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80025355.2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上述固体电解质是BET比表面积为1.8~19.7m2/g的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764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337869.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公开为电池模块。一种电池模块,具备多个电池单元和收纳所述电池单元的容器,所述容器包含收纳电池单元的壳体和与所述壳体在热学上连接且将所述壳体的收纳电池单元的空间划分成多个空间的板状构件,所述板状构件包含热传导弹性体和配置于所述热传导弹性体的单侧或两侧的热传导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686336.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2 , H01M4/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使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分别成为预期密度、且制造工序少的双极电极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双极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双极电极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提供含有第1电极活性物质和第1粘合剂的第1电极合剂以及含有第2电极活性物质、第2粘合剂和电解质成分的第2电极合剂;在集电体层的第1面上形成第1电极合剂的膜而形成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前体,并在集电体层的第2面上形成第2电极合剂的膜而形成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前体;对包含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前体、集电体层和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前体的层叠体进行压制;以及在压制后用溶剂溶解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电解质成分而生成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49372.3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维持电极的膜厚均匀性的电极制造装置,具备用于在基材表面形成电极层的成膜装置。成膜装置具有第1辊、第2辊、第3辊和温度调整部,第1辊能够旋转,第2辊与第1辊空出间隔地对置,并沿与第1辊相反的方向旋转,第3辊与第2辊空出间隔地对置,并沿与第2辊相反的方向旋转,温度调整部使第1辊、第2辊和第3辊中的至少一个辊在轴向上的中央部与端部的温差减小。
-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328631.4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制造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其具有负极合材形成工序和通电工序;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对于负极合材形成工序中的干燥后的负极合材,根据下述式(1)算出的该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V为43%以上且54%以下。式(1)V=100‑(D1/D0)×100(上述式(1)中,V表示干燥后的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D1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绝对密度(g/cm3),D0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真密度(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8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329906.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和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提供在用于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时循环特性良好的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和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合材,是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合材,其特征在于,上述负极合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将上述负极合材的体积设为100体积%时的上述导电材料的体积比例(%)除以上述固体电解质的BET比表面积(m2/g)所得的值为0.09以上且1.6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1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329907.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和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提供在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时循环特性良好的负极合材、包含该负极合材的负极以及具有该负极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合材,是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合材,其特征在于,负极合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为LiX‑Li2S‑P2S5系固体电解质(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的卤素),将负极合材的体积设为100体积%时的导电材料的体积比例(%)乘以固体电解质的松密度所得的值为0.53以上且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5372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80025358.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上述固体电解质为LiX-Li2S-P2S5系固体电解质(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卤素),上述固体电解质的堆积密度为0.3g/cm3以上且0.6g/cm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8636.7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47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制造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其具有:负极合材形成工序和通电工序;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对于负极合材形成工序中干燥后的负极合材,将该负极合材的体积设为100体积%时的导电材料的体积比例除以根据下述式(1)算出的该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V所得的值为2.3以上且16.2以下。式(1)V=100-(D1/D0)×100(V表示干燥后的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D1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绝对密度(g/cm3),D0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真密度(g/cm3))。
-
-
-
-
-
-
-
-
-