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514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80065824.0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进一步降低正极电阻且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输出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其由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构成,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构的结晶结构,由一次粒子凝集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二次粒子具有: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d50、1.8m2/g以上且5.5m2/g以下的BET比表面积、0.01μm以上且0.30μm以下的细孔峰值直径、以及所述细孔峰值直径的范围内的0.2mL/g以上且0.6mL/g以下的log微分细孔容积〔dV/d(logD)〕,并且具有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内的一次粒径的复数个一次粒子的各个粒子中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424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80065825.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进一步降低正极电阻且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输出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在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Li和从Al、Ti、Zr、Nb、Mo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的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的包覆层,正极活性物质的d50为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BET比表面积为2.0m2/g以上且5.0m2/g以下,振实密度为1.0g/cm3以上且2.0g/cm3以下,吸油量为30mL/100g以上且60mL/100g以下,相对于复合氧化物粒子中包含的Ni、Mn以及Co的总原子数,包覆层中包含的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量为0.1原子%以上且1.5原子%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