷头喷在植物的根上提供水分和营养元素。所述培养盆为圆桶状,培养盆的底面和侧面设置有通孔,营养液能喷在培养盆内的植物根上,所述培养盆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该装置解决土壤理化性质干扰,为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模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超富集铅的植物小花南芥育苗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1213855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416953.7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富集铅的植物小花南芥育苗容器,涉及育苗容器领域,包括育苗盆,育苗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环,防护环的两侧均设置有夹子,夹子底端的两侧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夹子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管,弧形管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弧形管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壳,连接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软管,弧形管的底部等距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腔与弧形管的内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夹子和弧形管相配合的设置方式,软管内腔中的水会通过连接壳的内腔后,从而便于对育苗的土壤进行持续性的水源输入,保证了土壤的湿度,减少人工浇水的不必要麻烦,使土壤的浇水更加高效。

    一种电化学微生物转盘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净化及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21948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113310.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微生物转盘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净化及回收装置,包括反应槽,反应槽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溢流堰,反应槽转动连接有沿轴线贯穿反应槽的转轴,转轴分为导电段及绝缘段,绝缘段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于反应槽内的部分的外周缠绕有一条螺旋固定器,螺旋固定器可拆卸安装有若干生物盘片,生物盘片呈螺旋叶片形状,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于反应槽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电滑环,电滑环连接直流电负极,反应槽的内壁内衬有惰性阳极材料,惰性阳极材料连接直流电正极;生物盘片远离转轴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清洗刷。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污水与生物转盘充分接触,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并且便于清理反应槽内壁的污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